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济水注》所涉昌邑故城、杨叔恭残碑、朱鲔石室、鲁峻碑等考略

(0)

相关推荐

  • 刘贺被废黜后,汉宣帝为何要将汉废帝迁徙豫章郡,改封为海昏侯?

    谈秦说汉(257)刘贺被废黜后,汉宣帝为何要将汉废帝迁徙豫章郡,改封为海昏侯? 汉废帝刘贺当了27天皇帝就在权臣霍光的支持下被废黜,封国被改为山阳郡,只剩汤沐邑二千户,还好仍能享受封王待遇.但汉宣帝坐 ...

  • 罗志英:杨震----无欲壁立千仞(第1551期)

    文:罗志英 编辑:梁轩诚 寒夜围炉,闲话今古,友人言及 "四知村"中"四知先生",竟茫然无语. 蓦然想起,2010年9月27日,由中纪委.监察部.文化部.国家文 ...

  • 消失的菏泽汉代古城

    今年3月,菏泽市高新区吕陵镇魏楼水库建设过程中发现汉代古墓的消息很快在网络上被热传,发现的古墓从最初的一百多座到现在的二百多座,其中大部分都是汉代古墓,一时之间菏泽汉墓一词成了网络上的热搜.我在今年三 ...

  • 卷一百四十六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济宁州图>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济宁州图>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济宁州表> <史部, ...

  • 巨野昌邑故城

    昌邑古城位于巨野县城南27公里的大谢集镇昌邑集,是西汉山阳国.昌邑国的都城,城池始建于秦,成于汉,共约八百余年的历史.因史上多次黄河水患,故城湮没于地下.<山东通志>载:此城"纵 ...

  • 杨震昌邑拒贿

    东汉时期有一个名叫杨震的大清官,弘农华阴人.他出身名门,八世祖杨喜,在汉高祖时因诛杀项羽有功,被封为"赤泉侯".高祖杨敞,汉昭帝时为丞相,因功被封"安平侯".父 ...

  • 《水经.济水注》所涉淄博、菏泽等考略

    <水经.济水注>卷八(六) A10 △又东北过梁邹县北. 泷水南出长城中,北流至般阳县故城西南,与般水会.水出县东南龙山,俗亦谓之为左阜水,西北迳其城南,王莽之济南亭也.应劭曰:县在般水之 ...

  • 《水经.济水注》所涉山东菏泽等考略

    A8 △又东 过冤朐县南. △又东过定陶县南. 南济也.济渎自济阳县故城南,东迳戎城北.<春秋?隐公二年>,公会戎于潜.杜预曰: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是也. 定陶县,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 ...

  • 《水经.济水注》卷八(四)

    A6 △又北过谷城县西. 济水侧岸,有尹卯垒.南去鱼山四十馀里,是谷城县界,故春秋之小谷城也. 齐桓公以鲁庄公三十二年城之,邑管仲焉,城内有夷吾井.<魏土地记>曰:县有谷城山,山出文石.阳 ...

  • 《水经.济水注》卷八(二)

    A2 濮渠之侧有漆城.<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邯郸伐卫取漆富邱城之者也.或亦谓之宛亭.<春秋>:甯武子与卫人盟于宛濮.杜预曰:长垣西南,近濮水也.京相璠曰:卫地也.似非关 ...

  • 《水经.济水注》卷八(一)

    A1 ○济水二 △又东至乘氏县西,分为二. <春秋左传.僖公三十一年>,分曹地,东传于济.济水自是东北流出菏泽. 乘氏县,张新斌认为有关地望并不一致,一在曹县东北,一在巨野龙锢集甘泉寺一带 ...

  • 济水与济水文化

    引言 济水,一条古代曾与长江.黄河.淮河齐名,并称"四渎"的水系,历经千年沧桑,900公里河道早已隐没,只在济源境内留下一条浅浅窄窄的小河.有关济水衰微的原因,曾引起史学家们的诸多 ...

  • 《水经·谷水注》阳渠、阊阖门、瑶光寺、朱雀阙等考略

    B1 按陆机<洛阳记>.刘澄之<永初记>言,城之四面,有阳渠,周公制之也.昔周迁殷民於洛邑,城隍逼狭,卑陋之所耳.晋故城成周以居敬王,秦又广之,以封不韦,以是推之,非专周公可知 ...

  • 《水经.谷水注》九龙渠、金谷园、金墉城、华林园等考略

    渠上立堨,堨之东首立一石人,石人腹上刻勒云:太和五年二月八日庚戍,造筑此堨,更开沟渠,此水冲渠,止其水,助其坚也,必经年历世,是故部立石人以记之云尔.盖魏明帝修王.张故绩也.堨是都水使者陈协所修也.& ...

  • “话说济水” 征文 | 济水在呼唤 | 作者:大愚

    .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济水在呼唤                                 --沿济水故道走过 公元2019年初秋时节,一行人从济水源头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