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堂 | 王阳明:人生是场修行,辛酸苦辣皆在心境
跟王阳明学修心
阳明心学爱好者的集聚地
新的一天,新的修心。茫茫公众号,感谢您选择了“跟王阳明学修心”。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公众号,不想错过精彩分享,不妨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跟王阳明学修心” ? 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将我们置顶。如果这里的文字让您触动,请为它轻触文末的“分享”及“在看”,让更多人一起“跟王阳明学修心”!
《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大道至简,只有让其自然才可以活好这一生。
持平常心
王阳明:“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
修心养性的功夫,就在平常。人生本没有大事,过好平常每一天,就是最了不起的修行。心若不安,世间万物跟着烦乱,纷纷攘攘,无穷无尽。心若放平,不执着、不着急,安安稳稳的幸福感也就随之而来。
王阳明又说:“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保持一颗平常心,就是生活的最佳状态。正在做的事情和正在相处的人,才是眼下最重要的。
被贬至龙场的日子,是王阳明生命中极难熬的一段时光。在那缺衣少食的蛮荒之地,他的随从们相继病倒。为了照顾好自己和随从,王阳明亲自学习耕种,烧柴做饭。不仅如此,王阳明还担心,在艰苦环境下随从们会心情抑郁。于是,他经常给随从们吟诗诵词,哼哼小调,只为让他们心情好些,忘记艰辛和痛苦。面对那些难以预料的事,他不去劳神;面对那些不能改变的事,他一笑而过。
生活,好也要过,歹也要过。唯有一颗平常心,才能让你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守光明心
王阳明有个弟子叫徐樾,自以为已经深谙阳明心学的真谛,王阳明就让他加以说明。徐樾每举一个例子,王阳明便否定一个,接连举了十几个例子却全都被老师否定,徐樾开始焦虑、沮丧。
王阳明指点道:“你太执着于外物。”徐樾不解。王阳明指向烛火:“这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烛光照亮的湖面:“这也是光。”再指向河面星星点点的渔火:“这都是光。”徐樾起先茫然,随即顿悟。光既不在烛火上,也不在日月星辰之间。王阳明说“此心光明”,只要心中有光,光便无处不在。
内心光明,世界也就光明,无论面对什么事内心都是一片坦然。这样的人,懂得在前路迷茫时,点亮自己心中的明灯。
养吾光明心,是最高的修为。无论是辉煌还是灰暗,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眼前这段路,都是人生中的一段旅程。越是艰难时,越要守住内心的光明。
关于人生的起起伏伏,王阳明全都坦然接受。在他看来,走路不小心跌倒了,重新站起来就好,万万不能赖在地上不起身,更不必自欺欺人装作不曾跌倒的样子,有高峰,自然有低谷;有坦途,自然有坑洼。无论如何,心向光明。

人们常说,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心胸的宽广与豁达是一种修养,也是衡量一个人层次高低的标准。如果凡事都斤斤计较,久而久之不但心胸变得狭窄,而且常常对别人产生怨恨情绪,这对己对人都是一种伤害。
只有敞开心怀,面对摩擦和误会放下心中的愤恨情绪,才不会被俗世尘埃所扰,才能安心当下,保证身心的纯净。包容万物,容纳太虚,待人处事宽大为本,才能活得轻松,舒心自在。
以下是由王阳明机器人书写的“此心光明”。机器人通过交互认知的技术,临摹和示教书法真迹和碑帖,以此实现王阳明草书、行书和楷书等书法作品的重现。

文字源于网络
图片源于:跟王阳明学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