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挺介意的”

2020-06-12 19.37.12 截图

追着看芒果娱乐的新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也有四个星期了,我可是连每一期访谈《定义》都看了的。当然我有些的确快进和跳过了。这档节目并不是所有内容都值得我一倍速看。

但确实这个节目陪伴了我经历了目前为止又一次情绪波动非常大的这一个月。所以我想要写一篇来纪念。

这篇的初稿写在2020年7月10号看完第二个公演的夜晚。

预计修改完发稿会是在2020年7月12号。

我个人的一些经历还并没有到我不介意公开拿出来讲的地步,但我关系亲近的朋友都知道我今年确实遇到了挺多的挑战与意料之外。这些事情长久看来给我带来的影响是更积极还是更消极目前还很难说,但都让我成长了。

先要看上去跑题地说一件说出来能够造福更多女性的切实小事,也算是对这个节目女性形象展现的一点回应。月经杯真的挺好用也很环保,可以试。但当然你试过之后要是还是觉得不太舒服,可以用回棉条或卫生巾。不过对于我来说,真的是再也不用担心生理期要找卫生间这件事非常爽。试试不亏!

之所以会提到这个是因为我理解综艺要吃饭,所以必然有赞助商。但我希望因为我写的文字而觉得说不如去看一下这个综艺去观察人的你,不要被综艺里面频繁出现的各种赞助商广告影响到,要有这个对消费的警惕性

这周三的时候有人问过我:那你之前没有做过不负责任的消费吗?你的衣服都是符合伦理的、环保的吗?我的回答是:我有过,但现在我知道了存在符合伦理的、环保的 (ethical and ecofriendly),而且选择也很多,那我在消费之前,一定会去搜搜,确保是这样。这是我作为消费者可以带动的浪潮。

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做出的购买我没有办法去懊悔,那么未来我在做选择的时候就一定会更谨慎。

就像我曾经一度总觉得我不能接受二手的,但现在我觉得只要可以继续用、也符合卫生条件,我非常乐意接受二手的衣服和用品。我现在非常喜欢穿我阿姨的衣服(那主要是因为我阿姨衣品确实好,而且衣服品质也好,我们也身形相近,所以也是合适的衣服,我并不是所有二手衣服的回收处),也很乐意从离开英国的朋友那里“继承”一些遗留的电饭煲、炒锅和调料(我的法国室友在搬出去住之前和我们说,如果只能用一句话总结每个室友,我的一定是:Oh I inherited xxx from a friend 这个xxx是我从朋友那里继承来的)。

现在也会依然是这样,甚至我最近在想是不是可以先去慈善二手商店瞧瞧,然后实在没有,再去购买,如果有实体店,就自己走去买,如果没有实体店,当然也就只能默默网购了。毕竟我是一个挺介意自己环保足迹的人。

好了,我要开始提乘风破浪的姐姐这个综艺在广告这些糟粕之外的精华了。在那之前,我觉得除了舞台上存在妆容仪表的职业需要之外,看电视的时候没有必要代入自己也要有那样的身材、脸蛋、衣服,多看看这些人为了自己要达到的目标都做了些什么事情,才是在从综艺中汲取到充盈自己的能量。

看到第四期我看完Flow组的拉票后,真的就能理解宁静的魅力,为什么郑希怡会说希望成为她这样的人。

我摘录了这段“拉票”的话:

我们就是爱你们

我觉得我们跟你们索取很多

但是我们从来没有给你们

做过什么好像

刚才那首歌就是给你们的

你们可以投票

也可以选择不投票

谢谢你们

很巧的一点是,我正好在看这个之前记了一句话:

有的选择了

才叫文明

大多数人应该都做不到这样的“发言”,当然她说的话可以有厚黑学的解读方法就去理解成这种看似给你选择但给你个甜枣先再说你选或不选在于你是“惺惺作态”,可我还是选择解读成为:

这是她感到自己作为“明星”确实受人喜爱甚至偏爱之后的真诚回应。

这是我从这个综艺中看到的一个成长,因为我还记得在第一次公演的时候,宁静重的是“义气”:

