道德经 | 第三章:世上无如人欲险
相关推荐
-
第5讲 第3章 可是,我不想舒服地当动物【我读老子】
第3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民心不乱.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提纲 第1段 ...
-
论道
论道 <道德经>就讲道德两个字.道就是规律和规律的运用,规律就是条件与趋势,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规律的运用,就是满足条件以使趋势成真,满足原因以得到结果.德就是规律的运用过程中所形成的心 ...
-
梧闽散文:世上无如人欲险
在儿孙辈前,丈母娘说'我不需要钱!',岳父去逝后,儿女们想揍给老母亲一些养老金,可她却坚拒'提出一个小要求,只要你们有空,常回老家聚聚就好!',哎--对钱,少有人说不需要的,当您真正放下这个欲望,其实 ...
-
道德经第三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三章 第一段:不尚贤, ...
-
道德经-第三章 圣人之治
第三章 圣人之治 不尚贤, 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 ...
-
老子的这些话,是否与社会进步背道而驰?(附《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三章的文字,不知被多少人鄙弃过,他们认为老子在提倡愚民政策--"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不就是让老百姓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好让 ...
-
道德经第三章——圣人之治
老子第三章,是一张赤裸裸的写给统治者的治人之术,愚人之术,看着让人不爽,但细细思来,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 先贴下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 ...
-
道德经与甲骨文 第五节 道德经第三章解读(单渔泉)
第五节 道德经第三章解读
-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⑤,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⑦.弗为而已⑧,则无不治矣⑨. [译 ...
-
道德经 | 第三章:赵宋是再次的南北朝
道德经 | 第三章(11)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 ...
-
道德经 | 第三章:虚心实腹与鼓气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