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的悲情人生:你没到过顶峰,不会懂跌入谷底的痛苦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1979年褚时健可能会选择去煤矿做党委书记。当时刚刚结束云南省委党校学习的褚时健,有两个选择,去玉溪卷烟厂当厂长或者去塔甸煤矿当党委书记。他选择了前者。
一、红塔故事:中国第一企业家
褚时健到玉溪卷烟厂的时候,那里还是一个暮气沉沉的烟厂,厂里的产品红梅烟口碑很差,工厂员工一家几代人挤在28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工资只有其他工厂的一半,男工找对象都特别困难。
但褚时健只用了十几年,这里就成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红塔帝国。1990年代中期,玉溪卷烟厂年创造的利税达200亿以上,占到云南省财政收入的60%,相当于400多个农业县的财政收入总和。17年间,烟厂共纳税991亿。在高档香烟市场中,红塔山的销量占据了全国80%的市场。1995年中国企业品牌价值排名中,红塔以320亿元高居榜首,第二名四川长虹只有87亿元。
企业成功后,褚时健自然也获得了所有的荣誉。各种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称号也都聚集一身。

但在那个年代,改革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企业家就更容易出事。1995年3月一封来自河南三门峡的检举信让玉溪卷烟厂哗然。褚时健的女儿、老伴都被带走调查了。最终罪名没有坐实。但是褚时健的女儿却在狱中自杀了。事后褚时健还获得了提升,同时担任云南两大烟草集团的董事长。
但这时候褚时健自己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他得知上面要派新的总裁接替他,觉得自己辛苦了一辈子,得为自己未来着想,就从企业拿出355万美元给自己和红塔高管私分了,褚时健自己拿了174万美元。在红塔最成功的时候,褚时健的手下随便批一个条子,都价值上千万。在这种巨大成功面前,他无疑迷失了自己。
就是这个一念之差,让褚时健的人生从天堂到了地狱。1996年底,褚时健被抓。1999年1月的判决是:因有坦白立功表现,无期徒刑。
当时此案见报后,企业界和媒体都对褚时健报以同情。1998年的北京两会上,还有众多代表联名为褚时健“喊冤”。
后来褚时健因在狱中表现良好,减刑至17年,之后因为患有严重的糖尿病,获得保外就医。
二、哀牢山上:75岁老人的褚橙
出狱后的褚时健已经75岁了,他决心要和过去彻底告别,不愿再和故人旧事有任何交集。他拿出全部家产,又借了差不多1000万元,和老伴到哀牢山上种橙子。
褚橙的出名,对褚老既是成功,也是一种最大的失败。名利对他早已没有意义。他需要的是一种平静的生活和救赎。他想要忘记红塔,但所有人还是一直把他和红塔绑在一起。
如果只是作为一个哀牢山上种橙子的老人,因为质量好把橙子卖到全国,或许他会轻松愉快很多。而不是作为曾经到达顶峰的烟草大王,在哀牢山每天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官员、企业家、崇拜者各种诉求的“参观”。红塔的过去对他来说,或许是不可承受的痛。

当王石的田小姐一次次拉着褚老摆拍的时候,对于曾经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家来说,应该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褚时健后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能不给王石面子”。
在褚老最成功的时候,他是中国最成功企业的掌门人,柳传志、王石这样现在中国商界的殿堂级大佬们都还需要仰望他,但在褚橙出名的这些年,褚老得靠这些后辈的上山合影才能登上媒体的头条。对他来说,这可能是一种折磨。
----------------------------------
近几年经常有储老离世的假新闻传出,在弥留之际,两个孙辈还在为了争夺褚橙的管理权内斗不已。不知道孙辈的争斗会不会让褚老想起当年因为举报被调查而在监狱自杀的女儿,那是他一生最痛的伤疤。很多年里,褚时健一提往事,就总重复:我对不起姑娘。。
而时间回到1995年9月,女儿老伴刚被抓走的褚老,却意外地得到了升迁,同时担任红塔集团和玉溪烟草集团的董事长。3个月后,刚刚知道女儿自杀消息的褚时健,在红塔集团董事会上更受到了领导们的表扬。发言时褚时健面容平静,一如既往,但细心的人却发现平时喜穿灰色西装的他,那天一身黑色。
但或许这时命运已经注定,等待储老的牢狱之灾已经在路上了,不到一年他就从顶峰彻底的跌落。

褚时健的离世。企业家是心有戚戚焉,他们眼里的褚老是另一种可能的他们自己。我们普通人则更多地被褚老75岁出狱后创业成功的故事所感动。王石说他人生最大的震撼是在哀劳山上,看见穿着破圆领衫,戴着大墨镜,戴着草帽,兴致勃勃地谈论6年后橙子挂果的75岁的褚时健。
一个七十多岁跌入谷底的老人重新创业,八十多岁重获成功,没有什么比这个更激动人心了。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时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褚老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弹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