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罗整庵少宰书5 理无内外,性无内外,故学无内外
相关推荐
-
宋明儒论《中庸》未发、已发,徇流忘源,往而不返——“已发”出偏差,须回到“未发”上对治,从《大学》正...
一.<中庸>为何从"喜怒哀乐"切入,以"未发""已发"引出"中和"? <中庸>首章云:" ...
-
季谦先生|《大学》“格致诚意”试解
编者按:本文为文礼书院院长季谦先生在牟宗三与中国文化的重建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牟宗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的论文. 一 前言 牟先生常言治学应把握三原则:一,文献,二,逻辑,三,见.而所谓&quo ...
-
细品|《传习录》卷中·答罗整庵少宰书
卷中·答罗整庵少宰书 某顿首启:昨承教及<大学>,拨舟匆匆,未能奉答.晓来江行稍暇,复取手教而读之.恐至赣后人事复纷沓,先具其略以请.来教云:"见道固难,而体道尤难.道诚未易 ...
-
答罗整庵少宰书3 毫厘之差,而千里之谬
今天是<传习录>连载第156篇. 凡执事所以致疑于格物之说者,必谓其是内,而非外也:必谓其专事于反观内省之为,而遗弃其讲习讨论之功也:必谓其一意于纲领本原之约,而脱略于支条节目之详也:必谓 ...
-
答罗整庵少宰书2【181】性心意知物的关系
[171-3]-性心意知物的关系 来教谓:"如必以学不资于外求,但当反观内省以为务,则'正心''诚意'四字亦何不尽之有?何必于入门之际,便困以'格物'一段工夫也?" 您来信说,你阳 ...
-
答罗整庵少宰书2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
王阳明心学研修院 2017-09-11 订阅 [原文和陈荣捷集注] 来教谓如必以学不资于外求,但当反观内省以为务,则正心诚意四字,亦何不尽之有?何必于入门之际,便困以格物①一段工夫也? 诚然诚然.若语 ...
-
答罗整庵少宰书1 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原文及翻译
王阳明 原文: 某顿首启:昨承教及<大学>,拨舟匆匆,未能奉答.晓来江行稍暇,复取手教而读之.恐至赣后人事复纷沓,先具其略以请. 来教云:"见道固难,而体道尤难. ...
-
[]《卷中·答罗整庵少宰书》格致诚正统一于心
各位朋友好,我们今天读<传习录·中卷><答罗整庵少宰书>当中的一段.这个罗整庵呢就是罗钦顺,罗钦顺也是江西泰和人.为什么称他为少宰呢?因为罗钦顺官吏部侍郎,所以就称之为少宰.王 ...
-
【传统家训】《颜氏家训·勉学篇》学之所知,施无不达;好问则裕,独学无友
"书中自有黄金屋",是真的吗? 东汉班超,早年家贫,在官府中抄书为生.这一日,他读到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拜将封侯的事迹后忍不住赞叹钦佩,决心效仿张骞.身边的同僚们纷纷嘲笑他自不 ...
-
无症状性脑梗死的诊断鉴别,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如何诊断
无症状性脑梗死诊断鉴别 诊断 无症状脑梗死的诊断主要依靠脑CT扫描,脑MRI等影像学检查,首次脑CT扫描或脑MRI检查可以发现有腔隙性梗死或脑室周围白质病变,发现率C ...
-
[]《卷中•答陆原静书》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恒觉恒照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读<传习录·中卷>,<答陆原静书>当中的一段话.陆原静也就是陆澄,我们在讲<传习录·上卷>的时候呢提到过他,<传习录·上卷>有一部分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