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为什么也会被骗

我们先来看一张图。

我们看到,在10月28日,某博士生损失最大,被诈骗131000元,被骗缘由是冒充公安人员。

很多人可能疑惑,考进北大的可是天之骄子,还读到了博士,智商万里挑一,怎么还被骗了呢?而且一次损失了这么多钱,是书念傻了吗?

不是博士傻,而是骗子套路多。芒格总结过人类误判心理学,每个人在特定情境下都有可能误判。骗子擅长创造严峻的选择压力,让受害人产生误判决策。

博士被骗不是智商太高,而是理性不足。他在给对方转账时没有调用理性,让骗子牵着思维,做出了不符合自身利益的行为。

智商高不等于理性强,这两者不能划等号。理性是思想或行为与最优模式之间的差距。

博士生这个行为显然很不理性,因为他没有让个人目标最优化(白白丢失13万)。

如何才能提升理性,不做傻事呢?

在卡尼曼著名的双系统理论中,快系统是直觉的、大容量、省力的,慢系统是计算的、容量有限,耗能大的。

人类遵循一个规则,只有当快系统失败时,才让慢系统参与进来,甚至通常也不参与进来。傻事是快系统惹的祸。

双系统并不是卡尼曼的原创,卡尼曼引用了斯坦诺维奇的成果。斯坦诺维奇后来否认或者说改进了双系统理论。

因为双系统会给一些读者造成误解,误认为大脑中有不同的生理区域,运转着两个不同的系统。斯坦诺维奇说大脑还是那个大脑,只不过是两种不同加工机制,不同的处理过程,他倾向于使用双过程理论(dual-process)。

双过程理论认为大脑是个认知吝啬鬼,尽可能地默认使用类型1过程。只有当类型1加工失败时,才会调用类型2过程,即使不得不用类型2,也会以最节俭能量的方式运转。

  • 在快的心智处理进程,我们调用的认知资源非常少,像个猛张飞。猛张飞常常情绪化,依赖直觉,见多识广又很会联想,擅长编故事,经常下意识做出反应,但很容易被骗,以为亲眼所见就是事情全貌,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

  • 在慢的心智处理进程,我们想得多一些,调用的认知资源也更多,像个诸葛亮。诸葛亮动作比较慢、擅长逻辑分析,猛张飞搞不定的问题,都丢给他来处理。他虽然不易出错却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猛张飞的判断结果。

——《超越智商》

那如何减少愚蠢选择呢?

斯坦诺维奇在双过程理论上提出了完整的三重心智模型,图片摘自《理商》:

这个图对《超越智商》中的三重加工心智模型做了改进。虚线下方是类型1过程,对应着自主心智。虚线上方是类型2过程,分两层,一层是算法心智,另一层反思心智。

在豆瓣看到很多人批评《超越智商》,说没有给具体提升理性的方法。斯坦诺维奇最新的一本书《理商》,不但给了提升理性的具体方法,还提供了一种理性测量量表。

有了量化指标,我们就可以通过训练提升理性,掌控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在一个良性的环境中,自主心智(耗能少的快过程)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但科技在快速进步,大脑进化太慢,自主心智不适应,很容易误判。

我们今天的环境也容易被操纵,不是良性,而是恶性环境。我们的思想依托在一个个虚拟系统上,各种手机 App 都能追踪行为,预判我们接下来会做什么,所以就很容易操纵。

提升理性,是这个时代每个人都面临的迫切问题。

你对提升理性,对三重心智模型感兴趣,欢迎加入知识星球。1月4日起,我会开一个21天的读书会,跟星球的朋友共读《超越智商》和《理商》。现在加入知识星球,就可以免费参与读书会,让你变得更理性,不被套路。

(0)

相关推荐

  • 缺少这个底层逻辑,聪明人也会做蠢事

    许多人一直以为,聪明的人就一定能过好一生. 然而,现实却和人们开了一个悲剧的玩笑.于是有了一句"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谚语. 数学家在毫无利好的情况下,大量买入持续下跌的股票,最终输掉 ...

  • 理性思维

    第548天 好书这辈子都读不完,读的一本好书真的挺幸福的,当读到<超越智商>第1天就很有启发,这是心理学大师诺维奇写的.其实应该先<读思考快与慢>这本书应该更容易理解一些. 理 ...

  • 人类为什么抵挡不了甜食的诱惑?

