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象”是重要的:“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相关推荐
-
《易传》的文学思想及其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文学理论的萌芽时期,群经诸子中,片断地提出了许多文学见解,反映了一定的文学思想,这种种文学见解作为后世文学批评理论的滥觞,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值得我们重视. <周易>本来是 ...
-
言意之辨,因为“象”的介入,与西方解释学岔开了千里之遥
象思维(40)得意忘言 01 立象尽意 象以言著 按照易经的原理,意义的产生.显示和传播有这样一个流程:天垂之象(意)→卦象(象)→卦爻辞(言).汉语系统与此同构:天垂之象(意)→字象(象)→言语(言 ...
-
鬼谷三国(5):王弼到底是因为啥,而成为了大牛?
本浪兄所编著四字鬼谷纵横三国,试着用三国和现代案例注解,鬼谷子的阴阳之道. 系列文章都有音频版,可直接点击下面的小程序收听. 反应之道 宗旨:与人打交道过程中,需要遵循的策略和方法,更全面辩证历史 ...
-
王弼美学思想特征探析
作者 : 未知 摘要: 王弼玄学思想中蕴涵着丰富.深刻的美学思想,本文认为其美学思想具有整体美.自然美.含蓄美.体悟美.人情美等五个特征,而贯穿于始终的主线是不断摆脱有限事物的束缚,最终达到精神自由的 ...
-
“象数”辨之续篇——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
声明:此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象数"辨之续篇--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 从拙作<"象数"辨--重读<左传·僖公十五年 ...
-
《直方周易》系词上(45):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
声明:此译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直方周易>系词上上接: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
-
《直方周易》系辞上(44):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
声明:此译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直方周易>系辞上 [原文]子曰:"书(1)不尽(2)言(3),言(4)不尽意(5)."然则( ...
-
“天人合一”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其中有真人、至人、圣人和贤人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达到这个境界的有真人.至人.圣人和贤人 "天人合一"的实质是讲人合于道,人合于自然. "天人合一"的思 ...
-
圣人,就是合于天道,能完全做到养生的法则规律的人
上古时候的圣人,也就具有非常高的道德修养的人,会养生之道的人, 这个圣人,就是合于天道,能完全做到养生的法则规律的人, 儒家讲的最高境界的就是圣人. 而道家里的具有道德修养,养生境界的几种人分别是真人 ...
-
【中国历史上十大"圣人"】点赞收藏吧!
【中国历史上十大"圣人"】点赞收藏吧!
-
运城市,平陆县,“圣人涧”镇:中国最早筑墙人——傅说
黄土地 | 中国最早筑墙人--傅说山西学习平台2021-05-06订阅作者:秦建华在河东,古代称虞,今称平陆的境内坐落着一个山清水秀.灵气彰显的村庄,叫做"圣人涧".这就是早于孔夫 ...
-
圣人王阳明,留下一幅行楷作品,揭示了宇宙...
圣人王阳明,留下一幅行楷作品,揭示了宇宙的本源,书法功力深厚,果然是"人掩其字" 王阳明(王守仁),被誉为明代一哥,战无不胜,也是"立德.立功.立言 "三不朽的 ...
-
文圣、武圣、诗圣、画圣、酒圣、医圣,古代的圣人们你知道几个?
"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出,然后教之以相生养之道."--唐·韩愈 <原道>圣人是什么?是指思想行为能够影响一个国家的在某一方面有着杰出贡献的人,圣人不仅要知行完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