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冀||白发谱华章 ——序刘家岭村《李氏宗谱》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从而有利于鉴古知今,更好地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正能量。

族谱是一种记载同宗血亲氏族发展变化和先祖行状事状的谱籍。修订、续修家谱之风,早在甲骨文、金文中便有记载,绵延已达数千年,因而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各类家谱,为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以及人口、经济发展变化等现代学科的研究,弥补了正史、方志所提供的资料之不足,因而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而一部《李氏宗谱》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延续了我和攀桂老十五年的友谊,今值重修之际,谨表祝贺。

十五年前的一九九八年,我担任县史志馆长编修《山阴县志》时,因得知攀桂老不仅担任过多年的县计生委主任,且又是县里五、六十年代的笔杆子,便多次向攀桂老讨教,收集了很多珍贵史料。时攀桂老已退休在家正在编修刘家岭村《李氏宗谱》,邀李志斌同志与我为宗谱作序,那时起,与攀桂老开始了至今十五年之久的忘年交。他家附近有一加油车,我骑一破摩托,隔三差五加油时,总要去他家坐一会儿,交流见闻、请教学习……久而久之,成为攀桂老家的座上宾。耳闻目睹攀桂老的为人处世,更加深了我对他的美好印象。

攀桂老退而不休,开办门诊造福于民,家境困难者药费还要免除,使得那间小小的门诊常常座无虚席。当然,攀桂老的医术和医德兼佳,才使得他的声名远扬。除了本地的患者,外地慕名而来的也不乏其人。“非典”流行那年,中药价暴涨,攀桂老的中药是涨价之前所进,没有“随行就市”,全部按原价卖出,我非亲眼目睹真不敢相信。

行医之余,攀桂老还躬耕田野,享受大自然赐给的乐趣,既富有收获,又强身健体延年。辛勤务作下的农田,甚至比周围真正农民所种的田的产量还要高。每年夏秋之际的早晚,一顶草帽、一辆自行车、一张磨得发亮的银锄是他最好的伙伴。年近八旬犹能如此,令多少同龄人钦叹。

二〇一二年冬,受岱岳镇党政领导之托,编修《岱岳镇志》,我马上想到攀桂老。攀桂老不仅是上世纪中后期的文化人,更是岱岳镇刘家岭人,我心目中的活字典。电话里请教了许多,均作了满意的答复,拿不准的还亲自作了调查,我问起明山海关总兵宋伟所建堡子的情况,攀桂老先告我大概,次日,用手机发来了短信,第三日又发了一条,弥补了前一次的不足。原来攀桂老是专门丈量之后告我的,还说年纪大了堡墙上不去,请几个小孩给丈量的。朋友之间的友情不说,严谨的治学态度令我汗颜。

攀桂老十五年前主编的《李氏宗谱》,是进入新时期山阴县众多姓氏里编修最早的家谱之一。在此前,我仅看过其他姓氏的谱系,而《李氏宗谱》是我看过的第一部规范的宗谱。十五年之间,山阴众多姓氏出了宗谱,其体例不少都是在攀桂老主编的《李氏宗谱》的启发下发展创新完成的。这些年接触了不少宗谱的主编,他们都有同感。十年一茬人,十五年过去了,攀桂老决定重修宗谱,其精神可嘉、可敬、可叹。就宗谱而言是件功德无量的大事、善事;就山阴地方史志而言,是一朵值得骄傲的浪花。须知,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的历史长河,正是这一朵朵小小的浪花汇集而成的。从这一角度审视,这本凝聚着他心血和汗水的族谱,与其他姓氏族谱一样,是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特别可贵的是攀桂老在重修族谱的过程中,融进了他的新观点,如封面设计始祖李汝节的画像,背景为朝阳初升,意在反映李氏人才辈出,一代胜过一代。为了规范取名用字,攀桂老年近八旬,又自学了五格剖象法,重新拟定了20代的范字。这便是《李氏宗谱》与时代同步,与时俱进的先进所在。宗谱中记载的李氏家族行为规范、人物传记、良风美德、名人艺文等内容,保持了中华民族许多优秀的家教传统和文明习惯。这是我们继承优良传统,弘扬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笔可贵的财富,希望得以承传和发扬。

