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

​湿气“劲敌”找到了,不是花椒,你若爱吃,排空湿气一身轻

现在生活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生活习惯不优良等等状况都会导致人体湿气的产生。特别是进入春夏季节,环境和空气也变得越来越潮湿,很容易导致湿气侵入体内。

如果你发现早上起来人特别困乏无力,刷牙的时候嗓子恶心,口干口苦,一照镜子发现自己容颜憔悴,皮肤暗淡无光......多半湿气已侵入你的身体。

中医里称湿气为“万恶之邪”,湿气侵入人体,可能让多个部位受伤害。

一、湿气入肝

1、皮肤油腻、满脸油光

2、困倦嗜睡、头发油腻

3、脱发严重、脾气暴躁

4、口苦口臭、长斑长痘

二、湿气入心

1、心慌气短、身体疲倦

2、失眠健忘、胸中郁闷

3、焦虑烦躁、头晕耳鸣

4、全身乏力、发胖浮肿

三、湿气入脾

1、身体倦怠、食欲不振

2、 身体虚胖、小肚子大

3、 恶心呕吐、四肢酸懒

4、 眼袋下垂、便不成形

四、湿气入肺

1、 咳嗽痰多、诱发鼻炎

2、 面色发黄、没有光泽

3、 气虚无力、胸闷气短

4、 口唇淡白、经常脱皮

五、湿气入肾

1、畏寒怕冷、四肢冰凉

2、腰部发凉、腰酸背痛

3、脸色苍白、面无血色

4、小便增多、黑眼圈重

【招惹湿气的5大罪行,尽量避免】

1、吃多过冷食物——生冷食物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

2、经常熬夜——熬夜损伤人体的阳气,当阳气不足时就会产生水液内停的情况,也就是湿气。

3、饮食口味过重——肥甘厚味的食物会加重脾的运化负担,长期会导致脾虚而生湿。

4、久坐不动——身体代谢变慢,身体的运化能力就随之降低,活力不足导致阳虚湿停。

5、思虑过重——脾主运湿,思虑过重会损伤脾胃运化,脾一虚,无以运湿则湿气重。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邪是 “风、寒、暑、湿、燥、火”六邪中最难祛除的一“邪”

老中医:“湿邪在,百病在,湿邪除,百病无”,春天祛湿做得好,好过一整年。

中医一个小细节对付湿气

《黄帝内经》认为:脾主运化,根除湿气,关键在脾脏。所以湿气侵体,需以健胃养胃、利水渗湿为主。脾胃好了,人体自身的排湿能力自然就变强了!

《本草纲目》记载:赤小豆和薏苡仁为祛湿双雄!常喝健脾祛湿,根除湿气

① 赤小豆——健脾去湿、利水消肿;

② 薏苡仁——利水消肿、健脾祛湿;

③ 芡实——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④ 橘皮——利水消肿、健脾止泻;

⑤ 大麦——健脾和胃、利水消肿;

准备:赤小豆、芡实、薏苡仁、橘皮、大麦、苦荞、栀子等多种食材,科学搭配做成茶包,每天热水冲泡5分钟,喝上2~3杯,无湿一身轻

有湿气的人群,10样食物不要碰】

1、小白菜2、海鲜3、冰冻的饮料4、甜腻食物5、啤酒6、辛辣刺激食物7、喝太凉的水8、芒果9、枇杷10、橙子

湿气重的人,记住不要做这几样,你懂得,老中医讲

1、不要拔火罐;

2、不要贪睡;

3、要喝用山楂、薏苡仁和茯苓等熬煮的水;

4、不吃烧烤;

5、戒掉烟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