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彩应该怎么鉴定

  金属胎珐琅器是从外国舶来的工艺品种类,传入中国分两条路线,有三种工艺类型。第 一条路线是元代时从阿拉伯半岛经陆路传入中国,经过这条路线传入两种类型的珐琅器,即掐丝珐琅器和内填珐琅器。掐丝珐琅器即“大食窑”器、“景泰蓝”,这种工艺由于深受明清帝王青睐而得到迅速发展;内填珐琅器又被称为“拂郎嵌”。第 二条路线是清康熙时期由西方经海路从广州贸易口岸传入中国,经过这条路线传入的是后来被人们称为“洋瓷”的画珐琅工艺品。所以,珐琅器依制作技法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掐丝珐琅器、内填珐琅器和画珐琅器三种类型。

  

  优 秀的艺术品可能具有投资性,但对于藏家来说,无论收藏什么东西,还是应该“爱之藏之”。在自己能承受的能力范围内,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收藏的目的不要过于功利,更不要热衷于投资,应该把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等放在第 一位,而把作品的投资性放在次要位置。这是张颖一直秉承的收藏传统。掐丝珐琅作品在民国前都是皇 家御用,流传在市场上的并不多,所以介入收藏的话,还是要深入了解这项工艺。

  清乾隆时期的掐丝珐琅生产规模宏大,产量空 前,主要由宫廷造办处珐琅厂和广州、扬州三地生产,掐丝珐琅器制作精致,规矩华丽,稳重大方。掐丝内填珐琅万寿无疆碗,底径9.7、口径15.4、高7厘米,器内光素,鎏金,增强了皇 家的富贵气。外壁有四个圆形开光,其内錾阳文篆书“万寿无疆”四字,文字以外的空地填深蓝色釉。在开光以外的部分施浅蓝色釉为地,饰掐丝珐琅番莲纹,上下边缘分别錾刻一周夔龙纹和莲瓣纹,外底部鎏金,中 央錾刻篆书“子孙永宝”方形图章。

  

  掐丝珐琅,金属胎珐琅器技术的一个种类。制作办法是在已制成的金属胎上,按照图像计划需要描绘图像纹样归纳线;然后用细而薄的金属丝或金属片(金属主要是铜,也可用金或银的),焊接或者是黏合在纹样归纳线上;再于金属丝或金属片纹样的空白处,填施各种色彩的珐琅釉料,经过焙烧、磨光、镀金等加工制作进程后而成。掐丝珐琅有着五彩斑斓、绮丽耀眼的魅力,由于其在明代景泰年间获得了史 无 前 例的展开,又一般多外饰蓝色釉料,故习称景泰蓝,当然它也有饰红、浅绿、深绿、白、葡萄紫、翠蓝等色。掐丝珐琅起源于波斯(今伊朗),老到于五六世纪。往后由波斯传到阿拉伯、东罗马帝国等地,元代传入中国,产于北京,因盛于明景泰年间,以蓝釉最为超卓,故称为“景泰蓝”,是中国出名的传统特种技术品。遗存数量大,种类多,制作精,艺术水平高,是世界掐丝珐琅技术中名贵的艺术遗产。

  明代掐丝珐琅色彩的发展过程、艺术风格、工艺特点和历史成就,弥补了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关于明代掐丝珐琅色彩研究不够深入而系统的缺憾。与学界已有的对于掐丝珐琅色彩研究的成果相比,本文借助现代色彩学、统计学等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国际先进色彩体系——NCS色票和测色仪进行实际样本取色,构建了色相环、三角形的定位分析和色域数据统计,以及年代色谱对比表格,从而更加科学、全面和直观地诠解了明代掐丝珐琅色彩的发展历程与特点。最 后,笔者希望本文能够为收藏、鉴赏、研究等领域更为全面地认知与鉴赏明代掐丝珐琅色彩有所裨益。

  

  清康熙朝的珐琅器可以代表清早期掐丝珐琅工艺的发展状况,是清代珐琅器生产承前启后的时期。所成器物的珐琅色彩纯正、表面光洁、掐丝细而规整,直接影响着後世珐琅工艺的发展。此洗珐琅釉色淡雅,掐丝纤细,纹饰流畅,显然有别于明代珐琅的风格,为清宫造办处珐琅作制品。工艺精湛,保存完好,存世无多。

