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赏石文化的作用及发挥其比较优势的意义

(0)

相关推荐

  • 经典赏析︱发现鲁迅笔下的自然美----鲁迅的《雪》艺术手法赏析

    发现鲁迅笔下的自然美 --------鲁迅的<雪>艺术手法赏析 鲁迅的<雪>是一首动人的咏雪诗,是一副美妙多姿的雪景图,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 ...

  • 专栏 ‖ 薛明德论艺术(八)

    薛明德画作 (图文/薛明德) 薛明德用奇怪的颜色去传递出了人类共有的情感,在所有的,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无一不是用被个性化了的色彩装点成了美的形式,被审美产生美感.   薛明德画作 薛明德不是一本书主义者 ...

  • 中国当代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李叔平

    山水画是传统审美精神.民族文化性格承载的重要平台.所以要把山水画得富有品位,不但要有娴熟的技法,还需要有能谙熟传统文化的修养.唯技法,是画匠.观赏当代著名画家李叔平先生的山水作品,眼前必然因娴熟的技法 ...

  • 雕塑文化都有哪些特点?城市广场已经离不开它

    雕塑文化和绘画一样,都是一种静止文化.通过凝固的物质展现人的精神和意识.这种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带有静止性和永恒性,可以历经时空巨变而不消失.在中国的雕塑文化中,以敦煌莫高窟和洛阳龙门石窟最为有名.除此以 ...

  • 恰似他心中的宁静——天津市青年书法家杨占良书法赏析

    杨占良 恰似他心中的宁静--天津市青年书法家杨占良书法赏析     王宝贵 天津市静海区是中国文联命名授牌的"中国书法之乡",静海人对书法的情与爱至真至纯.青年书法家杨占良是土生土 ...

  • 赏石文化中的“形”与“意”

    中国的赏石文化起源很早,但真正赋予文化内涵的赏石活动则兴起于唐代,虽然经过了千百年来文人雅士的膜拜.研究.推崇,到今天为止却好像仍困惑对于艺术品来说石头是什么,或者说石头到底是不是艺术品,石头的艺术性 ...

  • 中晚唐赏石文化:赏石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一)

    我国赏石文化源远流长,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赏石文化处于孕育发展期,仅有零星的自发赏石活动,不成系统,影响也不大.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文化.山水文化.美学思想都为赏石文化兴起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终于在中晚 ...

  • 群英荟萃(中晚唐赏石文化:赏石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二))

    接上篇: "群英"中有许多诗人,他们留下的赏石诗,是当时赏石文化活动的生动记录和第一手资料.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中唐诗人.他和白居易是好友,一同欣赏过牛僧孺的奇石, ...

  • 气象万千(中晚唐赏石文化:赏石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三))

    接上篇:  贰  奇峰突起,景象万千-- 盛极一时的中晚唐赏石文化 1.赏石理论初步形成 从赏石诗文中可以看出,中晚唐已经初步形成了赏石理论. 第一,开始有了品评奇石的标准.中晚唐开始品评石种的优劣和 ...

  • 以意相石——管窥中国古代赏石文化由“形”向“意”的心路历程

    清初郑板桥曾在石画上题过一段文字,其中点到了米芾和苏东坡两位赏石大家的赏石观. "米元章(米芾)论石,曰瘦.曰绉.曰漏.曰透,可谓尽石之妙矣.东坡(苏轼)又曰'石文而丑'.一'丑'字则石之干 ...

  • 赏石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高雅与世俗之争的本质是什么?石友:没想过

    友好提示:这篇文章写得稍微深奥了一些,也许您会感到枯燥,希望石友能耐心阅读,全文用时6分钟左右. 文化赏石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说到文化就会让人想起高雅这个词,这也就是人们的共识:玩文化要往高雅的方向玩 ...

  • 漫谈唐宋时期赏石文化以及文化名人

    一个行业的兴起是由社会需求和经济利益推动的,任何高大上的东西都离不开这样的规律.经济是一切繁荣的基础,当然也是文化繁荣的基础.唐朝盛世把诗歌文化推向了高峰,唐诗也成为了那个朝代的文化名片. 灵璧石精品 ...

  • 传统赏石文化与当代艺术。

    我国传统赏石文化所蕴含的普世价值如何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以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彰显? 本文分别就对观赏石的当代艺术表现特质和传统赏石文化的当代艺术诉求等方面加以论述,并以此共襄于同仁. |观赏石的当代艺术表 ...

  • 经济影响下的赏石文化:奇石审美导向从日本到台湾再到中国大陆

    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大陆的赏石文化几乎是停滞的.同一时期因为台湾的经济发展较快,赏石艺术开始在岛内士绅间流行,在1967年左右台湾民间成立了第一个地方上赏石团体"花莲县奇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