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脉饮”的几则短医话
相关推荐
-
卢尚岭运用麦冬经验及理论阐释(二)
作者:丁元庆 编辑:黄鑫磊 2麦冬运用经验 2.1 创制益心汤 益心汤乃卢尚岭教授治疗心气虚证的经验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当归.石菖蒲.知母组成.功效:补益心气,活血通络.此方乍看似生脉散加味,实 ...
-
自汗:为什么多汗的人易感冒--张景明教授
内容提要:1.如果气虚感冒请用"玉屏风散",可用成药,也可方药,方为:黄芪15-30克,白术(炒)10克,防风6--10克.2.如果经常出汗用"生脉饮加黄芪--西洋参1. ...
-
辨证论治(九九)
我们前面学了脾脏的食疗禁忌和食疗的分类,这一节我们来学习药物对脾脏的调养,在长夏季节,最容易出现三种气候: 一.湿热并重,二.火热与干旱并重,三.雨湿洪涝. 这三种气候作用于人体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 ...
-
唯一能在夏天吃的补药,3味药,补心气,补肺气,治气阴两虚,血压不稳
一到夏天,就会有很多朋友会说:"我一到夏天就特别怕热,一热满身大汗,而且容易心烦,昏昏欲睡,有的甚至感觉憋得慌. 这会不会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啊?" 夏天,天气炎热,我们人体的气机也 ...
-
两个有名的方子,一个补气,一个补津液
人体的正常水液,除却血液便是津液."津"清而稀,善流动,如汗液.眼泪.唾液,涕液等.有滋润作用. "液"浊而稠厚,流动性较小,如脑脊液.胃液.关节液,有濡养作用 ...
-
只需3味药,益气复脉,横扫气阴两亏,心悸、自汗7种病!
中医把脉,把的是什么?是脉气.如果一个人脉虚,则提示气血津液不足.这类朋友一到夏天汗刷刷流,身体乏累,不爱说话,口渴,舌头干红.这是因为身体的元气不足,一旦不足,就有所伤! 常言道:夏天无病自带三 ...
-
人参
,人参性燥,乾隆服用的人参还是野山参,劲非常大,那为什么乾隆没吃出"上火"等问题呢? 关键是要掌握好"量",而且吃法也科学. 其中一种吃法是在服用人参的时候, ...
-
『中药方剂』中药方剂之补益强壮方剂类 12.清暑益气汤 《医学六要》
12 清暑益气汤 <医学六要> 组方:人参15克. 白术15克.麦冬15克.当归15克.黄芪15克.陈皮15克. 五味子10克.黄柏10克.甘草10克 适应症:常用于仲夏.中暑.暑热 ...
-
自汗--自汗自我调理生津补气
[注纯属个人爱好,中医基础学习的笔记]杏林明师学社--张景明教授 <一病一讲>第3讲:自汗--为什么多汗的人易感冒? 02 - 自汗自我调理(生津) 津液在人体中属于阴,因此在补气的时候还 ...
-
关于夏季养生的几则短医话
● 夏季养心非常重要,因为心含君火,主神明,主血脉,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为阳中之太阳,养心,就要养阳:养阳,当用温法.故而,夏季养心,当顺应天气的变化,做好自我调节,重点关注心脏保养,做好精神养生.特 ...
-
有关健身的几则短医话
● 好多年轻人都认为,健身就要去健身房,这才符合科学,去公园去户外远不如去健身房.我却认为,西方的健身理念并不适合于中国人.我观察到,很多人之所以去健身房,无非就是显得更时尚更高级,满足一下心理需求罢 ...
-
关于“抗衰”的几则短医话
● 女人最担心的就是衰老,所以她们会花很多钱去美容.塑身,但这种效果往往是短暂的.过了35岁,大多数女性的肌肉会不同程度地失去弹性.皮肤失去光泽.而这些看上去不美的外表端倪,其实都是健康出了问题,而且 ...
-
关于“汤药”的几则短医话
● 在看诊的过程中很多患者都比较抗拒服用汤药,觉得中医汤药比较苦.难吃,觉得这种治病方法过于陈旧等等.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汤药的味道对于一些人来说虽然比较难以接受,但良药苦口利于病,它是有效且无法替代 ...
-
关于啤酒的几则短医话
● 啤酒是以大麦芽为原料,经过糖化.酵母发酵后酿制而成,其成分并不能清热解暑,只是经冰冻后的饮落肚带来一种清凉的感觉,让人误以为可以解暑.其实,冰镇啤酒并不能解暑,反而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水湿运化失 ...
-
关于“上火”的几则短医话
● 有这样一类人,特别是女孩子,平时爱穿裙子,爱吹空调,爱用水果,爱喝酸牛奶,她们上面经常会出现口腔溃疡,口臭,长痘,掉头发,梦多,喉咙痛等上火的现象,下边则出现小肚子凉,脚凉,痛经,月经量少,胃胀胃 ...
-
关于临床用药的几则短医话
◎ 我见到不少中医治疗脑梗死的方子,都会用到水蛭.地龙等,尤其是一些医院住院部医生开的方子都是血府逐瘀汤加水蛭.地龙等等,一看就是套路方,住院部的医生也没去把脉,只要脑中风,就是这个方子,不是说活血化 ...
-
短医话四则
● 不可否认,我们中年人的阳气一直在流失.一方面,或因压力所迫,或因欲望所使,若随波逐流,每天都在耗损着自己的阳气: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阳气也会不断衰减.<黄帝内经>有云:& ...
-
短医话三则
[一]中医认为,思虑伤脾.人有喜.怒.思.恐五志,也是五种情绪,这是五脏功能的表现之一.五脏与五志的对应关系是:心主喜.肝主怒.肺主悲.肾主恐.脾主思.五志与五脏,情绪与脏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如果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