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太行 ‖ 身经百战牛振沂
相关推荐
-
《大决战》:党中央为何调陈毅到中野?是为了放权给粟裕吗?
#大决战# 1948年,我军在各大战区均取得一定的胜利,此消彼长,我军和国民党军的军力对比也发生了变化.党中央决定更改以往的防守战略,开始转守为攻,并积极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发动更大规模的战役,以消灭国民 ...
-
迷惑敌人,刺向蒋军心脏的利剑出鞘!
三出陇海路 1947年8月6日,刘伯承.邓小平下达了挺进大别山的预备命令.命令规定了3路开进的路线和目标.为着更利于主力隐蔽地突然实施跃进,又令第十一纵队和冀鲁豫军区部队,在鲁西南地区积极开展攻势活动 ...
-
刘邓大军过淮河,老天来帮忙,国民党军追兵惊呼:天意啊!天意
原创2021-07-17 08:00·军史瞭望 蒋介石第一个目标是把刘邓大军阻击在汝河以北,用火车急运整编第八十五师吴绍周指挥所部和整编第十五师的1个旅,沿平汉线南下,赶到汝河南岸,收缴或砸烂汝河上的 ...
-
黎明前的决战:序篇,义无反顾的前进
黎明前的决战系列,并不是只写三大决战. 序篇是从1947年8月写起. 1947年8月7日,刘邓大军以大无畏的勇敢牺牲,换来了整个解放战争战局的转折. 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千里跃进大别山&q ...
-
他在《大决战》中的表演,完美诠释邓小平的风采
在所有饰演邓小平的特型演员中,最受大众认可的一位无疑是卢奇. 从1989年的<百色起义>,到前段时间热播的<跨过鸭绿江>,在很多人眼里,"邓小平"早已成了卢 ...
-
好多战士牺牲在向桥乡狮子堰村寨里山月形坳
(接上篇<在狮子堰寨里山王春梅家养病,四位战士病中结友情>) 我从医院回来不久,区委通知我到区政府上班,职务是秘书兼财政助理员,直接在季子华同志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尽管忙,人很吃苦,但心情十 ...
-
刘伯承都不敢打得仗,他却坚持要打,结果:800人的代价灭敌10000
高山铺战役取得胜利至今已有七十余年,这场战役深深刻在人们的脑海中,成为了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可以说高山铺战役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以来,是最具有典型代表的,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 不仅历代的军事家都会细细研究 ...
-
深入则专井陉之战与千里跃进大别山
原典 <百战奇略>客战篇原文为:凡战,若彼为主,惟务深入.深入,则为主者不能胜也.谓客在重地,主在散地故耳.法(<孙子兵法·九地篇>)曰:深入则专. 客战篇大致内容为,大凡战争 ...
-
项英与高敬亭都是红军将领,出身不同、来路不同,结局惊人相似
1932年1月选举产生了中共鄂豫皖省委员会,由沈泽民.高敬亭.郑位三等七人组成常委会,高敬亭担任组织部部长和光山县委书记.这么多大人物惯出来的高敬亭,把这种习气也带入红二十八军.四支队.编为新四军四支 ...
-
第七批国保--史迹建筑(19)
本篇要目: ****************************** 1791.刘镇华庄园 民国 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 1792.洛阳西工兵营 1914年 ...
-
刘帅转战淮西突然“失踪”,杨勇心惊胆战,问:‘老头’你在哪里
1947年挺进大别山后,刘帅和邓政委分兵,刘帅率领一纵转战淮西,突然"失踪".一纵司令杨勇吓得胆战心惊,连续问一纵通讯处长:"'老头'在哪里?拼死也要找到他!" ...
-
1955年陈毅和王必成会面,聊起粟裕,陈毅:你给他下了什么迷魂阵
1955年9月27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在中南海举行了两场授衔仪式,授衔仪式结束后,不少老战友都聚在一起聊天,这其中也包括王必成和陈毅. 王必成以作战勇猛.智勇双全著称, ...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部编版八上历史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学生 ...
-
【签约作家】游宇|密 码(外一篇)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密 码(外一篇)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那个闷热夏夜,身体健朗.精神矍铄的本家三爷的平静叙述却让我魄动心惊了多年. 随着南溪.金刚台.鸡鸣河.英山.黄安.金 ...
-
刘伯承对不相信的友军说:十时战斗结束,十一时吃日军送来的午餐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之下,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达成,之后国共两党的关系一直在曲折中发展. 国民党政府虽然受局势影响不得不与共产党合作共同抗日,但在很多国民党人的内心深处是瞧不起共产党的. 193 ...
-
刘伯承“晨练”偶遇捡粪老人,却因此顺利脱险,捡回一命
自古以来,行军作战,除了讲究排兵布阵,将帅谋略之外,天时地利也十分重要. 若没有天时地利的帮助,诸葛亮的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之计不会那么轻易圆满实现. 人们也常说,运气也是一种天赋,在战场上,没有人能完 ...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2万人进最后剩下6万人,原因为何?
前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战争的炮火总会弥漫在中华沃土之上,曾经的战争时木石,是为了争夺领土,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园.后来的战争就是刀光剑影,是为了君王的利益,是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