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初到大别山,条件异常艰苦,召开高级干部会议,严肃扫视会场
相关推荐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2万人进最后剩下6万人,原因为何?
前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战争的炮火总会弥漫在中华沃土之上,曾经的战争时木石,是为了争夺领土,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园.后来的战争就是刀光剑影,是为了君王的利益,是为了 ...
-
胡遵远:【张家店战役】(历史)
张家店战役 ◎胡遵远 [作者(搜集整理者)简介]:胡遵远,男,196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81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安徽省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遵远同志曾任金寨县人民 ...
-
天天听|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朗读人:李月,吉林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主持人 本期内容:"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这是<中国共产党简史>的第四章第三节,主要介绍了"挺进中原和战略进攻的 ...
-
迷惑敌人,刺向蒋军心脏的利剑出鞘!
三出陇海路 1947年8月6日,刘伯承.邓小平下达了挺进大别山的预备命令.命令规定了3路开进的路线和目标.为着更利于主力隐蔽地突然实施跃进,又令第十一纵队和冀鲁豫军区部队,在鲁西南地区积极开展攻势活动 ...
-
内战初起,刘邓大军拿该军祭旗;想不到挺进大别山第一仗也是灭它
国民党军第40军即使在冯玉祥西北军序列中也是不受重视的杂牌部队,却是从1933年长城抗战开始就与日寇多次交锋的抗战劲旅:1938年台儿庄会战期间,该军奉命死守临沂,打到最后连炊事班都上了前线,仍然死战 ...
-
狭路相逢勇者胜
杀出一条血路 打过汝河去 刘邓大军3路前进.8月23日,东路第三纵队到达淮河北岸:西路第一纵队到达汝南城附近汝河北岸:中路第二纵队主力在新蔡东南渡过了洪河,刘伯承.邓小平率野战军指挥部随第六纵队抵达 ...
-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时有13万人,走出大别山时,还剩下多少人
新中国成立前夕,刘邓大军长途跋涉上千里挺进大别山.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可以说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次进军.当时在实力差距悬殊的情况下,我国高层领导做出战略反攻的英明决策.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魄力的,刘邓大军 ...
-
【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是三大战役?还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是三大战役?还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争转折点是指两军交战以后战场形势突然发生转变的一个时间点,在转折点前,两军的胜负还不明显,但是在转折点后,战争逐渐开始明朗起来,胜利的 ...
-
《再见大别山》吴雁泽原唱,唱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恢弘气势
《再见大别山》吴雁泽原唱,唱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恢弘气势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得失浅析.pdf
晋南攻势,分别消灭国民党军4.5万和1.4万余 1q47篡象箫鬻瓣磊人.1947年6月,晋冀鲁豫军区兵力发展到42万 .. ..小平带领下转入战略进攻.在取得 人,其中野战军28万人,数量居全军第一, ...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妙手还是败笔?
2017-12-14 1947年6月,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第1.第2.第3.第6纵队13万人组成晋冀鲁豫南征野战军(亦称刘邓大军), ...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为何将重武器扔掉?而不是留给后续部队
阵匠 发布时间: 20-06-1819:33未来车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官方帐号,军事领域创作者 经过1946年至1947年的防御作战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终于迎来了解放战争的转机,解放战争的战局已经悄然发生了 ...
-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之前有12万人,出大别山时,还剩多少人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这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笔,在当时国共实力还有相当一部分差距的情况下,做出战略反攻的英明决策,那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的. 这里需要说的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并 ...
-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部队找农民借了一批布,建国后还多少钱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经济十分困难.大别山虽然是红四方面军的发源地,可是红军走后,国民党大军前来清剿,比小日本还残酷.所以,当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不但要同国民党大军作战,还要解决生存问题. 当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