不管任何一个人走

我跟她们一起走

我不觉得这是一种自相矛盾,反而看了这几期的感受是她确实在袒露一部分公共人物的自我性格,前一场是对团队成员的讲义气,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一点点“绑架”观众的,那这一场就是尽力表演后,对观众的感恩,是更坦然也是更平等地在与观众相处。

因为我想她意识到了自己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表达自己的爱、付出,但索取,其实是对方愿不愿意给予,这一点对方要是真的不想给,或者觉得没有触动到,你做再多也徒劳。

从乘风破浪的姐姐里,我看到了一个人在团队相处中逐渐意识到了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到底是什么。这种会被人宠着的个性,是因为这个人愿意去真诚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是说我就是希望我们留下,还是更为成熟地说你可以选择也可以不选择,我都要谢谢你们。

也希望你从这里面看到了:

你可以做自己 

也要给人选择的自由

第二个我想分享的观看笔记是万茜说的:

还是要正视自己的一个情感

一个情绪

(是否介意输赢)

我还挺介意的

(之前说不在乎)

那是我嘴硬

万茜从一开始的洒脱率性到第一次公演后的哭泣以及第二次公演前的采访,其实挺体现一些我们总是会心生羡慕的毫不费力就是很强能赢的慕强心理。

“我就是要看起来赢得毫不费力才完美”这是一种错觉,当然我觉得这也是女性总被要求体现出一种“无欲无求”就是运气好的感觉,这种为了自己珍视的事情要去赢、要去努力的状态,在我看来是可以正常坦然表达的。

我从这里面的潇洒自如没关系到今天我看到了:

一个人可以正视自己真正想要赢的东西 

并且不介意坦承 我要赢

也会为此想方设法 付出努力

期待姐姐们接下来的乘风破浪之旅,少一些不得不去硬尬接梗的俏皮话,多展现一些真实的训练过程以及间隙的互动!

人是可以互相守望相助的。

最后回到我的标题,我可以说一下我还挺介意的三件事情:

  1. 人不承认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去做自己可以做的改变,把所有的错误、所有的缺陷都归因于外力;

  2. 对成功与美貌等只存在单一的审美,甚至不自觉地通过自己的选择去强化这种消费主义裹挟的焦虑感;

  3. 在尝试新的事物之前,总是报持着一种刻板的甚至无理由的守旧,不走出舒适区又试图将其他人拉回。

今天推送的结尾我们继续来谈谈文艺相关的作品,很巧就在今天和两个朋友聊了聊《小美人鱼》这部电影,这两个朋友都说喜欢小美人鱼,但感动的点不太相同:

朋友A更喜欢迪士尼的红发小美人鱼:

喜欢爱丽儿对自己所定义的那个“所爱”热切追寻的勇气和纯粹很打动我

朋友B更喜欢安徒生版的《海的女儿》:

最喜欢的、可以一读再读的是,安徒生不仅写了爱,还写了跟爱相悖的宽恕

不过朋友B也谨慎提醒(我也很同意):

我觉得这部片子不太适合年纪还小的女孩子看,因为有些地方是我很不赞同的,比如我们看到的可能是爱丽儿勇敢追求真爱、真挚敢于行动。但实际上这样容易给小朋友一个错误的认识就是,为了心中所谓真爱,就可以肆无忌惮做事,不惜伤害家人,最后还可以让家人来收拾残局。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所说的爱(Love)不只是浪漫的爱情,也不只是热爱的事业,也不只是血缘的亲情,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爱都有ta自己美丽的定义。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要用自己认为美丽的爱去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但同时也不要让别人因为是你爱的人,就越过一些你心中不能接受的界限。

目前到现在为止,我最爱的舞台演出还是万茜组表演的Beautiful Love。

最后的投票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也说明我很多时候说的话、想的事确实和“大众评审”不太一样,但那又怎么样?我就一定是错的?人多的就一定是对的吗?是更好的吗?

在一些不会给万千普通人带来不幸的事情上,还是尽你可能做自己觉得值得坚持的事情,表达自己的介意与在乎,会更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权。

今天就这样~


如果你觉得还想了解更多“女孩与公主”,想分享一下2017年时我写的文字:

迪士尼的公主们真的越来越自由了吗?

迪士尼用14部电影告诉女孩什么是“公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