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里的风水人性—— 纽约篇.....

一部好的电影,不仅仅是热闹好看。如果只追求感官刺激,缺乏思想性,那么很可能就是一次两次爽过之后,慢慢地就越来越提不起劲来。

比如好莱坞现在的电影,特技一个比一个炫目,音响效果也够震撼,然而思考的深度却越来越浅薄,也完全不接地气。在看得见的未来,几乎都是一种肉眼看得见的速度在衰退。

实际上,多年以后仍然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好电影,往往强调的是故事、是人性,比如《让子弹飞》这部电影,多年以后,无数的现实评论文章,都可以从中引用桥段。

如果以此为推论,那么未来的中国电影市场,讲故事、谈人性,西方电影很难竞争过本土电影。—— 很可能未来的中国电影院里,票房榜排行靠前的电影,前十名多半都是本土电影。

唐人街探案系列,作为陈思诚导演的系列IP,票房一向不俗。陈思诚不算顶级的演员,但是却成了一个电影行业的王牌导演之一。

如果仅仅把唐探系列,看做是一部融合喜剧和探案的电影,应该说80-90%的人,都会同意,这种融合算是一种开创。一方面巧妙地避开了国内的题材雷区,另一方面,国外场景也给团队巨大的创作自由度。顺带说一声,这种创作自由度,实际上在《泰囧》等电影里,也都可以看得到。

所以,以海外为背景的拍摄,也是一种比较讨巧的电影创作发挥方式。作为一个比较成功的系列作品,唐人街探案打开了这个“自由度”之后,可以往里面加入的元素,其实远远不止搞笑和探案。

一部作品要成功,既要塑造人物,更要塑造人性。鲜活的人物,深刻的人性(哲学)思考,又融入欢快的喜剧节奏里,这非常考验导演和团队的功底。

这里来谈谈《唐人街探案2》,就是纽约连环杀人案的那一部作品,其中包括了深刻的风水和人性思考,甚至可以说,其中的隐喻,远远超过剧情本身。

故事发生的背景在纽约。用电影里宋义在公园里描述纽约的那句话来说,“纽约看起来很美丽,其实它还有个名字,罪恶之城!”。

纽约是罪恶之城,超级大国何尝不是罪恶之国呢?

里面的杀人主角,是那位身患癌症时日不多的外科医生,而这一位医生的形象,恰好代表了超级大国的精英 —— 白人精英、高学历、高富帅、资产丰厚、自命不凡。他把自身的问题,归结给周围的世界,杀人为自己续命,毫无心理负担。

杀人炼丹为自己续命,我相信任何心理正常的医生,都不会这么去思考,因为医生见惯了生死,很清楚这类病的结果。 —— 设计这样的故事框架,一方面自然是剧情需要一个连环杀人案。但是,这背后有一个细思恐极的隐喻。

这个隐喻是什么呢?一个人为了自己活命,就去杀人炼丹。如果我们把这个人,人格化为超级大国的精英阶层,甚至人格化为超级大国这个国家,我们就会发现,这个隐喻就是 —— 超级大国这个国家,为了给自己续命,正在全世界连环杀人,无论是颜色革命,还是贩卖战争,甚至是借疫情之手消灭国内的la-ji人口。

如果说,这个隐喻还有点牵强的话。不妨想一下,凶手杀人之后,在尸体上方贴上的邪气十足的“镇邪符”。—— 电影里说,凶手害怕死者的灵魂报复,于是贴上这个符咒,让死者灵魂永世不得翻身。

现实中,超级大国的镇邪符是什么?答案很清楚,那就是超级大国人操控的世界舆论。以前并不觉得,这些年,看惯了超级大国的说谎成性,造谣生事,意识到了这一点。超级大国的舆论手段,除了宣传超级大国的高大上形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掩盖超级大国的罪行,镇住被害者的灵魂,让他们忘记超级大国的罪恶。

从这一点故事框架来说,唐人街探案的好看,其实都是有着现实的隐喻。

那么,这个外科医生的心理,仅仅是变态那么简单吗?显然不是,他把自己当作了神,对其他人的生死,漠不关心,理由就是自己治病救人,拯救过无数的生命,所以滥杀无辜,救活自己,并无任何不妥。 —— 这就是非常傲慢的超级大国精英式思维,只要让超级大国续命,其他的人,谁都是可以拿来牺牲的。电影里,无论是白人还是黄种人,哪怕是素不相识的路人,这位医生毫无心理负担。

杀人的顺序,还有讲究,居然是金木水火土五行 —— 这其实也暗喻西方人学中国文化,只学会一些皮毛,而且还是用于杀人利己,完全没有学会中国文化的精髓。—— 这在电影后半段,也借由两位侦探的口,说出了关于神性、兽性的话语,也隐喻着超级大国日渐失去神性,越发兽性,最终......的结局。

凶手,也就是那位外科医生的死亡。选择自杀而亡,而不是被警察带走。其实现实中,也是很好的隐喻。美利坚的文明,也许最终是自杀,而非他杀。

说完故事的主框架,这部电影里对于风水的讲究,很多地方体现在细节。

比如案情一开始,日本侦探野田昊,就断定破解案情的关键,就在于“风水”。这体现了日本文化中,受到中国的辐射和影响比较深,理解程度也比较深。思维方式,也是东方式的。

而那位超级大国退伍大兵的侦探,办案风格就是使用暴力,被人耍宝还不知道,那一句“爸爸,打我!”令人捧腹。实际上,也映射了超级大国人崇拜暴力,不善思考,甚至把暴力当成了路径依赖,而在现实中(探案中)处处碰壁。毕竟,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还有一山高。那个大个子,被超级大国警察抽打的时候,温顺得像绵羊似的。

其中,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隐喻。

比如唐仁、秦风、宋义,三个人在桥洞里夜宿,被三个白人混混打劫。结果反手施出莫家拳,不仅制伏三个小流氓,还顺手捞了一身行头。这种桥段,总让我想起超级大国打劫全世界,却没有打劫成功中国,并非不想,而是不能,反倒是中国的行头,越来越多,越来越好,越来越重。

虽然编剧和导演,安排这个桥段的时候,未必是这么想。但是相对于第一部,到商场里偷衣服,第二部是反向制伏劫匪,收缴衣服,这其中之味道,当然大不相同。

在这部电影里,还有一个“顺风车杀人”。也就是借着连环杀人案的契机,把自己的犯罪,也夹杂其中。

在现实中,每一个强大的帝国背后,都有一堆的仆从国。与此同时,“借刀杀人”,甚至是“顺风车杀人”,其实也不乏先例。就像英国人,总是跟着超级大国人入侵他国。西方列强国家里,搭着超级大国北约的便车,搞事情杀人的也不在少数。老欧洲借着北约,除掉卡扎菲,也颇有点“顺风车”杀人的味道。

至于电影里的一句很深刻的句子,“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这句话,有着更深的哲学。和犯罪一直打交道,难免有可能走向犯罪的行列。

更深刻一点说,我们和超级大国的斗争,会不会有朝一日,我们变成另外一个超级大国?这既是风水里的互相影响,也可能是一个哲学上的命题。

在电影唐探三之后,秦风没有黑化,也没有加入Q的组织。也就是回答了这个问题,虽然一直在和邪恶打交道,也在凝视深渊,但是秦风仍然坚守正义,自己并没有变成深渊。

所以,看完这篇文字,可以考虑回过头再看一下这部电影,再带入这些思维,再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思考深度呢?—— 当然,很可能是电影团队,什么都没有想,完全是我过度解读,算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