  掐丝珐琅之所以天价,是由于当时一件上档次的掐丝珐琅制作所耗费的人工,几乎无可估量。而且当时的用料昂贵,其胎以铜胎为主,珐琅釉多为进口天然矿石、半宝石加工提炼而成,耗金量也大,其用料和制作工艺构成了它的巨大成本。 收藏掐丝珐琅,如何区分真假,降低风险?其实,其中的奥妙并不难。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看它是否存在砂眼现象。如果看到一件没有砂眼却又号称是古董的景泰蓝,你就要当心了,它很有可能是丝毫不具备艺术价值的现代工艺品。古董的一大特征是釉料表面存在砂眼现象,针眼般大小。这是由于古代提纯技术不高,导致釉料中硼酸盐含量过高,因此,在烧制过程中,杂质气化产生了小孔。到了乾隆时期,随着工艺的改进,砂眼现象减少,建国之后,砂眼现象几乎可以杜绝。

(0)

相关推荐

  • 苏州姑娘的“珐琅情”

    <姑苏晚报>2021年05月10日 B04版 本报记者 濮建明 摄影报道 珐琅工艺简单来说就是将粉碎研磨的珐琅釉料,涂施于经过加工制作后的金属制品表面,经干燥.烧成等步骤后所得到的复合性工 ...

  • 掐丝珐琅彩真品图片及鉴定方法

    众所周知,掐丝珐琅器是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堪称中国工匠精神的代表.每件掐丝珐琅器,必须经过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鎏金等复杂工艺,稍有纰漏,则前功尽弃.由于烧造难度大,生产成本高,明清两代 ...

  • 掐丝珐琅彩真伪如何初步鉴定

    掐丝珐琅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增加难度,创新工艺,微缩珐琅就是很好的见证,它是在方寸之间的艺术,与景泰蓝的区别也有很多,例如:景泰蓝只用紫铜胎,掐丝线为铜线,而掐丝珐琅表盘主要是用金或银胎,掐丝为金丝,同 ...

  • 带你玩转掐丝珐琅彩:掐丝珐琅彩鉴定轻松学

    掐丝珐琅工艺在人类历史中出现得非常早.尤其在首饰制作工艺中.用细扁的铜线凹出图案造型,然后焊接到铜底胎上,珐琅粉调成膏状填入每个小的花纹区域内分多次煅烧成型.最 后还有一个镀金的程序. 掐丝珐琅有着五 ...

  • 掐丝珐琅彩投资?到底值不值得?

    元代掐丝珐琅器的图案装饰多以盛开的缠枝莲为主题纹饰,其特点是缠枝莲花朵舒展饱满,枝叶肥厚,并衬以小花苞.图案布局疏朗,掐丝线条奔放有力.珐琅质地细腻洁净,釉面光亮,有水晶般的透明感,尤其是葡萄紫.草绿 ...

  • 掐丝珐琅彩特点

    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 ...

  • 掐丝珐琅彩收藏知识

    掐丝珐琅的制作一般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 珐琅有玉的温润.珠宝的光辉.骨瓷的细致,最重要的是这种材质历久弥新.不会氧化褪色.即使经过 ...

  • 掐丝珐琅彩图解

    乾隆时期的掐丝珐琅器数量繁多,形制不断翻新,用途也十分广泛,涉及宫内典章.生活等各个方面.这一时期的珐琅制作工艺精益求精,成型规整,胎壁厚重,镀金光亮."金光灿烂.厚重坚实"的乾隆 ...

  • 掐丝珐琅彩收藏有哪些好方法

    景泰蓝,又称"掐丝珐琅器",它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集大成者,也是元明清三代的御用器物.继明代之后,清代景泰蓝又有了迅猛的发展,其艺术与工艺水平都达到古代史上的巅 峰,且文献详实.遗 ...

  • 清代乾隆款 老铜胎掐丝珐琅彩佛前五供

    ·五供是我国民间祭祀用来盛放贡品的五件器皿,又称泰山五供.佛前五供. 具体有香炉一只.烛台与花觚各一对,五件器皿成一套,合称五供. 摆放于宗祠庙宇,祭奠先祖(或信徒供奉神.佛)用来安放香.花.灯.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