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雨让李安生仿似一串耀眼的烟花

意料之外,《七月与安生》竟然非常好看,把青春往事,一份不足道的少女情谊从初见到决裂,讲述得大气且婉转,有浓浓的年代感,洞悉人物命运的几番挣扎。而影片的成功,就是两个人物塑造得好,李安生与林七月这一对角色有光彩,还立得住,分分合合,爱恨离散,既真实,又梦幻,像烟火般,在绚烂中流露出即冷的悲凉。

人物的成功,又来自于演员的塑造,今天特别要说的是周冬雨,这个90后的年轻演员,演出了安生的复杂、多变与微妙。

互为影子

抓不住又放不开

从表面的故事看,七月与安生是相爱相杀的一对好闺蜜,因为爱上同一个男人而互相忍让、互相伤害,类似的题材其实在华语青春片或闺蜜片里面着实不少,最典型如《小时代》就演过一次又一次,而实际上,《七月与安生》对人物的塑造不简单,很有喻意,两个人就像互为影子,彼此闪现着自己和对方的闪亮点和阴暗面。

七月与安生从小就玩一个游戏,就是踩对方的影子,据说这样对方就不会离开自己,实际上,这个情节应该有双重喻意,一个是离不开彼此,另一个是永远也无法抓住真实的对方。安生看上去特立独行,我行我素,而在精神世界,她始终是小心翼翼,特殊的成长环境造就了她的叛逆与性格,也促成了她的内心世界不为人说的敏感。看上去是那么自我,但是实际上,她是无私的,只要能够给予七月的,她会毫不犹豫,就像吃饭的时候把包子馅抠出来给七月一样,就像她工作后第一次把七月领到自己的住所,计划把所有的钱都用来买七月喜欢的柜子,在她的潜意识里,七月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这样的性格使她胡乱跟个吉他手远走北京,选择又穷又冷的北漂生活,就是为了把把佳明让给了七月。

七月则是安生的反面,她看上去无比乖巧、宽容、温暖,可以把自己的任何东西都分享给安生,可是在她的意识里,却有一块不能触碰的领地,那就是家明,从第一次在安生的脖子上看到护生符,已经预见了三个人之间的悲剧不可避免。

在三个人之间,把悲伤留给自己的李安生显然更让人心疼,当然,她也有自己无法割舍的渴望,就像第一次听七月讲起家明,她的眼中浮出了一丝几乎不可见的失落,还有在山上与家佳对望那一刻,再进一步人生就是另一个样子,她只能选择了放弃,周冬雨把这两个微妙的细节处理得举重若轻。

人戏合一

周冬雨演技升高

闺蜜与男友住在了一起,这也是天下所有闺蜜唯一不能容忍的问题,安妮宝贝老师的女性心理描写又狠又准,看上去不像是一个流行小说家,曾国祥的处理也是细腻得不像是一个男导演,周冬雨则以力度十足的刻画,时而奔放时而凄美,显现了很不90后的演技。

借着安生的内心的深情与外表的叛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周冬雨展示了自己的强大的“分裂”能力,长达十余的时间跨度,也通过她的表演变得富有层次,从16岁那年以后的杀马特少女形象,到北京酒吧和出租屋里的摇滚少女,浪迹天涯的流浪女,再到辗转北京、上海之间的售销员或作家,或玲珑八面,或淡然慵懒,她的每一种状态都非常的坚实,流露着90后女星中很少见的厚度。

以小小的年纪,竟然愿意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前一秒可以笑着调侃七月,下一秒就大喊我可以留下来,细腻中有强烈的变化,周冬雨的表演也是通过一部一部作品磨练出来的。和很多花瓶类或傻白甜类型的年轻女星不一样,她擅长挑大梁,可以胜任全凭演技的大戏,就像这部《七月与安生》和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山楂树之恋》《同桌的你》。

其实我更喜欢她和女明星飙戏,每一次都火花四溅,《宫锁沉香》里面与赵丽颖捉对宫斗,《奔爱》里面和佟丽娅的激情对撼,再到这次《七月与安生》和马思纯的水乳交融,每一次都那么好看,每一次都有进步,这些导演愿意把高难度的角色交给周冬雨,也足以说明问题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