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能力

英国作家欧文曾说:“人类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

在网上看到这么一个故事,很有意思:

国外有一位年轻小伙,大学毕业之后参军进入了部队。

开始服兵役之后,他才知道,自己所在的部队是国家最危险的部队。

从此之后,他忧心忡忡,格外焦虑。

一次,他和一位长者说起自己的担心,那位长者反而笑了笑,说:“你知道吗,你的未来有两种可能。”

小伙子问:“哪两种?”

长者说:

“一种是留到本国本土,一种是去外国驻军。

如果你留在本土的话,那么你难道不是很幸福的吗,你害怕什么呢?”

小伙子接着问:“那如果被派到外国驻军呢?”

长者说:

“那么你仍然还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去和平友善的国家,一种是去战乱维和地区。

如果你被分到和平国家,不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吗?那么你还担心什么呢?”

小伙子说:“那要是去了战争地区呢?”

长者说:

“那么你依然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安全归来,要么是负伤而归。

如果你能安全归来,那么你还担心什么呢?”

小伙子说:“那要是负伤归来呢?”

长者说:

“那么你仍然有两种可能,要么可以治好,要么直面死亡。

如果可以医治,那么你仍然是幸福的呀。”

小伙子说:“那如果我是战死了呢?”

长者说:

“其实,你仍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敢于冲锋陷阵的英勇捐躯,一种是唯唯诺诺不幸遇难,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小伙子说:“我会选择前者,当一名英雄。”

长者说:“那么你能成为英雄,还担心什么呢?”

读完之后,不自觉地赞叹这位长者的智慧。

生活中存在无数的选项等待我们选择,有的人选择了一条跌宕坎坷的路,而有的人在选择下面看到幸福的坦途。

这是一种幸福的能力,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原来,幸福不是单纯的状态,而是持续的能力,这种能力能让一个人的一生,无论遇到多少岔路口都会走向幸福的彼岸,仿佛给幸福“上了保险”。

因为有了这种能力,我们总会在变化莫测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把日子顺利地过下去。

显而易见,有这种能力的人,幸福的时光也会更久。

幸福不是一个评价,而是一种感受。

真实且长久的幸福感来自人们内心的富足和踏实,而不是别人口中的一句夸赞。

下面这个故事中的人,在生活里就很常见。

乔娜是朋友圈里热衷于追逐“精致生活”的人。

结婚的时候,拍婚纱照选择那个最贵的摄影套餐,拍出美美的照片,以求得别人艳羡的目光。

后面的蜜月旅行,也要选择出国旅行,只是她觉得国内的地方没有国外“上档次”。

装修新房的时候,明明预算有限,但还要要求精致装修。

家具选最好的,瓷砖挑最贵的,嘴上还说:

“装修就是要大气,别人看见你家里装修得这么气派,才会觉得你幸福啊。”

每到这时,总有朋友露出羡慕的眼神,说道:

“你可真幸福,住这么好的房子,过这么好的生活。”

为了这一句“你可真幸福”,乔娜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把钱财都花在了表面上,真正的生活质量一再下滑。

生活中,我们总会沉陷在别人的言语和评价里。

别人的话,成了幸福的天平,该往哪方面倾斜,完全受了他们掌控。

但实际上,真正能够赢得我们心安的是自己亲手打造的幸福。

它或许不是最华丽,但却是最坚固;它或许不是最高大,但却是最踏实。

《山海情》电视剧曾火爆网络,给观众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不是剧情多么跌宕,而是剧中每个人身上都带有一种让人油然而生的敬佩。

他们略带倔强,心里存着一口气似的想要把苦日子踩在脚下。

水花就是这么一个有魅力的女人。

从决定一个人用拉车拉着丈夫和女儿,在路上走了七天七夜,也要去移民村的时候。

从大家都不看好搭棚种植蘑菇,害怕种出的蘑菇销售不出去,也要坚定学习种植并搭建自己的菇棚的时候。

从后来辛苦地攒下一些钱,并观察到村里没有小卖铺,利用自己的聪明和好人缘,开起水花小卖铺的时候。

她用自己的刚强不屈、坚韧品格,一步步地让自己和家人摆脱贫苦,生活幸福起来。

培根在他的随笔里有这样一句经典的话:

“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运,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

而,让自己幸福的能力,能让你的生活,即使在贫瘠的土地,也能开出艳丽的花。

这种能力,藏在我们的双手里,藏在我们走过的每一个坚实的脚印里,每个人都可以去拥抱它。

有这样能力的人,是幸福生活的主宰者。

幸福不是外界或他人赐予的评判,而是自己独自一人时,内心溢出的甜蜜,这种甜蜜是幸福,是愉悦,是接下来生活的全部底气。

《清贫思想》里有句话:

“若知足,虽贫亦可名为富;有财而多欲,则名之为贫。”

最实在的幸福,从不与人比较,只是脚踏实地地去做自己时空的事情。

刘震云的小说《一地鸡毛》中主人翁叫小林。

在读大学时,他喜欢写诗,还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生活恬淡美好。

大学毕业之后,也仍是一腔热血,有着自己的理想。

但,随着时间过去,在外界无形的重压下,他开始焦虑,沉不下心过自己的日子。

别人成功入党了,他还没有;别人在工作单位评上职称,而他还是一个大头兵;别人勤恳努力之后都换了大房子,而他一家三口还和另外一家合租一套房子。

看到越来越明显的差距时,他开始把自己的物质条件与别人进行比较,放在天平的两侧,评判谁好谁坏。

因为想要和别人一样过滋润有脸面的生活,想要让别人看得起自己,他开始在生活琐事上斤斤计较,整个人变得小气又世俗。

比如会因为一块变馊了的豆腐,和老婆大吵一架,指责她的不对。

在吵的最凶的时候,查水表的老头上门警告说,有人举报你们二人偷水。

小林夫妻听后停止了争吵,低下头去,一声不吭,算是默许了这一偷窃。

生活的一地鸡毛,满屋的乌烟瘴气。

到头来,越是眼红别人生活的风生水起,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家庭琐事上,就越不能尽早摆脱烦闷的日常。

