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教学随笔:“液体压强”课时设计思路(二)

对于同一节课,不同的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都会设计不同的思路,在前面学习了实验中学陈姝芹老师关于“液体压强”的设计思路之后,今天再次学习了云峰中学秦静老师对于这节课的不同设计思路,下面将秦老师设计这节课的部分环节加以整理如下:
探究之旅第一站:认识液体压强的存在
问题1:液体对容器的什么部位有压强?
观察:液体对容器的_____和_______有压强?
思考: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结论:液体受到_____作用,而且具有______性。
问题2:液体内部是否也有压强?
亲手体验:将保鲜袋套在手上,将手慢慢放入盛水的水槽中,你会有什么感觉?
注意:不要将水进入保鲜袋中。
分析结论:液体内部______(“有”或“没有”)压强。
经过“探究之旅第一站”, 你还有什么新发现?
探究之旅第二站: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提出问题】液体的压强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做出猜想】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器材】两只瓶子(侧壁扎孔)、水槽、水、硫酸铜溶液、水杯、两只水筒、压强计
【设计方案】
温馨提示:小组合作——选择器材,讨论方案,制定方案
小组分工——科学操作,仔细观察,作好记录。
探究1: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_的关系
选择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1: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有(无)关
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_的关系
选择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2: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有(无)关
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3: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_的关系
选择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3: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有(无)关
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4: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_的关系
选择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4: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有(无)关
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5: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_的关系
选择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5: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有(无)关
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____;液体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压强都______;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也______;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______有关,深度相同时,液体_____越大,压强________.
探究之旅第三站:计算液体压强的大小
1.推导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确理解:
(1)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_________和_________有关,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形状、容器的底面积等无关。
(2)液体深度:液体中某点到________________的竖直距离。
例题:

想想议议:

收获与反思:
1.这节课我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
2.我还想知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里,聆听一线草根教师的教育心声!
作者简介: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在《当代教育家》、《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中学物理》、《新课程评论》等国家、省级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所申报的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