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纠结的难题”,被海南人用一杯咖啡解决了
1、
在南洋,
海南人用一杯咖啡解决了“最纠结的难题”
今天,似乎有一个“最纠结的难题”摆在我们面前。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我们该有怎样的态度?比如该不该过洋节,要不要学英语,要不要让孩子接受西方式的教育等等。
100多年之后,“西方文化”再一次让我们如临大敌,100多年前,我们似乎还可以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中间缓冲,但现在似乎除了全盘接受就是全盘否定,这成为了一个“纠结的难题”。
可是这样一个“世界难题”,却在100多年前被海南人完美解决,而他们的解决方式,就是一杯咖啡。
当西方咖啡文化大行其道的时候,在南洋,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这些国家,当地人最喜欢喝的咖啡,并不是纯正的西式饮料,而是由海南人发明的“南洋咖啡”。
不管是工业化的星巴克还是所谓的高端手冲咖啡,它们的画风是中产白领风,窗明几净的店铺,开在写字楼或者大商场之中,在萨克斯或者其他轻音乐的伴奏背景音中,抿一口咖啡,翻几页书,或敲几行字,或进行商务会谈,大家礼貌而不失尴尬。
而在南洋,最受欢迎的“网红”咖啡店,画风和却完全不同:街边小吃店风格的装修,中年大叔们穿着白背心,人字拖,喧哗吵闹却亲切的市井背景声,点单的时候要迅速说出你要什么,放不放糖和奶,店员也不会多废话,假笑着问你要不要试一试新品和套餐,随着铁壶和铁勺碰撞发出的韵律,三分钟一杯热气腾腾的南洋咖啡就端到你桌上,相比起隔壁星巴克的价格,这里一杯要便宜三分之二。
在味道上,南洋咖啡也独树一帜。它更苦、更浓、更香,尤其是苦,那是任何西方的咖啡不能比拟的,如果你不加糖和奶的话,简直就像在喝中药。
中国台湾作家陈静宜在喝过南洋咖啡后说:“海南咖啡的苦像是无底深渊,伸手不见五指……似乎是用来帮衬生命之苦,离乡背井的苦、思乡的苦、苦力的苦、贫穷的苦、饥饿的苦,每一种苦都足以致命……像在回顾生活的苦,无所遮掩、无所遁逃,一口一口吞入心底到胃里” 。
南洋咖啡,也叫做海南咖啡,它是海南人将中西文化结合最好的案例。明明是西方的饮料,海南人是怎样把它融合之后独创出一种新的品类的呢?
2、
南洋咖啡,从苦而来
海南,在中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就是苦地方的代名词。
在古代,把一个人流放到海南,就等于让他自生自灭了。苏轼就曾经被流放到海南,不过他天性豁达,苦中作乐,写下了“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样的诗句。可在文采风流之外,是海南人民苦难的生活。
海南的粮食产量少,完全不能自给自足,需要花很多钱从外省或者南洋诸国进口大米,人们只能靠芋头、番薯充饥。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海南还是“番薯半年粮”的状态。
海南人的苦,让这里的青壮劳力开始跟随着福建、广东人的脚步,开始“过番”讨生活。当时海南人的孩子,如果问他长大要做什么,他回答:“过番赚大钱”。那么将会被认为有出息。他们坚信,在南洋,只要慢慢熬,沉住气,不进赌场不逛窑子,好日子一定会在后面等着。
不过海南人下南洋还是要比福建、广东人要晚一点,当他们来了之后,好的行业和工作也基本被福建、广东人占据了,并且以乡党为单位筑起了行业壁垒,外人难以抢占。于是,他们最初的谋生手段,就是去外国人开的餐厅打工,称之为“打红毛工”。
在“打红毛工”的过程中,海南人学会了西餐的做法,并且独创出了“南洋咖啡”。
究竟是谁开了第一家“南洋咖啡店”,现在已经无从知晓。它或许是一个海南人终于积攒够了本钱,在唐人街租下一间小店面,开始实现小时候立下的“过番赚大钱”的梦想。
就像英国人把改良的中国茶叶做成红茶茶包,成为各个阶层必不可少的解渴提神的饮料一样,南洋咖啡也迅速俘获了当地华人的胃口。
相比起传统西式咖啡,南洋咖啡物美价廉。这主要是因为海南人在发明这种咖啡的时候,采取的也是中西结合的做法。他们并没有对咖啡豆的品质要求太高,这一块的成本就节省很多,将咖啡豆和牛油、糖、盐倒入一个大锅里炒,然后再敲碎磨成粉,就像中国的烹饪技法一样,用大量的配料来弥补原料的不足。
当时南洋地区已经开始接受各种西式的饮食习惯了,南洋咖啡的出现,以低廉的价格优势,让许多喝不起咖啡的华人也能够在忙碌的一天之中,拥有惬意的下午茶时间。
如今,南洋咖啡已经成为新加坡的“国民饮料”,也是去新加坡旅游必带的手信。这都源自于百年前海南人那个“过番赚大钱”的梦想。
3、
中西文化,不是水火
南洋咖啡,还是最好的“中西文化结合”例子。
老百姓并不懂得什么是文化,只懂得什么东西能够让生活变得更好。能够让生活变得更好的东西,在民间有着自我生长的顽强生命力。在这方面,不需要国家引导,不需要高台教化,甚至往往老百姓喜欢的东西,和这些是相背的。
咖啡,本是西方的饮料,海南人靠咖啡在南洋立足,南洋华人靠咖啡提神解渴,这就是能够让生活变得更好的东西。
你如果要质问他们“为什么喝咖啡不喝茶?为什么连英国人都喝茶,你们却要喝咖啡”?那么他们只能告诉你,因为就是喜欢,就是一种习惯。
不过在南洋应该不会出现问这样问题的人,中西文化在这里的融合,不仅仅体现在咖啡上,许多的生活方式,都能看到文化交融的影子,经过几百年的民间筛选,留下来的,是真正得民心的东西。
这就好像现在不会有人去质问用硬笔写字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用毛笔?更不会有人去质问沿海居民为什么要“过番”——不“过番”,难道饿死吗?
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其实都是中西文化交融几百年之后,筛选下来最适合的方式。
中西文化,从来都不是水火不容的两种对立,中国人,也可以将西方的文化进行改良之后,变成自己独创的东西供为己用。
这些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过各种“洋节”。这本是年轻人和商家们皆大欢喜的,自寻开心的事情。拿圣诞节来说,除了信教的,基本上中国人过圣诞节已经过出了自己的一套,发明出了平安夜要吃苹果的新风俗。
革命先烈李大钊曾说:“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实为世界进步之二大机轴,正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而此二大精神自身,又须时时调和,时时融合,以创造新生命,而演进于无疆。”
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革命先烈,对于中西文化的态度,都是开放的,包容的,实事求是的。
如果谁还对这个有异议,不用去南洋点一杯南洋咖啡这么麻烦,只需要看看自己的手机、电脑,这些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东西,哪一个不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