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1979年高中毕业,他说他上学时一个月生活费55元,这可能吗?

父亲出生于1963年,1979年高中毕业。他说,他上学时,一个月生活费55元,这可能吗?

题主这个问题里透露了两个信息,一个信息是,你父亲1963年出生,1979年高中毕业;另一个信息是,你父亲上高中时,一个月生活费55元

两个信息,就是两个大问题,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

一,1963出生,1979年能否高中毕业

按照当时小学五年,初中两年,高中三年,一共十年的高中生,这个问题似乎不成立。不过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你父亲提前上学。

你父亲1963年出生,1979年高中毕业。那时候小学(五年)、初中(两年)连在一起上,而且都是在一个小学里上;那时的小学校,都是小学带初中。高中八年级、九年级、十年级三年,高中毕业是十年。

(一)关于年龄和学制的问题

1979减去10年等于1969年;原来是春季三月一日年级升级,后来改成九月开学年级升级,踏步半年,中间再减去半年,也就是说,你父亲五岁半上学,这是可能的。那时候,只要智商够,学校不会刻意阻止你父亲上学。

(二)实际事例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举个现实例子。

我唯一的弟弟,就是五岁上的学。按照当时足七周岁(农村一般按八虚岁、九虚岁算),他是不符合报名上学条件的。

因为我姐夫当时是小学校长,这才允许他报名上小学。因为太小,班主任老师根本不把我弟弟当回事。也因为他太小了,就把他安排在了最前排的桌子上。也许他脑瓜的确是太聪明的缘故,听老师讲一会儿课就懂了,就开始不好好听课了,来回乱动,交头接耳,做一些搞怪动作。因为他小,本来就引得全班同学不停地关注他,他一做出这些动作,就更引起同学们注意了。

老师担心他影响其他同学,只好把他安排在最后一排靠近后门桌子上。因为他个子太小了,坐在板凳上根本看不见老师讲课,反正没人管他,他索性就坐在桌子上听课。但是他听一会儿,就又懂了,就从教室后门偷偷溜出去玩儿。当时学校正在加盖教室,院子里堆了好多沙子,他就在沙堆上玩儿。当然这一切都瞒不过老师犀利的眼睛。透过玻璃窗,老师早就看见了他。看在我姐夫的面子上,也不去管他。

直到期中考试,他考了全班第一名,这才引起老师注意,老师才又把他重新调到前面第一排。并吩咐他,以后你不能再捣乱了,你听懂以后,我准许你睡觉,但我不容许你捣乱。

后来,他上了大学,成了学生会副主席,入了党。大学毕业那年,他才十九岁。再后来,就回到母校中学任教,两年后,遇到区政府招聘干部,他去了区政府当秘书,又三年后,去了市政府综合秘书处;又过了三年,到了省政府。现在是某省政府副秘书长。

因此,题主所说的你“父亲出生于1963年,1979年高中毕业。”那也就是说,你父亲是五岁半上小学,到1979年,高中毕业,这是可能的。

现在,咱们再来解读一下你父亲所说的“一个月生活费55元。

二,1976到1979年的物价、生活费

(一)我个人亲身经历

说实话,我就是1979年高中毕业的。我应该是晚上一年的学生。当时我身体不太好,我周围的发小,都比我小一岁到两岁,特别是我有一个结拜的弟弟,比我小一岁,也不到适龄上学时间。家里父母担心我早上一年,有事时自己应付不了,因此就让我随着我那个结拜弟弟一起上。

前面已经说了,那时候的学校是三月份升班,后来改成九月份,因此从那时候过来的学生都知道,复读踏步蹲班半年。我上高中,也是1976年,我忘了当时学校是由于什么原因,直到九月九日才第一天上课。那天正赶上广播里传送一个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可算是惊天动地的大不幸消息:毛主席去世。所有公路上的汽车全部停驶,司机们都在汽车里哭泣。回家以后,发现从来没有哭过的父亲也在悲痛地哭泣,这让我心里很震撼。

