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诗歌》●每日好诗2021.4.25


文/洪少云
没有布谷鸟的四月,是不存在的
没有插秧的哗哗水声,布谷是惶恐的
农耕的产物——谷雨
和稻谷一起喂养几千年的文明
而如今种田的人越来越少
他们去往城市当起新的播种者——农民工
还在催促的“布谷布谷,割麦插禾”
又触及了谁的灵魂
是把姹紫嫣红入诗吟唱的
还是在白茫茫的雨水中悲鸣深秋的

时光
文/王恩斌
时光在时光里走着
它把太阳走成了笑脸
流水在流水里走着
它把小河走成了弯弯的曲线
风尘在风尘里走着
风尘层层叠叠
一杯陈年的酒
洗不清眼里的混浊
飘逸的芦花是对秋天洋洋洒洒的表白
走着走着
日子越来越稀
影子越来越重
时光在时光里走着
九九归一
生而复始
万物轮回

素人
文/伊朵
喜欢穿粗布宽松的衣服,迷恋人间烟火。
香芹和青笋常常在周末,作为应季的鲜花,开放于菜篮边缘
偶尔娇羞地在白皙手腕,印上轻轻一吻
一盏茶,包容疆土和朝代
允许空山,落花和流水
依次入喉
逢雨或雪的日子,清亮亮的泉就漫过身体,眉眼仿佛都被山水滋润
终其一生,都想成为某人心中的暖词
被念,被铭记

蒲公英
文/廖仲强
是谁提着灯笼
走过无边的旷野
在沉沉夜色里
把星星的梦一一点亮
风从故乡吹来
一张张天真的脸庞
轻轻摇曳着
幸福笑容里
满是金色阳光
有一天岁月老去
心中的思念
已化做白云朵朵
飞向蓝天

打铁的人
文/秦淮一叶
一间小小的店铺
支撑于尘世风雨之中
一副顶天立地的身躯
开始与命运进行抗争
于是,从清晨打到黄昏
从春夏打到秋冬
把一块块铁打得结实刚强
把一个个日子打得火热酣畅
打得小屋铁花飞溅
打得星光满天璀璨
彤红的炉火是他的希望
大小铁锤是他的伙伴
一壶老酒陪他梦走天涯
打着打着,打铁的人
直到最后,自己
也被送进了炉膛

提灯的人
文/吕森
日月是宇宙提灯的人
世界才充满光明与活力
父母是人生提灯的人
让我学会了走路、说话和做人
老师是灵魂提灯的人
让我有了知识、素养,胸怀与境界
党是信仰提灯的人
带领劳苦大众冲破黑暗
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方法和信心
每一个提灯的人
都给这个世界以爱的力量
我们也做这样的人
就是要用一生的时光
把一盏盏灯提起来,传下去

绽放的角度
文/从超
太阳从地平线拉起家乡
在正午之前
村头的老槐树撑斜天空
划一个锐角
当春乃发生,繁殖,爆发
阳光的伞
罩尽大地
当锐角膨胀到钝角
我的家乡,用绿色托起龙眠山
加重了太阳的角线
一切像花朵绽放
暗含青色的历史和汹涌
仅仅开始
就被一群鸟
拽过了山

旅行
文/陈怀
一个人。从清晨里出发
在行囊里,装足梦想的份量
遇见草地与奶牛
也遇见一块贫瘠的田畴
当我像模像样地
耕耘它的时候,一条河流
让我品尝了它的苦涩
此时。天空残阳如血
原野空旷
身后,一群大小不一的山
让我身心疲惫

旅行
文/刘治胜
无非是想看别人看过的景
走别人走过的路
遇见人面桃花的借口
无非是被世俗困锁太久
想去一个陌生地方,释放背负的沉重
像候鸟一样往返春秋
看山还是山?看水不是水?
初见是风景,回眸却是重逢的疲惫
依旧是异域风情,在人间的复制品
即便这样,在现实中虚构起来的美好
我还是丢了渡海的船票
预支半生排队等来的机票
广播里说:正点抵达天堂,晚点不确定
我扭头看后面有没有人插队?

在他乡
文/杨功夫
我被一股风逼到他乡
黄昏从指缝的烟蒂里掉出来
不远处一树槐花热烈的绽放
一嘟噜一嘟噜的话语挂在风中
我把它认作是故乡的方言
就这样 槐花收走了我的心
以至于我住的工棚抓不住一丝星光
黑夜因疲惫的眼神而失去光彩
地铺托起沉重的躯体
生怕我一不小心就从故乡的梦境里跌落
发亮的秒表用唠叨的修辞
点缀每一天的简单与繁琐
在窗口眺望我的月光
和夜一样静
它们和我一样缄默其口
特别提醒:
《每日好诗》作品,是釆取群内选稿的方式产生,进群需加《安徽诗歌》主编微信拉入(微信号:ahsgyz)。欢迎大家云集本群,感谢大家倾情投入。
每日好诗主持:晓 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