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首诗 | 《古朗月行》

(0)

相关推荐

  • 李白诗又八首

    目 录 早发白帝城 月下独酌 古朗月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送友人 静夜思 独坐敬亭山 春夜洛城闻笛 早发白帝城 [ 唐 ]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 ...

  • 读《古朗月行》有感

    作者:中国摄像师潘长宏 2020年12月16日 这是现今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中选用前两句让孩子们学习的诗句.朗朗上口.从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就再也没有用上去.反映当时年幼无知的情景. 此诗开头写孩提 ...

  • 唐《古朗月行》今韵

    唐<古朗月行>今韵 一君木子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 ...

  • 和李白一起过中秋

    你喜欢看月亮吗? 李白小的时候, 看到圆圆的月亮挂在天空, 还以为是一块白玉盘呢! 长大后,他还是非常喜欢看月亮, 一边看一边想象着, 月亮上有仙人,有桂树,还有玉兔, 哇,多么美好的仙境啊! 可是慢 ...

  • 李白一首诗 | 《山中问答》

    山中问答 唐·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译 文 有人疑惑不解地问我,为何幽居碧山?我只笑而不答,心里却一片轻松坦然. 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 ...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这首诗藏得真深,原来有关爱情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是诗坛上最有名气的诗人,这几乎是人们公认的结论.那么李白的这首<独坐敬亭山>也如他本人一样,属于人尽皆知的名作. ...

  • 李白这首诗把离别写得太美了,最后两句手法高妙,千年来难以超越

    众所周知,李白有两首非常有名的赠别诗,一首是他自己临行时赠给忽悠了他的汪伦的,另一首是他送孟浩然而写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其中一句写景的诗句被人评为"千古丽句":&qu ...

  • 李白一首诗 | 《长歌行》

    长歌行 [唐]李白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

  • 李白这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却特别耐人寻味!

    众所周知,由于求学.游历.征召等原因,古代文人绝大多数年纪轻轻就远离了家乡.再加上古代交通的极不发达,一旦离开家乡,便意味着长时间的奔波和漂泊,甚至会像贺知章一样"少小离家老大回" ...

  • 李白一首诗道尽世态炎凉,只可惜懂得再多做人道理也过不好这一生

    李白有<行路难>三首,其三如下: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 ...

  • 李白两首诗里的蚕丛古国: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蜀人李白的蚕丛诗两首: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李白,无论他出生在哪里,总之五岁的时候他在四川,一直呆到25岁,才仗剑离开家乡.对于他为什么不像普通士子一样,20来岁就应该去长安赶考,通过进士考试,进入 ...

  • 李白这首诗仅四句, 每一句都是经典, 惊艳后人数千年

    李白这首诗仅四句,每一句都是经典,惊艳后人数千年 历史上的诗人绝大部分都喜欢游山玩水,尤其是开元盛世的唐朝,很多文人骚客还会结伴出游,出现这一现象李白在其中的影响很大,他二十出头就离开家乡,之后很少回 ...

  • 古蜀国极简史,就藏在李白这首诗里,悠远神秘,令人向往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最近一个星期,三星堆可是火得不得了. 先是"上新", 然后"主动挑事"引起各省"文物大战",更兼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