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将来孝不孝顺,看这几点就知道!

有人说:一个家庭最大的不幸,不是没钱,而是养出不孝顺的孩子。

这句话很扎心,却很现实。

为人父母,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懂事孝顺,感恩长辈。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子女都知恩图报,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将来孝不孝顺,其实从他小时候的种种行为表现中就能看得出来。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那些不懂得孝顺父母的孩子,小时候大多会有这几个征兆,如果发现了,一定要及时纠正,否则后患无穷。

1、随意顶撞父母,甚至动手

《论语·为政》里,子夏曾问过孔子:何为孝?

孔子回答说:“色难”。

意思是说,孝顺父母,不给父母摆脸色看,是最难的。

经常会有这样的孩子,父母苦口婆心讲道理给他听,却总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对父母不理不睬,继续我行我素,有时候火气上来甚至会对父母恶语相向,大打出手。

看过这样一则新闻:一名10岁的小男孩弄坏了景区的东西,就去找母亲帮忙赔偿,母亲得知后教育了他几句,谁知道这个男孩突然对母亲动起了手,拳脚相向。

看完只觉心中五味杂陈。做父母的都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宝,唯恐磕到碰到,偶尔忍不住打了两下都心疼不已,孩子却能毫不犹豫对父母大打出手,不禁让人心寒。这样的孩子,就别指望长大后能孝顺父母了。

每个孩子都会有叛逆期,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多花时间与之沟通,及时引导,这样既能了解孩子的想法,孩子也能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亲子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2、自私自利,喜欢霸占东西

很多孩子,从小被父母宠坏了,认为所有好吃的、好玩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即使去到别人的家里,看到喜欢的物品也会随便拿来玩耍,甚至想要占为己有。

还有的孩子,在公众场合大喊大叫、到处捣乱,在餐桌上胡乱夹菜,搞得一片狼藉,有人加以规劝也完全不在意。

这样的孩子,从小就自私自利,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的喜怒哀乐,丝毫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等他长大后更不会把父母放在眼里。

父母总是想把自己最好的全部都给孩子,但是毫无节制的给予只会助长孩子的自私心理,认为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只有教会孩子懂得礼让谦逊,学会分享,孩子才会招人喜欢,得人疼爱。

3、撒谎成性,习惯推卸责任

孝顺,原本就是子女应尽的责任。

一位80岁的老人辛苦养育了四个儿子,并且帮忙带大了儿子的八个孩子。但是在老人生病无法自理后,没有一个儿子愿意站出来主动照顾她。最终只是商量着将她安置在出租屋内,每月请护工来照顾。

这位老人的遭遇让人唏嘘不已,孩子将来是否孝顺,就看他有没有责任心,有没有主动照顾父母的这份担当和魄力。

很多孩子小时候就习惯撒谎,推卸自己的责任。考试考砸会找各种借口辩护,损坏了东西第一时间也是把责任推卸到别人的身上,从不正视自己身上的问题。小时候尚且如此,长大后更不会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作为父母,在孩子犯错后千万不能一味包庇护佑,请教会他什么是责任,教育他做人应该诚实,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这样孩子长大后才会有担当!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将“孝顺”二字看得极为重要,如果一个孩子连最基本的孝顺父母都做不到,那他在其他方面也很难有所成就,即使再优秀也不会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战国策》有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为人父母,想让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不应该只把重心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更应该注重孩子的品德培养。

愿每个父母都能够以身作则,教会孩子明事理、懂规矩、有担当;愿每个孩子都能够懂得感恩,孝顺父母!

作者/编辑:清欢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