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日课237:学习的四种境界,你达到了哪一层
相关推荐
-
仁道不远行即是——《论语》悟读【173】
仁者爱人,共爱世间百态: 道者有道,同乐万家灯火. <论语>第七篇第二十九章: [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仁这东西很遥远吗?我内心想到仁,仁就自然来到 ...
-
读破万卷系天下——《论语》悟读【474】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论语>第十九篇第十三章: [原文] 子夏曰:"仕而优(优裕从容,有余力)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文] 子夏说:" ...
-
素说《论语》:子罕篇(二十九)
素说《论语》:子罕篇(二十九)
-
【第230期】音频学《论语·子罕篇第29章》为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音频学<论语·子罕篇第29章>为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9·29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适道"的 ...
-
立身守道善通变——《论语》悟读【231】
立身守道,通权达变. <论语>第九篇第二十九章: [原文]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往赴)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守道):可与立,未可与权(通权达变)." [译文] ...
-
道在通权和达变——《论语》悟读【267】
龙得云斯灵,道在通权达变: 潭之水不涸,学须穷委究源. <论语>第十七篇第七章: [原文] 佛肸(bì xī,晋大夫赵简子之邑宰)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 ...
-
论语: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9-30)
孔子认为,求学按照不同的阶段应该达到不同的境界,即学习.得道.立道.权衡变通,并以此作为致力于修身立德的标准.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
-
论语日课113:有一种明白叫糊涂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5.21) 现在有个成语,愚不可及,是说人很愚笨.而实际上,其最初是孔子用来称 ...
-
论语日课191:有一种活法叫向死而生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l ...
-
论语日课230:有一种人生,叫努力过不后悔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论语·子罕>9.22) 本章是以禾苗打比方,讲进学有两种不成器的情况.一种是禾苗长成了却不秀穗:一种是秀穗却不结实.都 ...
-
论语日课366:有一种烦恼叫操碎了别人的心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论语·宪问>14.29) 子贡喜欢讥评他人.孔子说,你就比别人强吗?要是我就没有这样的闲工夫.方,有 ...
-
学习有四种境界!(涨知识)
文章作者|魏晋寒 图片来源|网络 学习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但它却会让人生变得更加简单.正如作家刘同说的那样:"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无论是学生时期的答题求解,或 ...
-
【家庭教育】教育孩子必须知道孩子学习的四种境界
今天在前沿教育辅导学校遇见了一位研究生毕业学历的辅导老师,在聊天中得知,她初中毕业于鹤壁市外国语中学,高中毕业于郑州市外国语中学,大学毕业于南开大学,并且以优异的成绩上了本校的研究生.在谈到学生学习的 ...
-
学习的四种境界
学习的境界有高低之分,在相同的学习时间里,不同人的学习效果可能有天壤之别,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一只懂的背课文和背答案的学生,显然无法在学习效果上与那些懂的活学活用, ...
-
捧起书来就犯困?读书有四种境界,你在哪一层???
阳光明媚的中午,小明坐在书桌前,翻开了老师在暑期布置的阅读任务书籍开始阅读. 可是刚读完第一页,他就打了一个哈欠,开始心不在焉. 几分钟后,这本书仍停留在第二页上,而小明,却已经进入梦乡...... ...
-
教师备课的四种境界,你在哪一层?
小学数学名师 小学数学老师de公众号 墨子在<七患>中指出:"备者,国之重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决定着课堂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