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日课366:有一种烦恼叫操碎了别人的心
相关推荐
-
#每日学论语#10.15【2017-3-16】
#每日学论语#10.15[2017-3-16] [原文]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译文] 孔子托别人代为问候在其他诸候国的朋友时,要躬身下拜,拜两次,送走所托的人. [微言微感] "再拜 ...
-
上梁为什么要挂红绸布?
中国之所以被称为礼仪之邦,是因为古人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讲究礼仪,建房作为生产生活的一件大事,自始至终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礼仪.据史料记载,建房上梁举行仪式始于魏晋时期,到明清时期已普及到全国各地.建房礼 ...
-
为之不厌乃圣知——《论语》悟读【177】
为之不厌乃圣知,诲人不倦是仁行. <论语>第七篇第三十三章: [原文]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犹如此说)已矣?"公西华曰:&qu ...
-
看见与看不见
看见与看不见 第16周给校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周校长,展信佳: 在"接纳自己,包容他人"这封信中,我很喜欢校长所说的"改变",人生的成长也都是从改变开始.因此,& ...
-
故事说《道德经》第七讲:美丑善恶存在的意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此不善矣. 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继续聊<道德道>,一起来感悟老子在两千五百年前的智慧.上一章老子讲述了大道的本体,是天地的根本,它生养了万物,是造化万事万物 ...
-
多见多闻等而次——《论语》悟读【171】
真正智慧见诸心,多见多闻等而次. <论语>第七篇第二十七章: [原文]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 孔 ...
-
#每日学论语#2.15【2016-8-8】
#每日学论语#2.15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 ...
-
先看自己眼中是否有“梁木”
先看自己眼中是否有“梁木”
-
读书与做人——借人之智,完善自己
心乱,皆乱:心安,皆安.--题记 告知他爸:而今之我,读书时呈现的状态是谦卑且至圣的.丢了书本,则活脱脱一俗物,俗不可耐. 只因,现今的读书之路,实为造心之程.为的是修身养性.因,所读之物,皆为圣贤之 ...
-
论语日课212:四种毛病必须杜绝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泰伯>9.04) 孔子杜绝四种毛病.绝,是彻上彻下地根绝. 毋意 意,凭空揣度.缺乏真实的依据,就妄下判断.对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不先入为主,妄加推 ...
-
论语日课343:为什么有些人总喜欢恶意揣测别人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14.6) 本章孔子对小人可以说是毫不留情. 即使身为君子,也难免会犯错,而行不仁之事 ...
-
论语日课113:有一种明白叫糊涂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5.21) 现在有个成语,愚不可及,是说人很愚笨.而实际上,其最初是孔子用来称 ...
-
论语日课191:有一种活法叫向死而生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l ...
-
论语日课199:拼命学习是人生的一种机会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榖,不易得也."(<论语·泰伯>8.12) 榖,谷.古代以榖米为俸禄,所以常以榖代称俸禄.龚自珍就有"著书都为稻粱谋"的诗句, ...
-
论语日课206:不邀功自赏,也是一种崇高境界和美德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8.19) 尧是儒家心目中的圣王.本章气 ...
-
论语日课229:人生没有进步,就是一种退步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9.21) 孔子追忆颜回,惋惜他的早逝.颜回用功进取不已,从未停止不前. 成功的人生总是寓于健康的身体,如 ...
-
论语日课230:有一种人生,叫努力过不后悔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论语·子罕>9.22) 本章是以禾苗打比方,讲进学有两种不成器的情况.一种是禾苗长成了却不秀穗:一种是秀穗却不结实.都 ...
-
论语日课237:学习的四种境界,你达到了哪一层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9.30) 本章是讲学习的境界.恰如皇侃疏引张凭所言: 此言学者渐进阶级之次耳.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