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年代

打算抄写一下笔记,发现碳素笔没油了,就剩俩根红油笔,算了,懒得去找。笔筒里还有一根钢笔,虽说落了灰尘,毕竟打上墨水还可以用一下。结果弄了一手的墨水,钢笔也不能用了,两三年没用了,我想它也觉的不适应吧。

曾几何时,拥有一支钢笔是一种时尚和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知识的代表。

初中,开始使用钢笔,虽没见过名牌钢笔,都是几元一支,但也倍感珍惜。由于使用过多,也更容易出问题,所以,就盼着学校里来修钢笔的人。每年修钢笔的人都会来一次,一来就是一天。每次都是秋收以后,或是寒冬。你看,如果一天一个骑着自行车,车把挂着一块长方形的木板,上面用墨水写着几个粗壮用力的大字“修钢笔”,就知道他来了。然后他就选学校向阳的一处墙根下,放下一个小马扎,坐下来,上衣口袋里别着的钢笔帽在阳光照射下格外耀眼。到了课间,同学们便挤到修钢笔的跟前,他会很快的在腿上铺上一块沾满各种墨迹的蓝色粗布,然后从半开的木盒子里拿起工具在笔尖摆弄着,动作利索娴熟。下午为了能排上号,我们就会故意早到一会,从家里拿来一些坏掉的钢笔,在向家长要上两块钱,蹲在修笔师傅的跟前,叙述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除了换笔尖,墨囊,笔管等零件,其他修理从来都不收钱,一些不好下水的钢笔在师傅的手中用镊子钳子调整过后就会异常好用,有弹性,不划纸,下水极其流畅,越用越顺手。

除了修钢笔,师傅还有一个技艺给钢笔杆儿雕刻。随着师傅的刻刀上下飞舞,三下两下,龙、凤、花朵就会呈现在小小的笔杆儿上,再用黄色的蜡涂好,颜色就会填满图案的线条,非常漂亮。对师傅的手艺我和同学们非常佩服,被雕刻好的钢笔也会在手中反复摩挲。

到了高中时代,也用钢笔,但校园里再也没见修笔的师傅,钢笔逐渐被碳素笔取代。

现在写东西都在电脑上,考试都是答题卡,用笔的机会很少,更别说用灌注墨水的钢笔了。钢笔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修钢笔成了美好的回忆。现在修钢笔这个行业,也象修收音机、锔缸补锅、货郎担一样已经凝结成历史了,但历史不会忘记,在我们成长的那个时段,曾经有这么一个行业,伴随了我们的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