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鸣:简析《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爆红“全域”

一个青年人自由唱作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为什么能成为2020年全网最火的神曲,不但冲上了与之气氛格格不入的“春晚”,而且冲出了国门。据说今年整台春晚,就六个独唱曲目,其他五位独唱者都是大牌,王琪还名不见经传。这首歌在全民K歌上已有2.3亿人翻唱。
现在,剔除它“全域”蹿红的多重偶然性因素不谈,就作品的必然因素而言,至少应证了我多年前留下的这则戏言:
一部作品抒情不难,抒有温度的悲情难,抒有深度的悲情难,抒有力度的悲情,更难。艺术家及其作品,若无悲情,则喜不足喜。心动之处,必有心痛。我们对“西北风”情有独钟,就在于它有一颗悲情的硬核。这个悲是大悲,悲伤,悲痛,悲悯,悲喜,悲壮的悲。悲剧的悲。
细察这支自言自语,半醉半醒,如泣如诉,哀怨直白的歌曲,它至少涵盖和表达了人的三重复杂情愫:
一是离愁别绪,人生自古伤离别——那夜的雨也没能留住你,山谷的风它陪着我哭泣,你的驼铃声仿佛还在我耳边响起,告诉我你曾来过这里……
二是怅然若思,失之方知悔已迟——毡房外又有驼铃声声响起,我知道那一定不是你,再没人能唱出像你那样动人的歌曲,再没有一个美丽的姑娘让我难忘记……
三是痴情不改,欲罢不能——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他们说你嫁到了伊犁,是不是因为那里有美丽的那拉提,还是那里的杏花,才能酿出你要的甜蜜……
可贵的是,这首歌完美无缝地将上述三种情愫,融为了一体,一气呵成,纠缠不清,难解难分。从表面上看,这是一支有具体地点,却没有确切年代背景的通俗情歌,但我相信,每个人都不会只愿意停留在其表面,或走进歌手预设的这个故事情境里,而一定会裹挟着自己的阅历和感悟,心情和思绪,走进其背后,走进音乐的深处,走进自己的故事或梦境里。
于是,这样一支没有大主题,大制作,最初也没有大舞台的美丽而感伤的小曲,一夜之间,华丽转身,转化成了一首共情共振的人生大歌。
我也说过“诗写个性,歌唱共鸣”,但诗词一体,离开了个性,则谈不上共鸣,因为每个人都身处地球的中心。而人的七情六欲,更是没有国界,这,也才是“音乐无国界”的正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