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首《减字木兰花》改变两个“风尘”女子的命运
相关推荐
-
歌女希望从良,苏轼随手写下藏头词,救人水火千古流芳
元丰七年,饱受"乌台诗案"影响的苏轼终于东山再起,被派往汝州赴任.鉴于苏轼在文坛上的领袖地位,他如同当红明星一样,受到关注.黄州到汝州距离不近,沿途官员.百姓都欢天喜地迎接这位文豪 ...
-
有才子处,需有佳人陪,九百多年前,他自命风流帅享齐人福
一.他是风流帅 所谓一生一世一双人,这句话对他来说是不合时宜的.尽管一生仕途不顺,一直在贬谪或者正在被贬谪的路上,但不管顺境还是逆境,他身边从来不缺乏红粉佳人的陪伴.宝马配金鞍,才子对佳人,何况是苏东 ...
-
宋朝傲骨美人严蕊:本不爱风尘,偏被风尘误
在中国历史上的南宋时期,一首<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一时间流传于大街小巷,备受百姓的好评和赞赏,并且这首词至今也成为了脍炙人口的词作之一: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 ...
-
苏轼这首念奴娇超凡脱俗,才读两句就感到大气磅礴
俗话说,秋来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一个人身处逆境就要甘于平淡,既要学会韬光养晦,又要懂得修身养性.思想是关不住的小鸟,只要勇于追求,总会有惊人的奇迹.只有在困境中,人生才能绽放耀眼的光芒:经过艰 ...
-
诗词曲:一首古诗词,两个千古名句,每一首都是巅峰之作(宋·晏几道、王维、李商隐、唐·王之涣、李白、宋·秦观、杜甫、辛弃疾、李清照、苏轼)
<全唐诗>收录二千二百余位诗人,共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唐诗.<全宋词>收录1330余位词人,20000余首宋词. 在浩瀚的唐诗宋词中,不乏千古流传的名句名篇.但是,一首诗词里,拥有 ...
-
宋词两首减字木兰花·元宵、忆秦娥·留年
3.减字木兰花·元宵(去声二十六宥+下平二萧) 阴山桦秀,冬雪流离身显瘦. 大漠霞娇,夕照苍茫尘马遥. 阳开律候,万物丛生虫出窦. 市合年宵,千里华灯映蹝跷. 4.忆秦娥·留年(入声九屑) 原上雪,坐 ...
-
苏轼《武昌西山赠邓圣求一首》行书两版
书法报社 3天前 传播:国学 | 文化 | 艺术 | 哲理 | 养生 | 视觉 | 美文 | 杂谈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 ...
-
苏轼在密州,两首《江城子》,诗词话千古
苏轼应该感谢密州(山东诸城)这座城市,让他有了创作的灵感.当然密州也应该感谢苏轼,没有苏轼的到来,密州的名气或许会减少几分,至少也会少了几分的诗意.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在密州也不过 ...
-
苏轼杭州任上的两首捕蝗诗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熙宁七年,苏轼奔波在杭州通判的任上.不过他可不是坐在衙门里闲喝茶的官老爷,他是奔波在杭州辖下的各个县区的道路上,他曾有"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生走道途"的诗句,这是他对杭州三年的一 ...
-
苏轼这首春游诗只有短短4句,中间两联却让人拍案叫绝,值得一读
文/ 空青 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静下来,读读诗吧. [故事] 黄州是什么地方?地理上来说是今天湖北省黄冈市:教育上来说是出考卷.教辅贼出名的地方:文学上来说,那是"苏东坡"出世 ...
-
苏轼写给朋友的两首打油诗,通俗易懂无生僻字,风趣幽默令人捧腹
北宋文坛一哥苏轼,堪称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散文诗歌信手拈来,书法绘画造诣颇深,写词更是他的强项.纵观两宋三百余年历史,如果苏轼自称词坛第二,估计没有人敢称第一,李清照.辛弃疾也稍逊一筹.华才不 ...
-
苏轼一首旷达之词,百读不厌,最后两句更是惊艳千年
前言: 曾经有人在网上做过一个调查:问若是回到唐宋时期与一位文人共度一生,你会选择跟随哪位文人?而在众多的答案之中,点赞最多的一条为跟随苏轼. 其实,作为中国文化至盛的朝代唐宋时期大家辈出,如李白.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