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衿:热爱诗词是一种人生情怀 —— 《中国诗词大会》后的话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放在许多年前,我也许不会写这篇关于诗词的文章。因为那时,诗词是一种无能,热爱诗词是一种迂腐,诗人是被调侃的对象。至少在这个时代是这样的。

现在之所以有勇气提笔走字,是央视一套连续几个晚上在黄金时段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让诗词借助大众传媒的手段,第一次以光鲜的姿态走进了观众的视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这是从未有过的关注,也给我写这篇文章鼓了勇气。

多少年了,诗词一直默默地在中华大地上踽踽独行,背影沉重。想想我那些连作文句子也写不通顺的高中同学,想想如今信息泛滥的教育环境,再想想这个全面物化的时代,诗词的处境似乎穷途末路,倍感苍凉。

别的不说,就拿校园这片传统意义上的“净土”来说,今天谁要是谈诗词就成了被全班同学调侃的“骚人”,要是有一两个喜欢诗词的学生,时间一长,也会痴情地爱上网络游戏,因为大家都在玩游戏,你若不玩,就会被边缘化。

看了《中国诗词大会》,个人觉得这是央视迄今为止做得最有价值的一个节目,其意义远超《新闻联播》。

人们看了《中国诗词大会》才霍然发现:原来康震的点评是那么的酣畅过瘾,彭敏的才气是那么的深厚诱人,十六岁的武亦姝是那么古典秀美,白芸如和诗词的故事竟是那样让人感动……惊讶之余,我们或许能发现一块属于自己的心灵净土:原来在纷扰冗繁的生活中,诗词还能让一种人醍醐灌顶,让一种生活淡远恬静,让一种人生坚韧洒脱。

人是一种以物质为载体的精神性动物,在任何时候,失掉精神,物质的载体就会崩溃。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受:虽然衣食不忧,但是老感觉自己不幸福,更让人痛苦的是我们也说不出不幸福的理由。我想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原因有二:第一,人本身就有追求无止境的物质享受的本能。第二,我们的精神世界尘垢太多,缺少了应有的人生情怀。

一句“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道出了人生的短暂和羁旅。人的一生,有太多羁绊和困惑,最是迷茫无助时,最是艰难苦恨时,此心何人懂?此情何处寄?成败得失,何人理解?这时候,你不妨试着走进诗词的世界,走近李白的飘逸和豪放,感受他在权贵前的仰天大笑,在失意时的乘风破浪,诗酒豪情,这时觉得人生无关富贵,只有豪情,天地不灭;当你贫穷拮据时,不妨走进诗词吧,走近杜甫的沉郁和雄浑,读懂他困苦中的执着,追求理想道路上那矢志不渝的仁者情怀,这时你也许觉得人生可以穷困潦倒,一无所有,但也能做些力所能力的事,成就一个普通人的光辉人生。

在一个不幸的年代,或者不顺心的时段,诗词也能成为我们知心的伴侣。她能诠释你的心绪,释放你内心的悲怆,寄托你厚重的情感;她能让你困境中怀抱希望,征途上荷戟独行;她能成为你心路历程中的伴侣,人生旅途中的火炬,照亮你的夜行路,让多舛的人生变得愈加温存、坚毅。

在今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再美的诗的确也换不来一平米房子,也许已经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唐诗宋词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生命境界。但是,诗词能塑造人性,成就伟岸人格,热爱诗词是一种人生情怀。我坚信,诗词是永恒的,诗词精神更是永恒的!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子衿,本名周青青,浙江人,文艺青年。爱好文学创作,诗歌、散文均有涉足。文风清丽温婉,以淡雅文风显现于文章。作品散见于《野草》《读者》等杂志及其他网站。理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意生活,感受四季。一路行走在字里行间,用自己的感悟记录点滴心情,为心灵的栖息寻找一片绿洲,也希望用文字给读者带来亮丽的生活色彩和美的享受。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我与10W+之间只差您的一个转发

觉得不错,请点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