因此,这些事现在说来,仍然记忆犹新,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

我父亲是土改末期1953年参加工作的国家干部,那时候是公社副书记,一个月工资是62元。因为我家离学校二十里地。夏天,我一般是骑着自行车和同学们一起跑校,用那种长方体铝制饭盒从家里带饭,中午在学校食堂热饭。到了冬天,天短,早晚天黑路远,没法跑校了,就只能吃住在学校。每个月家里给我拿十二块钱,足够一个月吃饭了,有时还会剩下。

学校食堂早晨是熬得特别稠糊的小米稀粥,一分五厘钱一饭盒。因为一分五没法算钱,因此,你给一分钱,大师傅也默认;你给二分钱,大师傅也会收下。中午饭,一般是玉米窝头、馒头,外加两个炒菜、菜汤,一个炒菜是给教工的,另一个炒菜是给学生的。菜也是一毛钱。菜汤不分学生和教工,大家共享,也不收钱。

玉米窝头忘了是几分钱,一般的馒头五分钱,还有那种半斤定量的长馒头,一毛钱一个。不过大家很少买,因为吃不了一个,剩下容易浪费。即使这样,好多同学都非常羡慕我的生活。

(二)1976–1979年的物价

1,记忆1976年

1976年的时候1块钱,可以买12到13个鸡蛋。一碗素面8分钱,肉面1毛4一碗。花1块钱,可以在饭馆吃上四菜一汤,还有肉呢。当时食品供应贫乏,一个烧饼5分钱、2两粮票。一块面包4分钱、1两粮票。1毛钱可以买12块水果糖(一斤水果糖1.15元)、2根半冰棍、1根雪糕。

坐公交车几分钱。一袋50斤面粉8元。一斤大米0.2-0.3元。进一次公园(那时候公园,就相当于现在野生动物园)0.05元。看电影0.05-0.10元(区别在于一场电影,还是有加演故事)。露天电影或戏剧,免费。

我查了一下当时的数据,1976年 1美元兑换1.88元人民币。

2,国家统计局各种数据报表

在电脑上查了一天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报表,没有找到1976年到1979年的专门的商品零售物价数据。只找到了下面几种数据表,无法复制,只能拍照,变成图片,现在发出来。我对数据不敏感,大家可以见仁见智,慢慢琢磨、推算。

附表一:1949年-2008年全国各种价格指数汇总表

附表二:我国历年各种物价指数统计(1997-2004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推算1976年到1979年的物价。

附表三:1980年到2013年中国年度CPI涨跌幅表。按此表,大致也可推算出1976-1979年物价。

附表四:1978-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附表五:1949-1978年国民总收入。

附表六:1979-2008年全国各种价格指数汇总表

以上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开发布。朋友们如有兴趣,可以对照数据表,慢慢研究。

现在,再回到题主问题的第二个信息:你说的那个你父亲1976到1979年上高中“一个月55元钱”,如果你爷爷是工薪族,那很可能是你爷爷的一个月工资,你父亲应该是忘记了,误记成是他上高中的饭费。

因为,你父亲即使当时特别喜欢糟蹋钱,也花不了55块钱。一是吃不了,二是没花处。那时候是计划经济时期,讲究的是全国一盘棋,全国各地所有的产品、物质基本上都是一个价格。就以香烟为例,城里两毛钱的烟,到了偏远的农村供销社,最多只能加价二分钱,多了,就是违法,会受到国家物价局追究。那时候的法律、法规是非常严格的,处罚也是非常严厉的,一般没人敢违反。

三,结论

你父亲出生于1963年,1979年高中毕业。这个可能,也可以做到。

你父亲1976年到1979年上高中,一个月生活费55元,这个不符合当时实际。当然,也有一个特殊情况。假如你父亲喜欢胡乱挥霍家里的钱,别说55元,就是550元,他也可以花完。

不知我回答的是否让你满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