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下的科技发展”系列】“东方红一号”划开了新时代
相关推荐
-
失去动力50年,东方红一号为何还没坠毁?专家:再过万年也没事
2月10日左右,也就是除夕前那天,天问一号将开始近火制动,即将开启环绕火星之旅!同时见证这一伟大创举的,还有在我们的头顶2300多千米高度运行的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自19 ...
-
钱骥:开拓我国空间技术和空间科学事业的千里马(2)
为了探索发展中国空间技术的途径,1958年,钱骥参加中国科学院高空大气物理代表团赴苏联考察. 1958年10月代表团在前苏联克里米亚疗养院. 1958年10月钱骥(左).卫一清(右)参观前苏联克里米亚 ...
-
根本没燃料的东方红一号,在轨运行半个世纪,为何还没坠入地球?
2020年3月28日,北京天文馆名誉馆长朱进和北京四中天文教师叶楠和国家天文台沙河科普教育基地教师克留一起,拍摄下了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过境北京的轨迹. 这颗在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卫星,已经在轨 ...
-
辟谣:NASA称中国在4月29日发射的天和核心舱,关键部件即将坠毁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长征五号B搭载着"天和号"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并且于490秒后成功进入倾角为41.5°,351 x 385 千米的椭圆形轨道,未 ...
-
【“党旗下的科技发展”系列】群星荟萃的原子弹“功勋簿”
[编者按]时间流转,建党一百周年的中国共产党不仅建立了一个新中国,还带领着新中国从一穷二白走上了光明大道,让新中国的科技事业从白手起家到屹立世界科技前沿.多年来,"两弹一星".杂交 ...
-
【“党旗下的科技发展”系列】“贫铀”的中国如何找到了铀?
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一度被认为是铀矿资源贫乏的国家,没有充足的发展核工业的原材料:同样的理由,中国提炼铀技术水平也很低.那么,"贫铀"的中国是如何找到足够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铀的 ...
-
【“党旗下的科技发展”系列】人工胰岛素,生命新纪元
在地球上,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所有已发现的生命体都含有蛋白质,而蛋白质本身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工业上,蛋白质可以分解杂质.提高效率:在医学上,蛋白质可以检测疾病.治病救人,等等.可以说,自从人类开 ...
-
【“党旗下的科技发展”系列】疫苗是如何在中国“走红”的
时至今日,人类仍在与病毒进行着艰难的斗争,可是,在漫长的斗争历史中,我们也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就在几十年前,许多孩子会因为长痘.腹泻.伤寒等"小病"失去生命,成千上万人需要忍 ...
-
【“党旗下的科技发展”系列】中医给世界的礼物——青蒿素
39岁前,屠呦呦想不到自己未来的生命会被青蒿素给占满. 1955年,屠呦呦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被分配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屠呦呦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新知识,并结合自己已掌握的 ...
-
【“党旗下的科技发展”系列】将一生献给大地的人
中国人造出了原子弹,汽车走进了千万中国人的家庭,中国人首创的预报地震的理论,说起这一切,我们就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人--李四光. 与石头相伴入眠 先后破除"中国无第四纪冰川"和&quo ...
-
【“党旗下的科技发展”系列】袁隆平:用一生去追逐禾下乘凉梦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却不是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并且许多地方也不适宜种植农作物,这样的条件下,中国人民的生活能越过越好,我们都必须感谢袁隆平院士以及他的团队培育出的各种高产量高活力的水稻. 野生 ...
-
【党旗下的科技发展】中国第一个核基地揭秘
核弹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强大的武器,为了保卫国家.守护和平,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中央领导人就开始筹划核武器的研制工作,毛主席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我 ...
-
东方红一号卫星
东方红一号的设计寿命只有20天,但它实际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最令大家无法理解的是,它竟然在天上整整飞了47年.  那么没有燃料的东方红一号是如何做到的哪?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卫星的寿命和运行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