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古朗月行》今韵

(0)

相关推荐

  • 常识积累丨明月几时有

    一.月亮有典故 (一)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 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传说嫦娥本是后羿之妻, 后羿射下9 个太阳后西王母赐其不老仙药, 但后羿不舍得吃下, 就交于嫦娥保管.后羿门徒蓬蒙觊觎仙药, 逼 ...

  • 和李白一起过中秋

    你喜欢看月亮吗? 李白小的时候, 看到圆圆的月亮挂在天空, 还以为是一块白玉盘呢! 长大后,他还是非常喜欢看月亮, 一边看一边想象着, 月亮上有仙人,有桂树,还有玉兔, 哇,多么美好的仙境啊! 可是慢 ...

  •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 ...

  • 问月谪仙留妙韵

    唐诗学习之十八 问月谪仙留妙韵 一个皎月朗朗的夜晚,李白悠闲地品着美酒,他这时思考的不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不再埋怨"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这时他 ...

  • 李白诗又八首

    目 录 早发白帝城 月下独酌 古朗月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送友人 静夜思 独坐敬亭山 春夜洛城闻笛 早发白帝城 [ 唐 ]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 ...

  •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这里的白兔和月宫玉兔有关联吗?

    2021-09-16 09:14 华人号:中国文化 中秋说兔子,那月亮里的嫦娥,是什么时候抱着萌萌的兔子?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汉朝无名氏<古艳歌& ...

  • 读《古朗月行》有感

    作者:中国摄像师潘长宏 2020年12月16日 这是现今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中选用前两句让孩子们学习的诗句.朗朗上口.从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就再也没有用上去.反映当时年幼无知的情景. 此诗开头写孩提 ...

  • 唐《九曲词三首》今韵

    唐<九曲词三首>今韵 一君木子 九曲词三首 唐 高适 其一 许国从来彻庙堂,连年不为在疆场. 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上异姓王. 其二 万骑争歌杨柳春,千场对舞绣骐驎. 到处尽逢欢洽事,相看 ...

  • 词三首(不韵)

    黄金缕 潇潇楼月秋倚阑,忘水三千,天上能飞雁.长亭蹄远遥年事,歇时情心盏初骤.                 过去俗作孤将雁,只把托寄,不知寒飞鸿.看到窗门痕过迹,夜时何梦留眼睑? 兰文亮2021. ...

  • 词三首(无韵)

    此言合 庙寺院里,山门墙高散烟淡.薄雾锁青峰,隐在更深处.炊凹显显,莺啼梢侧,一阵向天去.初始小村,明墙院闻吠声.浅道小径走过,没墙院同隐. 兰文亮   2021.7.10 同 望乡          ...

  • 《忆江南词三首》唐·白居易

    忆江南词三首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 ...

  • 《作家专栏》总第362期:韩明华藏头步韵词三首|韩明华(山东)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文学新高地 时代最强音 微刊纸刊齐步走 --纸刊<天赋文学>报创刊词 520,网络情人节,大胆表白示爱日.今天,天赋文学社勇敢.欣喜.郑重地表白:文友们盼望已久的 ...

  • 【子午文萃•古风今韵】赵维远词三首

    ☆ 子午文苑 ☆ 平台总监:赵会宁 文字编辑:冯雪兰 美工编辑:冯雪兰 蝶恋花  二月兰 娴静青杨随夏老,可奈多情,二月兰花草.几处倚篱轻语悄.芳名香姓几人晓. 屋后窗前蓝色姣,彩蝶寻香,安有相思恼. ...

  • 词三首(无韵)

    江月中 ‌ 楼台亭阁烟雨中,深深庭院无限寂.风斜骤雨成流水,檐下湿雀鸣无力.黄花春风浅,瓣落将打碎.风雨欠情负春债,一将流浅塘,几鲤红尾翻. 兰文亮   2021.2.25 升桅帆 长倚长自愁,借柳问 ...

  • 蔡秀娟:词三首

    文/蔡秀娟 1.蝶恋花·母亲节忆母亲 似雪银丝怜老去. 野埂田间, 赤日弯腰处. 灶里火光红透母. 针中岁月恩情护. 梦里归来还未语. 况味真真, 肺腑心潮鼓. 纵有诗书千万句. 阴阳两隔难留住. 2 ...

  • 南希|词阙同谁与共,人生戏若清风(木兰花慢词三首)

    词阙同谁与共  人生戏若清风 木兰花慢词三首(原创)  木兰花慢.叹春光烂漫 叹春光烂漫,乍迎日,雨初晴.正绿柳飘飘,莺歌燕舞,芳草青坪.婷婷,面容娇艳,絮飞风舞柳暗香凝.琴瑟繁弦脆管,动情坦露心声. ...

  • 收集杨升庵词三首

    杨慎二十一岁时,参加会试,主考官王鏊.梁储已将杨慎写的文章列为卷首.不料烛花竟落到考卷上烧坏,以致名落孙山.遭此意外的打击,杨慎并没有灰心失望.经过几年的刻苦努力,杨慎终于在正德六年(1511年)二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