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唐宋时期赏石文化以及文化名人

(0)

相关推荐

  • 生长在红泥中的灵璧石,千年来深受奇石爱好者的青睐

    有一种石头,深受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甚至皇宫贵族的追捧,它的开采环境极为特殊,是生长在一种红色的泥土中,开采时要挖土数丈,才能见其石.在<云林石谱>一百一十六种石头中,它排名第一位,书中对这种 ...

  • “石”来运转 之 奇石文化

    ·奇石,是指从天然顽石中游离出来的.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具有观赏及收藏价值的石头,日本人也称之为水石,韩国人则称之为寿石.古时叫供石.雅石.石玩,现在叫观赏石.起源于古代的文人雅士对石头的玩赏, ...

  • 谁知片石多情甚

    世界上有一种物体,藏于土里,隐于山中,人类不知道它们何时出现,也不知道它们何时灭亡.它们走过了漫长的历史,经历了地球的更替,吸收了日月的精华,所以缤纷瑰丽:它们具有自然性.矿物性.泥土性,所以丰富高雅 ...

  • Artlib线上展览 | 米芾——笔下有云烟,书中藏诗意

    线上展览第12期 米芾-- 笔下有云烟,书中藏诗意 前言 米芾,(1051- 1107 )[北宋]初名黻,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元祐六年改名芾.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诗人.画家.鉴 ...

  • 赏石文化中的“形”与“意”

    中国的赏石文化起源很早,但真正赋予文化内涵的赏石活动则兴起于唐代,虽然经过了千百年来文人雅士的膜拜.研究.推崇,到今天为止却好像仍困惑对于艺术品来说石头是什么,或者说石头到底是不是艺术品,石头的艺术性 ...

  • 赏石境界,建立在审美和文化之上

    ◆ ◆ ◆ 赏石境界 建立在审美和文化之上 美石的唯一价值就是它的观赏性,这是毋庸置疑的.观赏石顾名思义,是用来观.用来赏的,也就是说它的价值是满足我们的视觉感官.所以,收藏石头的真正价值就是审美价值 ...

  • 中晚唐赏石文化:赏石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一)

    我国赏石文化源远流长,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赏石文化处于孕育发展期,仅有零星的自发赏石活动,不成系统,影响也不大.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文化.山水文化.美学思想都为赏石文化兴起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终于在中晚 ...

  • 群英荟萃(中晚唐赏石文化:赏石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二))

    接上篇: "群英"中有许多诗人,他们留下的赏石诗,是当时赏石文化活动的生动记录和第一手资料.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中唐诗人.他和白居易是好友,一同欣赏过牛僧孺的奇石, ...

  • 气象万千(中晚唐赏石文化:赏石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三))

    接上篇:  贰  奇峰突起,景象万千-- 盛极一时的中晚唐赏石文化 1.赏石理论初步形成 从赏石诗文中可以看出,中晚唐已经初步形成了赏石理论. 第一,开始有了品评奇石的标准.中晚唐开始品评石种的优劣和 ...

  • 以意相石——管窥中国古代赏石文化由“形”向“意”的心路历程

    清初郑板桥曾在石画上题过一段文字,其中点到了米芾和苏东坡两位赏石大家的赏石观. "米元章(米芾)论石,曰瘦.曰绉.曰漏.曰透,可谓尽石之妙矣.东坡(苏轼)又曰'石文而丑'.一'丑'字则石之干 ...

  • 静心怡神,品味唐宋时期的禅茶文化,体会僧仕毕生的精神追求

    一.禅茶文化精髓 1.理解"禅茶"之意 "禅茶"二字可以分开来解释,"禅"有静思之意,"茶"便是品茶了.结合起来理解便是 ...

  • 赏石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高雅与世俗之争的本质是什么?石友:没想过

    友好提示:这篇文章写得稍微深奥了一些,也许您会感到枯燥,希望石友能耐心阅读,全文用时6分钟左右. 文化赏石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说到文化就会让人想起高雅这个词,这也就是人们的共识:玩文化要往高雅的方向玩 ...

  • 传统赏石文化与当代艺术。

    我国传统赏石文化所蕴含的普世价值如何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以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彰显? 本文分别就对观赏石的当代艺术表现特质和传统赏石文化的当代艺术诉求等方面加以论述,并以此共襄于同仁. |观赏石的当代艺术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