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茶史,用一盏茶的时间聊聊

福茶之心
茶觉先生,食茶交友。
关注

一盏茶,盛行几千年,可谓源远流长。天气酷热,不如泡上一杯茶,咱们来捋捋。

首先要说的是,“茶”这个字,在唐代以前是没有的,当时写作“荼”字,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才将“荼”改为了“茶”。
你知道“茶”字有几种写法吗?
那么,我们就从上古时代开始说起,追根溯源,讲一下茶是如何被祖先发现,又如何迅速风靡世界,成为国民饮品的。
上古时代(茶作药用)
关于茶的确切起源,众说纷纭,无从查考。不过大多数看法倾向于神农氏。
陆羽在《茶经》中提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百草》中也说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而茶解之。”(真是太难为神农氏了)
真乃神药也!
可见,茶最早是作为一种药材出现的。
东西周(茶是用来吃的)
到了东西周时期,已经开始人工种植茶树了,不过那时候茶是用来吃的,有的直接嚼叶子吃,有的将茶叶放进汤里,还有的直接煮把茶叶放粥里,做成“茶叶粥”。直到现在,我们还有类似的做法,比如煮茶叶蛋,煮茶香鸡等,只不过不再吃茶叶了。
秦(吃茶改为喝茶)
秦朝时,人们不再单一地吃茶,而是逐渐当饮品来喝,同时依然拿来做药用。
两汉(茶饼出现)
两汉时期,制茶工艺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开始出现更易运输的茶饼。成都成为了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东汉时期的华佗明确提出茶是一种很好的药材,有消除疲劳,提神醒脑之效,经常安利给朋友们。
此物提神醒脑,消除疲劳,
实在是外出旅行,居家必备之佳品,
老哥要不要试试?
唐(出现“煎茶”之道)
唐朝时,茶逐渐开始成为一种艺术,流行于高层人士中。将喝茶上升到艺术层面的,当仁不让地要归功于“茶圣”陆羽。
中唐以前,人们喝茶的时候还要加入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物。
傲娇的陆羽非常瞧不上这种喝茶方式,曾直言“斯沟渠间弃水耳”——这简直是臭水沟里的废水。
那帮人喝茶太没品,跌份儿!
他将这些调味料全都舍弃,只保留了盐来调味。
唐代这样的喝茶方法,叫做“煎茶”:
先将饼茶碾成粉末,置于锅中煎煮,而后再加盐调味,以去除苦味。煎好的茶用长匙舀至面前的小茶碗中饮用。
唐代茶具(点击可查看大图)
将茶放于茶鍑中煎煮,茶鍑架在交床上
风炉至于交床下加热茶鍑底部
从鹾簋中取适量盐中和茶的苦涩
《中华遗产》2016年05期 绘画/司马公公
宋(斗茶盛行)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朝人均GPD很高,生活水平领先世界。有钱有闲,人们对茶的研究也更为深入,茶饼在宋朝极为流行。
茶饼有多贵呢?在宋代,一饼茶值二两黄金。在茶饼中,龙凤团茶可以说是茶中的LV,妥妥的奢侈品,每一团具有龙凤纹饰的茶饼可值数十万钱。
而且,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茶的玩法也越来越多。大家都知道斗蛐蛐,斗狗,然而这些活动在宋朝人看来太LOW了,他们玩的是“斗茶”,认为这才是文人雅趣,而斗茶和“品香、插花、挂画”并称为 “四大雅事” 。
斗一波,来不来?斗就斗,谁怕谁!
斗茶的要点在于“点茶”:
点茶就是用小勺将茶末分到几个茶碗里,冲入滚水,用茶匙或茶筅、茶筋等搅动茶汤,使之产生茶沫,乃至咬盏挂杯,幻化出花草虫鱼之类现象。
点茶完毕,接下来就是“斗茶”了。
斗茶,一看颜色,汤色纯白如乳胜出,青白、黄白、灰白为负;、二看汤花,汤花匀细,久聚不散,紧咬盏沿,没有水痕,叫做“咬盏”,反之,若汤花不能咬盏,而是很快散开,汤与盏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这就输定了。
点茶技法后来被日本僧人南浦昭明传至日本,后发展成了抹茶道,成为了日本文化一个重要标签。
源自宋代的日本抹茶
在中国文化史上,唐诗宋词不仅构筑了中华文化的高峰,茶文化也形成了两座巅峰。
元(工艺转变,重炒制)
开始制作散茶,并且在制作工艺上有所转变,重炒制。
明(改团为散,散茶盛行)
明朝时朱元璋废团茶改散茶,散茶逐渐成为主流。如今我们熟悉的绿茶、黄茶、红茶、乌龙茶,都是因为废团改散,制茶工艺改良之后,才逐渐出现的。
你们能喝上绿茶红茶乌龙茶,都得感谢我!
散茶风行民间,喝茶方式也变得更简单:直接用沸水冲泡,这一饮茶的方式也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清(简化茶具)
清代不仅出现了如今我们喝到的大多数茶类,更有很多爱喝茶的皇帝。
其中以乾隆为代表,乾隆皇帝就曾经说过:“君不可一日无茶”。
同时,茶具也进行了简化,这样也更利于茶文化的传播。清朝盖碗的流行,就和爱茶的乾隆皇帝密不可分。
朕独爱盖碗茶
走向世界
由于便于运输,体轻价高,大航海时代,西方人开始对茶进行大量交换。
18世纪时,茶已经取代丝绸,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这个阶段也被命名为茶叶世纪,而从中国输出的茶也成为了西方人身份的象征。
"hey Elizabeth,how about the tea?"  "delicous!"