忘记年轻时的理想,放弃投入激情澎湃的奋斗中,没有把宝贵的时间用来学习。

正如作家朱自清所说:

“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

真正可靠的幸福是用脚踏实地付出换来的,这种幸福浸含在额头的汗水里,汗水既涩又甜。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与其羡慕别人,不如开始行动。

我们逃不掉生活的琐碎,但可以调节生活中的自己,找到专属于自己的幸福。

只要我们相信,富足的生活需要靠着双手去打拼,沉下心,埋下头,时间到了,一定会看到全新的开始。

品味别人的故事,我们知道幸福是一道选择题。

走进自己的生活,我们知道幸福是一场能力战。

幸福,不是来自别人的看法,而是来自自己踏实的付出后,收获到的那一丝丝甜。

幸福,不能比较,不分高低,靠自己双手自食其力的人,都可以自足自乐的生活。

想要幸福的人,怎么走都会得到幸福;没有幸福能力的人,怎么走都充满坎坷。

幸福的密码,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人应该用自己的密码,找自己的幸福。

(0)

相关推荐

  • 适合自己的生活,才是最好的

    文/素白 人只有过上适合自己的生活,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你.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即便你们之间再是契合,也是不一样的性格和三观.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即便是双胞胎也 ...

  • 一个50多岁的人奋斗几十年,现在一无所有,如何继续努力呢?

    奋斗十几年,50多岁了回头看看,确感觉自己一无所有,很悲催.其实这种痛苦来自哪里呢?来自我们对所有执念和欲望无法放下的烦恼,感觉自己一无所有,说到底就是指的金钱与财富,名利和地位等.假如换个角度思考呢 ...

  • 夜读丨幸福掌握在自己手里,而非在他人嘴里

    点击上方按钮 收听朗读音频 文/山的那边 作家欧文曾说:"人类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 生活中存在无数的选项等待我们选择,有的人选择了一条跌宕坎坷的路,而有的人在选择下面看 ...

  • A418:所有的不幸都源于缺乏幸福的能力!

    当一个人特别期待遇到贵人的时候,恰恰是一直陷在困境中,深深的感到无力,而且无法通过自我突破改变这种局面.所有才会特别渴望有人拉自己一把.然而,这种渴望又夹杂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扭捏心态--既无比的渴望, ...

  • 正念:培养感受幸福的能力

    文/傲一慢 专注工作,保持警觉和清醒,准备好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状况,随机应变,这就是正念. 刚刚读书,看到这样的一句话,竟与昨日看到的一部电影分享<心灵奇旅>不谋而合.此时,静下心来想一想 ...

  • A418:你没有幸福的能力,跟谁都不幸福!

    当一个人特别期待遇到贵人的时候,恰恰是一直陷在困境中,深深的感到无力,而且无法通过自我突破改变这种局面.所有才会特别渴望有人拉自己一把.然而,这种渴望又夹杂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扭捏心态--既无比的渴望, ...

  • 写给我终将平凡的孩子:我不在意你是否第一,只祝你有幸福的能力!

    孩子的学前教育内容,我已经非常系统.完善地写完了.其实这些并不难教,任何娃都能学会,难的是我们做父母的心态. 娃一上学深似海,他要在学校足足待12年,父母应该对孩子的学业与成长,有什么样的心态? 说到 ...

  • 想要让自己多一些幸福感,就要有感知和捕捉幸福的能力

    想要拥有足够的幸福感,最好的办法,就是既要全力争取自己想要的,也要享受自己已经得到的. 然而,实际的情况却大不一样:我们特别眼热的,拼尽了全力也难以得手:我们已经拥有的,却又常常弃之如蔽履,这样的日子 ...

  • 钝感力是一种幸福的能力

    我不觉得人活得愚拙点有什么不好,倒是那些一天到晚把别人当傻子看的人,才真的无趣. 所谓精明的人,就是这些自以为高明的人.他们活得自以为是,还常常居高临下. 愚拙的人,不敏感,不挑剔,不计较.人的钝感力 ...

  • 作家手记丨咀嚼幸福的能力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 文丨杨德振 母亲今年八十岁了,父亲今年七十七岁.我把他们从大别山里接来广州过年,免受北方严寒之苦.母亲头花发白,牙齿掉光 ...

  • 人生启示录:比起将就的婚姻,保持让自己幸福的能力更重要

    人生启示录:比起将就的婚姻,保持让自己幸福的能力更重要

  • 感受幸福的能力

    先从香蜜沉沉烬如霜里面一个情节说起,同为天帝的儿子,大儿子夜神虽然贵为长子,但不是嫡出,生母是一个被父帝遗忘的女人.当他有一天再次见到生母的时候,却没能保护好自己的亲生母亲,而是亲眼看见生母被天后处死 ...

  • 一位再婚女人的领悟:学会珍惜,是一种幸福的能力!

    情叔导语: 世界上总有人知道没有后悔药,可是依旧在做事情之前不思考后果,最后又来伤怀.不懂珍惜的人总是会错过很多,这样的人生总是会留有遗憾. 姑娘,不要以为很多事情不重要,也不要以为有的人会一直陪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