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元精读:龙野一雄论腹诊(一)

以上语音是王宁元译“龙野一雄论腹诊”第一部份的原文。

龙野一雄,1905-1976,日本著名汉方医家、医史学者,曾任日本东洋医学会首任会长,主要著作有《汉方入门讲座》《新撰类聚方》《汉方医学大系18册》等。

腹  证

在现代医学,腹部诊察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但是现代医学腹部诊察的目的主要是查明腹部内脏或者组织的病理解剖学变化而决定病名,与此相对,汉方腹诊的特点则是判断腹部的紧张度(虚实)、了解血水的状况。也可以说,相对于现代医学着重观察腹腔内变化,汉方则重视腹壁之紧张度如何。

因为汉方腹诊是以获取确定证的材料为目的,故称其为腹证

可以依据脉象和症状来推测心下部位会呈紧张状态或者下腹部会呈松弛状态,但是如果不去进行腹诊操作,这些推测便得不到确认。有时,依据腹诊才能完成对证的确定,需要从这个层位来认识腹诊所具有的重要诊断价值。所以,江户时代的古方派将腹诊置于比脉诊更重要的位置,但是仅仅依据腹诊来判断证的想法是走过了头,只有进行脉象、症状的互相间的限定,才能完成真正正确的判断。

腹诊所得大体上近似舌诊、脉诊等,但是也要看到每种诊察方法各自的重点有所不同。

腹诊的方法不用于理解表证。或者说,表证的场合无腹诊所见,这一点可以用于消极地认证纯表证的存在。

腹诊与现代医学腹部检查

腹诊,主要是诊察腹部的变化,这一点自不待言,但腹诊与现代医学腹部检查的察看有无胃溃疡、有无十二指肠癌肿以及内脏解剖位置变化等目的不同,腹诊主要是查看腹壁的紧张度。另外,还须诊察胃部振水音、膨满、肠鸣、腹部动脉的搏动、下腹部的抵抗和压痛等。腹壁紧张应当看做内脏-肌肉相关,或者支配该内脏的脊髓层面或者中枢神经系统的紧张性投射,当然不能认为是上述因素单独所致,也必须考虑诸因素互相关联的作用。

也就是说,根据腹壁的紧张度可以了解局部的虚实。肠鸣以下腹征为局部各种病理状态所引起的变化,这些腹征是一组了解局部病理状态的必要资料。

王宁元老师腹诊培训班存图

腹证与全身状态相关联

但是,这些腹诊所见,即腹证,不仅仅用于观察腹部的状态,应当从具有与全身状态关联的方面去考虑。例如,胸胁苦满与神经质、中耳炎等相关联,成为指示小柴胡汤的要点,腹部充实性特征如果与谵语相关联,则为呈示大承气汤证的情形与场合。

古方派医家从这些具有诊断意义之处出发,努力尝试用腹诊替代脉诊来进行证的把握,很大程度上开拓了新的知识与体会,但是,无论怎样精详地进行腹诊诊察,腹诊仍然具有作为腹诊的限度,它不是一个替代脉诊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脉诊也具有作为脉诊的限度,两种情况是完全相同的。

腹诊法的另有一种利用经络的方法,在此省略。

做腹诊诊察,有必要了解腹壁的解剖学概要,略述于下。

------(腹壁解剖内容略译)

王宁元老师腹诊培训班存图

腹诊的方法

腹诊的方法,一般原则是是患者仰卧伸直下肢,医者坐在患者的左侧,首先,察看腹部有无膨满、凹陷、肠管蠕动不安等,然后,右手置于腹壁,轻轻摩搓样按抚全腹,如果操作熟练,据此便可觉察判断何处紧张、何处松弛、深部是否存在抵抗等。

腹直肌

然后,分开上腹部、脐部、下腹部进行腹诊,在上腹部,腹直肌处于何种程度的紧张,如果腹直肌紧张的话,需要注意是局限于上腹部的紧张,还是延续至脐下部位的紧张。另外,还要注意紧张的方式是薄层的“呯”样绷紧,还是沉于深部的缔结牵拉状态,或者是整个上腹部突起、广泛的强力的紧张状态。然后再观察腹部白线凹陷还是宽度增加,腹白线增宽者为虚证。

腹直肌紧张

肋弓下缘

然后,于肋弓下缘向胸廓内按压,注意观察是感觉柔软,手指可以轻松地按进胸廓内,还是感觉到紧张与抵抗感,依据患者有否难受或者疼痛感觉来判断有无胸胁苦满。

胃部振水音

以上,腹壁状况的诊察大致结束,接下来诊察深部的变化。按压腹壁比较,即使腹壁处于紧张状态,也要观察是一种没有底力的状态、还是直至深处保持着充实的紧张力。在腹壁柔软时要检查胃部振水音,检查的方法是,用手指垂直叩击腹壁,或者用手指抵腹壁,快速反复按押。当出现哗啷哗啷、哗啦啦的声音时,即为振水音。在胃内停水明显时,稍加用力从胸部向脐部方向按抚上腹部腹壁,或者快速地反复向腹部施力,都可以听到同样的声音。

有时如果猛地叩打患者腹壁时,腹壁出现反射性紧张,手指则不能抵达深部,振水音反而不清楚,所以对于有些神经质的患者应当首先轻柔地按抚上腹部,使其习惯下来,缓和紧张,然后再叩击。

脐部悸动

在脐部根据脐可以进行某种程度的判断,但比较起来,还是腹部动脉的诊察更为重要。其部位为前述的腹主动脉、髂总动脉,诊察其有无搏动亢进、紧张、压痛等。另外,问诊有无自觉的腹部脉动、悸动等,进行腹诊寻找其发生的部位。关于悸动的部位有必要区分出在心下、脐上、脐下等。

心下、脐下,脐旁悸动

下腹部诊察紧张、压痛

在下腹部首先诊察腹壁的紧张度。需要判断下腹部全体的膨满紧张或者是松弛。如果紧张的范围仅限于腹直肌的话,那么需要确认其紧张是从上方接续而来的,还是紧张以耻骨联合上缘为主,然后向上波及的。

下腹部的深部需要诊察髂总动静脉,特别是出现于左侧髂总动静脉的紧张、压痛。另外,还需要注意血管外部分有无抵抗、硬结、压痛等。

另外需要综合判断按压腹部的疼痛处、或者不适处时,症状出现了恶化加重还是轻松缓解。

需要检查有否肠管的蠕动不安,包括触诊时手指能否触及肠管、肠管有否蠕动、有否肠鸣咕噜声等。

腹诊时患者的体位一般是双腿伸直的状态,但有时会根据需要使患者双膝曲屈,缓和腹壁的紧张而易于诊察深部。另外,对于肥胖者或腹壁高度紧张者,诊察者仅用右手也难于触及深部,可以将左手重合于右手之上,使用左手来施力按压,右手可以避免用力,主要进行探寻深部的状态。这种方法更利于诊察。

(以上是龙野一雄论腹诊第一部份的原文)

(未完待续)

(译自《汉方入门讲座》下卷,P1073-109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