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过淮河,老天来帮忙,国民党军追兵惊呼:天意啊!天意
相关推荐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2万人进最后剩下6万人,原因为何?
前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战争的炮火总会弥漫在中华沃土之上,曾经的战争时木石,是为了争夺领土,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园.后来的战争就是刀光剑影,是为了君王的利益,是为了 ...
-
内战初起,刘邓大军拿该军祭旗;想不到挺进大别山第一仗也是灭它
国民党军第40军即使在冯玉祥西北军序列中也是不受重视的杂牌部队,却是从1933年长城抗战开始就与日寇多次交锋的抗战劲旅:1938年台儿庄会战期间,该军奉命死守临沂,打到最后连炊事班都上了前线,仍然死战 ...
-
深入则专井陉之战与千里跃进大别山
原典 <百战奇略>客战篇原文为:凡战,若彼为主,惟务深入.深入,则为主者不能胜也.谓客在重地,主在散地故耳.法(<孙子兵法·九地篇>)曰:深入则专. 客战篇大致内容为,大凡战争 ...
-
司令部宿营偶遇18旅,以为隶属麾下6纵,半夜方知是敌头号王牌
编辑搜图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南下大别山 1947年12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已经在大别山区转战3个多月,一度控制东起华阳镇.西至武穴的300里长江北岸,与江防重镇."江西北 ...
-
刘伯承大别山历险记
解放战争初期,南线局势的核心还是大别山.刘邓挺进大别山后,一向与蒋介石不和的桂系白崇禧,此次却一改常态,对于执行围剿刘邓部队的命令执行的非常坚决.因为华中地区是桂系经营多年的老巢,如果丢了华中,对于桂 ...
-
胡遵远:【张家店战役】(历史)
张家店战役 ◎胡遵远 [作者(搜集整理者)简介]:胡遵远,男,196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81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安徽省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遵远同志曾任金寨县人民 ...
-
1947年,刘邓大军身陷绝境,地下党员廖运周悄悄让出一条生路
1947年8月7日,邓公和刘伯承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开始了一个宏大的计划--千里越近大别山,这一招直插敌人的心脏,可谓军事史上的经典.战士们连续打了几场胜仗,士气无比高涨,但是他们没有预料到,一场大危机 ...
-
刘伯承都不敢打得仗,他却坚持要打,结果:800人的代价灭敌10000
高山铺战役取得胜利至今已有七十余年,这场战役深深刻在人们的脑海中,成为了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可以说高山铺战役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以来,是最具有典型代表的,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 不仅历代的军事家都会细细研究 ...
-
晋冀鲁豫大军挺进大别山仅数月,为何就被迫分兵,看看对手的手段
编辑搜图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形势图 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人从豫北地区兼程南下,连续突破黄河.淮河等多道河流防线,于8月27日抵达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区,完成 ...
-
刘邓杀出一条血路,进入大别山
<雄关漫道真如铁>背河反击(13):跃进 8月7日夜,正当坐镇开封的蒋以30个旅分路向鲁西南合击时,刘邓部12万人兵分三路,突然甩开国军,向大别山挺进. 8月11日,中原局.野直.2纵在虞 ...
-
迷惑敌人,刺向蒋军心脏的利剑出鞘!
三出陇海路 1947年8月6日,刘伯承.邓小平下达了挺进大别山的预备命令.命令规定了3路开进的路线和目标.为着更利于主力隐蔽地突然实施跃进,又令第十一纵队和冀鲁豫军区部队,在鲁西南地区积极开展攻势活动 ...
-
刘邓初到大别山,条件异常艰苦,召开高级干部会议,严肃扫视会场
战争,既是军力.军心的对抗,也是与战争相关联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对抗.所以,高明的指挥员,在与敌人对抗时,尤其在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背景条件下,更加注重充分发挥诸如战争性质.作战指导.作战环境.作战资源等 ...
-
千里跃进大别山,刘邓大军总共有几个纵队,司令员都是谁
说起千里跃进大别山,大家立即想起了刘邓大军.没错,那是刘邓首长领导的一次战略反攻.这里有一个误区,并不是刘邓大军的全部,都参加了千里跃进大别山. 参加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只有刘邓大军四个纵队,也是最核心最 ...
-
狭路相逢勇者胜
杀出一条血路 打过汝河去 刘邓大军3路前进.8月23日,东路第三纵队到达淮河北岸:西路第一纵队到达汝南城附近汝河北岸:中路第二纵队主力在新蔡东南渡过了洪河,刘伯承.邓小平率野战军指挥部随第六纵队抵达 ...
-
黎明前的决战:序篇,义无反顾的前进
黎明前的决战系列,并不是只写三大决战. 序篇是从1947年8月写起. 1947年8月7日,刘邓大军以大无畏的勇敢牺牲,换来了整个解放战争战局的转折. 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千里跃进大别山&q ...
-
兵贵神速!刘邓大军多次成功运用,最大一次追击战让敌军无路可逃
一.集中兵力,优势歼敌 乘隙捣虚,是为了创造更有利于歼敌的战机,而当这一战机出现之后,就应该及时把握战机,集中兵力速战速决.邓小平和刘伯承也是这样要求担任主攻的第六纵队的. 7月15日晚二十时二十分, ...
-
挺进大别山(1947年6月)——《百战成钢、卫我中华》之四十四
--千里跃进大别山胜利的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20多年来,革命一直处于防御地位,自刘邓南征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 1.鲁西 ...
-
刘邓大军一路南下,兵锋直指大别山,为何国民党高层硬是看不出
编辑搜图 ▲挺进大别山形势图 1947年8月7日黄昏,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指挥下,突然兵分三路南下,悄悄越过陇海铁路后,于18日夜晚经过"遍地积水,一片淤泥,到处水 ...
-
自断后路 向敌人的心脏地区千里跃进
抢先机挺进大别山 1947年是解放战争的关键一年.国民党军队倚仗装备精良.兵力较多的优势,向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并占领了延安.此时有人断言:蒋介石已经稳操胜券,共产党则像过早凋谢的黄花,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