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济水注》卷八(二)
相关推荐
-
●大一统志第七百三十 残本九
奏进 集贤大学士资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兰肹 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秘书监臣岳铉等 上进 合州 ◆合州 山川 土产 风俗形势 古迹 ○山川 上阙 高滩溪 在巴川废县东十五里滩口有崖高七丈其广三丈水激而下 ...
-
●卷三十 ○淮水(3)
淮水又东,右合沘口.(朱讹作左合批口.戴.赵改沘 口而作左合同.会贞按:左当作右,以沘 水在淮水之右也.按<沘 >.<泄>虽分为二篇,然<泄水经>云,北与沘 水合, ...
-
《范蠡在肥城》三、范 蠡 与“富 城”
原创作者:程兆奎 三.范 蠡 与"富 城" 据志书等文献记载,战国至秦汉.南北朝,在陶山前曾经存在一个"富城县",秦汉时期隶属于济北郡,南北朝(魏)隶属于东平郡 ...
-
汉书儒林王式字翁思,东平新桃人也。事免中徐公及许生。式为昌邑王师。
王式字翁思,东平新桃人也.事免中徐公及许生.式为昌邑王师.昭帝崩,昌邑王嗣立,以行淫乱废,昌邑群臣皆下狱诛,唯中尉王吉.郎中令龚遂以数谏减死论.式系狱当死,治事使者责问曰"师何以无谏书&q ...
-
《水经.济水注》卷八(四)
A6 △又北过谷城县西. 济水侧岸,有尹卯垒.南去鱼山四十馀里,是谷城县界,故春秋之小谷城也. 齐桓公以鲁庄公三十二年城之,邑管仲焉,城内有夷吾井.<魏土地记>曰:县有谷城山,山出文石.阳 ...
-
《水经.济水注》卷八(一)
A1 ○济水二 △又东至乘氏县西,分为二. <春秋左传.僖公三十一年>,分曹地,东传于济.济水自是东北流出菏泽. 乘氏县,张新斌认为有关地望并不一致,一在曹县东北,一在巨野龙锢集甘泉寺一带 ...
-
《水经.济水注》所涉昌邑故城、杨叔恭残碑、朱鲔石室、鲁峻碑等考略
A12 △又东过昌邑县北. 菏水又东,迳昌邑县故城北.<地理志>曰:县故梁也.汉景帝中六年,分梁为山阳国,武帝天汉四年更为昌邑国,以封昌邑王髆.子贺嗣.贺废,国除,以为山阳郡,王莽之钜野郡 ...
-
《水经.济水注》所涉淄博、菏泽等考略
<水经.济水注>卷八(六) A10 △又东北过梁邹县北. 泷水南出长城中,北流至般阳县故城西南,与般水会.水出县东南龙山,俗亦谓之为左阜水,西北迳其城南,王莽之济南亭也.应劭曰:县在般水之 ...
-
《水经.济水注》所涉山东菏泽等考略
A8 △又东 过冤朐县南. △又东过定陶县南. 南济也.济渎自济阳县故城南,东迳戎城北.<春秋?隐公二年>,公会戎于潜.杜预曰: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是也. 定陶县,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 ...
-
济水与济水文化
引言 济水,一条古代曾与长江.黄河.淮河齐名,并称"四渎"的水系,历经千年沧桑,900公里河道早已隐没,只在济源境内留下一条浅浅窄窄的小河.有关济水衰微的原因,曾引起史学家们的诸多 ...
-
“话说济水” 征文 | 济水在呼唤 | 作者:大愚
.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济水在呼唤 --沿济水故道走过 公元2019年初秋时节,一行人从济水源头出发, ...
-
“话说济水” 征文 | 济水源头的泉 | 作者:张君霞
济水发源于济源王屋山太乙池,一路潜行数十公里至济源城北分两个源头复出地面,东面的就是济渎庙内的济渎小北海,西面的就是龙潭寺内的龙潭泉.济水在济源境内全长不过几十里,但沿线溪流.古泉众多.据<济源 ...
-
“话说济水” 征文 | 济水缘 | 作者:杜伟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