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新作 ▏“甜蜜小镇”​觅真蜜

[影像脱贫攻坚051期]

“甜蜜小镇”觅真蜜

马秀华 摄影/撰文
基地技术员王诗柳品尝蜂蜜
多年来,我曾经哀叹过“吃不来真蜂蜜了啊!”。
有家拐弯亲戚,说是晚上割糖,第二天起早赶去,可就又“勾兑”了了。
更快的是,从蜂箱里取出的蜂片,当场看着摇的糖,结果还是假的。说蜜蜂根本就没有采蜜,白糖水喂的。
不懂,感叹还是感叹!
1
311国道旁的德森形象雕塑
过西峡县城,沿着311国道,过双龙、过二郎坪,再行3.2公里,路的左边立了一块牌子,上书“德森蜂业”。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牌子,诱发了二郎坪镇12个行政村的养蜂产业,乃至影响到一个西峡县域的蜂业发展。
中华蜜蜂文化长廊
2018年,返乡创业青年朱永站在历史的高度,回到了西峡县二郎坪镇湾潭村,投资300万元,创立德森蜂业公司。他初衷定位于扶贫,意在帮助老乡们都发财。
连心桥,连住了基地与农民的心
2
中午在镇政府公务灶吃饭,这顿饭吃了整整一个半小时,把我的午休也给“吃”进去了。
德森蜂业的养蜂基地

“吃的啥?”聆听陪我们的主人,讲蜜蜂许许多多有趣儿的学问,特别是人工培育的蜂王如何给工蜂成为一家人了,老蜂王如何带着自己的子孙逃跑了,等等,我一直用钦佩、好奇的目光盯着这位了不起的养蜂技术员。
我问陪同,谁呀,咋给这养蜂弄这么清楚?
二郎坪镇栗坪村第一书记项目基地

哈哈,他就是我们二郎坪镇年轻的党委书记余世锋。
“他不是养蜂大学毕业的吧?””不是。”

做好蜂群越冬检查

我在思忖,难怪该镇十二个村,全面发展起养蜂产业。有这样的书记,他一定是把这事儿看准了!
回归人才创业
3
是的,喂个柴鸡、喂个猪,还需要饲料成本,凡饲养业,只要长个嘴,那个不吃东西,唯独这蜂,不叫咱人给他买饲料。
哈哈,漫山遍野都是花,春花走了夏花开,吃吧,越吃越旺,蜜蜂帮助授粉啊!
蜂群满箱
你想吃,我给你种,连翘、葛藤、茱萸、党参、只要咱伏牛山主产的中草药都可以种,还有大枣树、猕猴桃、洋槐花、葛花,它们都开花,你帮我传粉,我受益药材,受益花果,受益乡村观光旅游,过来还有蜜吃,真乃一举多得啊!
基地蜂农在作业
4
于是,“龙头企业+村合作社+示范基地+贫困群众”大概是这样一个模式基本成熟。德森蜂业基地专门从事中华蜂的选育、扩繁、种群供应以及蜜蜂养殖新技术研究、培训、技术服务、蜂蜜产品开发及销售等。
扶贫托管区
贫困户的蜂放在这里,委托基地管理
贫困家庭利用就业务工、入股分红、双向托管、家庭养殖等模式加入蜂蜜产业链条,实现稳定脱贫、带贫、致富奔小康。
山清水秀
就在这里摇糖
目前,该镇20余名贫困群众在基地长期务工;26户贫困户入股分红,每户年均分红达3450元;48户贫困户实行双向托管,培训群众技术员近600余人次。

德森蜂业总技术员罗灵辉在栗坪村指导蜂巢过冬问题

例如,二郎坪镇栗坪村运祥养蜂专业合作社筹资10万余元,养蜂200多箱,由德森蜂业提供蜂提供技术,并且培训了自己的养蜂技术员。
脱贫户杨喜顺

杨喜顺,二郎坪镇栗坪村全家2口人,2018年纳入贫困户,享受A类低保产业奖补5000元,(妻子2018年心脏搭桥花20多万,报15万,) 2019年养14笼卖4000元,今年养28笼蜂,加入村运祥养蜂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发工资一年1万元。
5
蜜源足矣,蜂群足以,自然,纯正的山蜜也足矣!

山上到处是野菊花

蜜蜂正贪婪地在采蜜

取出蜂片,削开两边的封蜡

天气较冷,蜂蜜很稠

放在摇糖机内

用离心甩力把糖给摇出来

小王取了一块原片,品尝这批糖的品质

基地技术员边割封片,一边眼气我们,我不妨厚着脸皮也要了一块,跟着在场的每人都来一块,没吃过真蜂蜜么,来,尝尝这真蜂蜜的味道:嗯,不是太甜,有一种野菊花的苦香。可不是,当下山上到处盛开的就剩黄的、白的野菊花了。

德森蜂业开发的新产品

是把薄薄的蜡片做成心形,待蜜蜂产满蜜后

取出直接装进心形盒内一次成型

这可不是后期切割的哟

这应该是小两口子

两颗“心”让“甜甜”给粘得更紧了

上边是心形,这款是方形

都是在蜂箱里一次成型

纯正的土蜂蜜

因不假,故价偏高,

这是这种包装
为的是适应不同的消费需要
哈哈,这下找到真蜜了啊!
我祝福他们,但又不乏担心,“千万千万别兑假啊!”
书记笑着说:全镇每年要产多少蜜?因为掺杂兑假砸了牌子,出路何在!
希望“甜蜜小镇”香甜四海,永不消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