贵族借由茶展示自己的优雅品味,收藏来自中国的茶具也成为了贵族权力的象征。从此,西方人对茶的态度从狂热变味上瘾,并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创造。

商务合作约茶微信:744373898(主营福建茶,以乌龙茶、红茶、白茶、绿茶、花茶为主,品类覆盖全面。同时提供定制礼品服务。)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同时也感谢作者的辛勤付出。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及时联系!

— END —

福茶之心

微信 | fuchazhixin

茶觉先生,食茶交友

(0)

相关推荐

  • 收藏殿堂 | 曲终绝唱了的清朝皇家名品——普洱茶膏

    饮茶之于中国人来说恐怕是仅次于吃饭那样的重要和必需.茶,据说始于神农氏,很可能更早,至少有5000年左右以上的历史了. 唐代,茶文化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出了位茶圣陆羽编撰了<茶经>,所以有 ...

  • 粥一下,煎一下,点一下,泡茶,茶还是那个茶吗?

    茗粥? 煎茶? 点茶?  如茶工作室 四月茶会开启  2021年4月17日星期六. 晚上八点,在一曲<一叶知心>中,如茶工作室的四月第二场茶会正式开始. 本次茶会是一次尝试,通过生煮鲜叶的 ...

  • 唐代的茶文化: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口味比现在还重

    引言 有诗云:"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茶文化可以说是有着千年的历史,吃茶这项文化渗透到了在古代上到士大夫,下到平民的日常文化中. 在唐代,又有着独特的饮茶文化,深深的打上了专属于 ...

  • 浅谈茶文化

    茶,品味茶香,伴岁月久长,一茶一壶一世界! 品茶,喝茶,学习茶文化,为茶韵添上一双美丽的翅膀,穿越古文化,了解茶韵的内涵. 说起茶文化,要追究到唐朝上元初年,陆羽撰写的<茶经>.陆羽(73 ...

  • 春茶上市时,聊一聊中国6000年的茶叶史

    如果懒得看文字可以听语音版哟~↓↓ (在 [喜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锤说史"关注收听过往节目) 友情提示 我们 "BT历史零售" 公众号正式更名 &q ...

  • 从名茶到名盏,喝个茶真的要讲究这么多吗?爱喝茶的你怎么看

    器为茶之父,品茶要择器而用. 春秋之前,茶与食共器,到西汉有了关于"茶具"的文字记录.两晋南北朝及隋代,随着茶文化向全国各地传播,茶具的制作和使用十分广泛.唐代中期起,各地饮茶风尚 ...

  • 散文||茶之道

    茶之道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每每夜深苦读冥想.神思倦疲之际,起身释卷,静下心来,煮一盏香茗,品一壶云水禅心,顿觉满室生香,神清气爽,疲劳尽去,令人心旷神怡. 望断千年,回首 ...

  • 五千年茶史,用一盏茶的时间聊聊!

    一盏茶,盛行几千年,可谓源远流长.天气酷热,不如泡上一杯茶,咱们来捋捋. 首先要说的是,"茶"这个字,在唐代以前是没有的,当时写作"荼"字,直到<茶经&g ...

  • 中国茶史5000年,看这一篇就够了

    中国是茶的故乡,经过漫长的历史跋涉,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扎下了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作为茶的发源地,每个中国人都感到自豪. 今天与大家分享中国茶简史,作为爱喝茶的中国人,知道了这 ...

  • 茶史,一步以茶会友通四海的历史

    茶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缩影.文道寓于茶道,茶风载以国风,自古及今概莫能外.我国茶史可追溯到神农氏时期,茶风源于蜀地,起初作为药用,唐代开始人工栽培,并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系统论述茶叶种 ...

  • 散文:中年,是一杯咖啡、一盏茶的午后时光

    作者:子墨 四月的午后,异常安静,清欢在手,情怀淡淡,享受生活,沏一杯茶,在茶香里有心或是无心的做一点喜欢的事情,比如慢煮一段光阴. 茶香袅袅,茶叶沉浮,沸腾的水滚了几滚,便有了生活的味道,或许,浸润 ...

  • 慢煮光阴一盏茶,品尝世间百味生

    在这个浮躁时代里,我们都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很少有闲情雅致,静坐品茶以静心.但是我认为,只有在慢里,才能见到我们生命中丰盛的细节.比如用一盏茶的时间,思考和总结人生的得失,整理自己细碎的人生想法. 而 ...

  • 建盏适合喝什么茶,建盏喝茶的好处有哪些?如何品好一盏茶?

    喝茶本身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能获得自己满意的喝茶体验,那就是正确的喝法,不过在建盏适合喝什么茶的话题上,确实有值得推敲的地方.茶叶的味道包含了树叶本身的清香,以及茶叶里的物质的醇香,发酵程度较低的茶主 ...

  • 《红楼梦》里的十盏茶,道尽了人生!

    图文来源: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版权归原作者 倦乡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 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曹公爱茶,一部千古<红楼梦>, 120回, ...

  • 古风句子,半杯清酒,半盏茶,半梦半醒,看红尘

    古风句子,半杯清酒,半盏茶,半梦半醒,看红尘

  • 一篇文章看尽中华茶史!

    ◆ ◆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利用茶叶的国家.据历史资料考证,茶树起源于中国,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茶有解毒的功效. 中国是茶的故乡,经过漫长的历史跋涉,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