攀桂老要我为重修族谱作序,我感其诚、叹其工、念其谊,遂遵命照办爰笔为之,也聊表一个“史官”对乡梓族谱工作的褒奖,对攀桂老本人的肯定。不妥之处,还望诸多乡亲批评指正。

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八日

作者简介:

黄冀,山阴县文联原主席,《山阴县志》主编。

留言之窗

*黄冀||《北国南海白家堡》序
*黄冀||山阴县东石人坡村《李氏宗谱》读后感
*黄冀||浓浓乡情融故土 —— 安祥寺村《吴氏家谱》(代序)
*黄冀||走访赵杰兵、黄梅夫妇散记
*黄冀||一个女知青的插场生活回忆
*黄冀||蹉跎岁月平安多彩  ------安彩平女士的知青岁月
*黄冀||从知青到特级教师 ——记逸夫小学教师李晓兰同志
*黄冀||一部日久弥新的民间传奇——传奇小说《王家屏传奇》序言
*黄冀||三个女知青的故事
*黄冀|| 祝福贾氏宗亲----山阴县《贾氏族谱》序言

山西文史交流平台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办的一个微信公众平台, 本平台优先选登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以及非遗保护等方面的文史稿件及图片,弥补省内各地文史典籍缺失。注意事项:

1、文史来稿要求原创,1500字以上,引用史料必须注明出处,图片说明来源,素材切勿抄袭,文责自负;稿件附上有关照片及作者简介,均以附件形式发邮箱:scgsjzb@163.com。

2、本平台发布的原创作品,赞赏10元以下(含10元)作平台运作;赞赏10元以上部分按70%作稿酬发给作者;如果阅读量达到1000以上,在作品推出一月内全部支付作者。请加主编微信sczb0972,以便发放稿酬。

3、特别敬告:在其他微信平台推出标注原创的作品不要再投本平台。

4、凡本平台发表的原创作品,其版权归《文史艺苑》所有;转载其它媒体的作品,由于未能及时联系到作者和有关媒体,如涉侵权问题,接到告知之日及时删除。

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文物考证以及非遗等文化  

对此感兴趣的朋友  请关注 文史艺苑

(0)

相关推荐

  • 【宗谱祭文】《万松唐氏族谱》告成祭谱文

     <万松唐氏族谱>告成祭谱文 维  公元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八日,岁次癸巳年十一月十六日,万松源唐氏子孙,谨以洁牲柔毛.香楮云马,清酌庶羞.金钱雅乐之仪,敬祭于列祖列宗之神位前,告之以文曰: ...

  • 黄冀||山阴县吴儿城村《李氏族谱》序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黄冀||山阴县东石人坡村《李氏宗谱》读后感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黄冀||浓浓乡情融故土 —— 安祥寺村《吴氏家谱》(代序)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黄冀||山阴县《董氏族谱》序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黄冀||《北国南海白家堡》序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黄冀||山阴豆庄李氏宗谱序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黄冀||山阴县《苑氏家谱》序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赣雩文艺】作者:黄伯川《扁石畈村铭石序》总第874期③2021年第80期③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扁石畈村铭石序 作者:老顽童(黄伯川) 伏以,阴阳既会,吉日良辰.汪岗垴上祥云布护:西河岸边紫莺唱鸣.扁石畈村铭石落地,地生瑞气:村两委盛举惊天,天降安宁. 看我扁石, ...

  • 朝公家乘叙——摘自歙县三阳镇《叶村敬本堂洪氏支谱·​舊序》

    朝公家乘叙 余本姒姓神禹之後帝啟之孫封建弘農遂弘氏傳至周曰獻公时为诸候以忠封燉煌公其後避乱居太原春秋季有演公仕衛以忠烈稱逮漢曰嗣侯諱平公为撫军长史曰儒公将兵金陵屢勋著社稷加封雲阳候始遷曲阿既卒聖眷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