    你是否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肥胖.「三高」等疾病的威胁下,人类仍旧抵挡不了甜食的诱惑? 实际上,面对甜食时,人类大脑中的多巴胺神经元被激活,摄入糖分在使人兴奋的同时,也为人类补充足够的能量.能量 ...

  • 超越智商part2

    每天一本书day313 超越智商part2 果然不出所料今天的阅读打起了瞌睡,这一部分是在是无聊,都是在讨论智力的评判标准,大部分都是在说传统智力监测的片面.但是真正大众认知的智力是无法量化的,而很多 ...

  • 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part1

    每天一本书day312 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part1 这是一本好书,但是又很难读的书,需要逐字逐句的去读,全部都是理论的描述,如果精神状态不好读起来肯定会打瞌睡.第一天的阅读有点艰难,不 ...

  • 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

    555天 首先回答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因为人类会想尽一切办法以减轻认知负荷,达到加工更少信息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认知吝啬和心智程序缺陷. 那怎么超越智商呢,回答就是理性思维,善于动脑提升认知的层次 ...

  • 梅拉德诺维奇被西格蒙德赖掉盘点,惨遭翻盘

    在梅拉德诺维奇和西格蒙德的首轮较量中,当梅拉德诺维奇在首盘以5:1领先,并处于接发占先迎来盘点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打乱了比赛. 在一次网前较量中,梅拉德诺维奇放出了小球,球从地面二跳弹起才被西格蒙德 ...

  • 北大博士干了半年外卖骑手,写出AI伦理论文登上顶刊,“系统知道一切”

    这一次是发表在顶刊<社会学研究>上的一篇博士论文. 北大博士后陈龙为做研究,加入了在中关村的一个外卖骑手团队,体验了5个半月的配送工作,写成了这样一篇长达23页的论文. 对此,网友纷纷为其 ...

  • 北大博士送了半年外卖,写出AI伦理论文登顶刊,“系统知道一切”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量子位]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杨净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QbitAI 外卖骑手,再次引发全网关注. 这一次是发表在顶 ...

  • 北大博士干半年外卖骑手,写AI伦理论文登顶刊

    外卖骑手,再次引发全网关注.这一次是发表在顶刊<社会学研究>上的一篇博士论文. 北大博士后陈龙为做研究,加入了在中关村的一个外卖骑手团队,体验了5个半月的配送工作,写成了这样一篇长达23页 ...

  • 北大博士养娃: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

    最近我们看过了太多花式鸡娃的父母:从给娃报的班到每年砸的钱,他们在教育上没少花心思.作为鸡娃的反面,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佛系爸妈,因为卷不动.不想让娃那么累等原因,与鸡娃背道而驰.而今天这位爸爸是北大博士 ...

  • 北大博士干了半年外卖骑手 写出论文登上顶刊:“系统知道一切”

    对此,网友纷纷为其点赞. 果然是社会学的,这种真的得本人体验才有说服力. 还有网友称,这次是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 但从他的自述中可以发现,除了理论支撑的价值以外,更关键的,是他在亲身感知一种正在发生 ...

  • 陈根:北大博士送外卖背后,算法秩序浮现

    文/陈根 外卖骑手,再次引发全网关注.这一次,起因变成了发表在顶刊<社会学研究>上的一篇博士论文:北大博士后陈龙为做研究,加入了在中关村的一个外卖骑手团队,体验了 5 个半月的配送工作,写 ...

  • 快写、细改、慢投:北大博士分享的6条论文写作与发表经验

    来源:BMC科研头条号 1.投刊不能心急 核心期刊,只要是那些比较正规的刊物,在学术界有一定的知名度,它们的审稿体系一般都是非常完善的,稿件审理都会按照初审,专家外审,主编终审的步骤进行,时间为一个半 ...

  • 北大博士“卧底”送外卖 揭开算法黑幕:骑手如何被“精准控制”?

    作者:刘潇 编辑:咖喱 2018年,正在筹备博士论文选题的陈龙,在无数次路过北京中关村繁忙交杂的路口时,注意到了一个群体的存在. 一辆辆疾驰而过.有时甚至是逆行闯红灯的外卖电瓶车,来往穿梭在行人.机动 ...

  • 怎么看这位北大博士后送了五个半月外卖写出的论文?

    北大社会学系,又出场了,不过这回不是说咱们那位助理,不调侃他.是他的一位系友,一位北大社会学系的博士后. 为了完成论文,他在2018年加入北京某家外卖团队,送了整整五个半月的外卖,研究的方向是资本与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