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文章】方伟|走进卫风
相关推荐
-
《诗经》课堂:《 卫风·竹竿 》/ 解析:闻天语 / 薛红诵读(第1723期)
天语说: [宋]朱熹<诗集传>"竹,卫物:淇,卫地也.言思以竹竿钓于淇水,而远不可至也."竹子是卫国的产物,淇水也是卫国的河水,诗歌作者这里讲在淇水中用竹竿垂钓,其实是 ...
-
《诗经》课堂:《 卫风·考槃》/ 解析:闻天语 / 薛红诵读(第1689期)
天语说: 他们在自然当中看花开花落,感受日月交替,从而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生活情趣.此诗出硕人的隐居,是一种高尚而快乐的行为,是应该受到社会尊重赞美的.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 ...
-
《诗经》课堂:《卫风·芄兰》/薛红诵读/闻天语解析(第1310期)
天语说: 宋代朱熹<诗集传>:"言其才能不足以知于我也.""(二章)言其才能不足以长于我也."清代牛运震<诗志>:"'能不我知 ...
-
寻访《诗经》中的卫国、卫风
寻访<诗经>中的卫国.卫风(一) 卫国都城:朝歌(河南省淇县) 武王灭纣,为便于统治,即在殷都朝歌以北建"邶".在朝歌以南建"鄘".在朝歌以东建&q ...
-
【诗话文章】方伟|谈谈七律中二联的结构安排
方伟 前不久看见一个诗友在跟帖中说最怕七律的两个对子,我回帖时信口开河,说要谈谈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很不好谈,我也没有什么新东西,都无非老生常谈.这个问题,写到一定年限和水平的诗友都会有所了解,我讲漏的 ...
-
【诗话文章】方伟:《濯缨集》自序
明年(2018,戊戌)腊月初六,是我六十岁的生日,想着要给我这生日准备一份礼物,同时也想对自己四十余年的诗词创作作一个小结,于是,就着手编辑这个<濯缨集>. 我写诗词的历史很漫长的了.因为 ...
-
【走进诗经】方伟|(十五)小结
耗时许久,总算把从周的始祖后稷到平王这一段的历史,作个大致的梳理.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武王之前,即:后稷--公刘--古公亶父--文王,主要是这几个君王(当时他们或许不可以称王):二是武王以后:周公 ...
-
【走进诗经】方伟|(十四)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十四)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平王东迁与周室式微 上一章,说周幽王宠褒姒,废申后,引起申侯的强烈不满,联合犬戎攻入镐京,"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襃姒,尽取周赂而去".这一年,是公元 ...
-
【走进诗经】方伟|(十三)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十三) 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好色亡国的周幽王 前面,我用了两章的篇幅来写周宣王,我希望大家能对这个励精图治有所作为的君王有多一些的了解.如果他的继任之君克绍箕裘,也许,周王朝的历史可以重写.然而 ...
-
【走进诗经】方伟|(十二)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十二)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周宣王的赫赫战功 上一篇说周宣王励精图治.其实,宣王中兴,更主要体现在他的敢于对四夷用兵.司马迁写他的武功一笔带过,然而,<诗经>里面关于宣王时期的战争题 ...
-
【走进诗经】方伟|(十一)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十一) 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励精图治的周宣王 上一篇说周厉王因为与民争利及弭谤,导致了"国人暴动".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841年.过去认为,这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qu ...
-
【走进诗经】方伟|(九)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九)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昭王南征和穆王巡游 公元前995年,周康王崩,其子瑕即位,是为昭王.司马迁是这样论述昭王的:"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於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之也 ...
-
【走进诗经】方伟|(八)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八) 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周王朝的鼎盛时期"成.康之治" 上一篇写的是周公.周公辅佐成王.东征平叛.营建东都.制定礼乐.尤其是制定礼乐,使他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人.他也由此被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