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辉:十八里河爷爷和十八里河奶奶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NO.2234

十八里河爷爷和

十八里河奶奶

作者 | 张晓辉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d145e3125e)

进大门就发现院子东头停着一辆崭新的老年摩托三轮,顿时有点恼火,这老爷子真是不服老,还真自己买回来一辆老年车,买就买了,我也不敢说呀!
推开房门,老爹正在阳台和一位老大爷聊天,阳台铺满阳光,两位老人晒着太阳相谈正欢。看见我回来,老爹赶紧给我介绍,这是西院才搬来的,十八里河的,你叫大爷吧。又给老大爷说,这是俺家老三媳妇儿,在市里上班。
老大爷忙夸我老爹有福气,儿孙满堂啊,多好啊,老爹就喜欢听这个,这可真夸到点子上了。
快吃午饭的时候,有位老大娘敲门,说叫她家老头子回家吃饭,我才知道,新搬来的是老两口,看上去都七八十岁,和我老爹年纪不相上下,老大娘熟门熟路,显然不是第一次来了,看见我似乎早就认识一样:妞,你回来了,你家小妞可喜欢人啊,她爷说起来这个小孙女早晚都是一脸笑,你家儿子长那么高个子啊,多排场的孩子。
这个老太太真会说话,由不得人不高兴。
妞,你看看这花儿到你家开的多好,你家阳台暖和,俺家花儿都先放你家了,不碍你事吧?
我这才发现,阳台一头挤挤挨挨放了约莫十几盆花,文竹、吊兰、栀子花还有看不出名堂的几盆,栀子花已经开了,我说屋里咋有一股隐隐的香味儿呢,这可太好了,不用养花就能坐家里赏花,如此坐享其成的美事送上门来了,占了人家的便宜,赶紧说谢谢,不碍事,一点都不碍事,都放这里吧。
老太太笑了,说,我还说怕你们年轻人讲究多,不一定愿意呢,那两只鹦鹉我都没敢弄来,你不知道,俺来租人家的房子,就两间房,也没有个院子,这都没地方放,咱农村人,住大房子住惯了,家里东西不值钱,可都不舍得扔,原来在俺家恁大爷俺俩住一层楼一二百平,搬到这儿可给我难受死了。
看来老太太挺爱说话,老大爷等着急了,黑着脸说,你还回家吃饭不吃了,饭都放凉了吧?老太太说,回回回,这就走,妞,你不知道,你大爷脾气可怪了,我都让着他,不搭理他那么多。
果然,老大娘看着很温和的样子,一边往外走一边回头给我解释。
自从多了这对老夫妻邻居,每次回家,不是我老爹在他家门口坐,就是他们老两口在我家坐。老人睡眠少,有次早上天刚亮,老大爷就来喊老爹一起出去玩,玩啥呢?看修路!修路有什么好看的?可是三位老人,一人带一个小马扎,开上老年车,一本正经的上班去一样,还背着水壶,我看着好笑。
老太太说老大爷脾气不好,她总是顺着他,但是我看老大爷挺怕老太太的。
老大爷和我爹一样,喜欢抽烟,又都知道抽烟不好,都说要戒烟,老大爷有人监督,戒烟戒得还算彻底,我爹就不那么严格了,没几天又开始抽上了,老大爷在一边看着,就也想抽,一群老头坐在马路边上,别人都在抽烟,那个戒烟的人就格外煎熬,别人就说抽一根,只抽一根没事,老大爷禁不住诱惑,也点了一根抽上了,这时候老太太从旁边走过来,刚点上烟的老大爷赶紧把烟全部握在手里,生生把正在冒着火星的烟头给闷灭了。
老大娘看了老大爷一眼,虎着脸说,把手伸开我看看,老大爷还真的把握着烟头的手展开了,老大娘厉声说,下不为例啊。老大爷站起来夸张地点头哈腰说,是的,是的,夫人教导的极是。一群人跟着哈哈大笑,老大娘走远了,别的老头儿打趣老大爷,你年轻时候不是干部吗?咋这么怕老婆。老大爷一本正经地说,怕是不怕,人家这是为咱好,咱不能不知道好歹。
看来,这对双双健康长寿的老夫妇,是有着婚姻经营大智慧的。
我说大娘,我看你和大爷感情真好,你们没吵过架吧?
咋不吵?吵了又咋样?日子还得过,你真能把一群孩子扔下走了还是咋地?妞啊,你不知道,过个日子,可难呐,谁怕谁?谁有啥可怕的?还不是为了少生点气,谁给谁气死了日子好过咋地?你大爷年轻时候混蛋着呢,你别看他现在见人有说有笑,有时候可不是东西。
大娘说着老头不是东西,又慌忙去我家菜地割点小茴香,要给大爷包饺子了,说小茴香顺气好消化。
老爹和老大爷成了好朋友,不仅他家的花儿,老年车放我家,鹦鹉也挂在了二楼阳台,洗了衣服也晾在我家院子里。
老爹开心地帮他们浇花,喂鸟,也动了想养花的心,老大爷不由分说就从自己花盆里分出来几株,老爹就也有了栀子花,文竹和吊兰。我说是不是分盆的季节呀,别把花伤了,老大爷很有把握地说,放心,我养了几十年,就没养死过花。
我老公说,这位大爷和我老爹是一样脾气的人,对谁好起来,恨不能把肉割给人家吃,俩人对脾气,所以一见如故。
还真是的,五一节,大姐回来买了西瓜,刚切开,老爹就搬起一半出门了,还带上我女儿说,走,妞,咱俩给十八里河爷爷送西瓜吃去。
大姐不解,五一节前后西瓜还挺贵的,半个西瓜说送人就送人,知道自己老爹是啥脾气,也不好说什么,一会儿女儿回来了,手里端着一盆草莓,说是十八里河奶奶给的。
后来,女儿习惯了帮她爷爷跑腿,给邻居老两口送去一碗饺子啊,送去一卤面啊,一块腌肉啊,说是女儿跑腿,因为中间隔一条马路,老爹还是在旁边牵着手的,不过是因为孩子也喜欢去人家家里玩,孩子喜欢去谁家,原因很简单,要么有人玩,要么有好吃的,这老两口家里周末会来一帮孩子,他们的孙子孙女外孙子,还有吃不完的小零食,每次去都不会空手回来,孩子自然喜欢去了。
每次回家找不到老爹,女儿都说肯定是去十八里河爷爷家了,难为才几岁的孩子,能把这位爷爷的称谓说的复杂又清清楚楚。
转眼和老两口做邻居两年了,一到假期孩子放假,我把孩子送回老家住,都是邻居老太太帮女儿梳小辫,还给女儿扎上好看的蝴蝶结,遇到谁问:妞妞,谁给你梳的小辫这么好看?女儿都说:十八里河奶奶!
女儿该上小学了,因为划片分的学校不理想,我想择校上个重点小学,说了几次,让女儿听见了,去给邻居老大爷说,我妈妈可发愁了,还没给我找好学校呢。
老大爷见我就说:妞,你咋不早给我说呢?小妞上学还用发愁?不是恁大爷我吹的,别说你一个闺女,就是你有三个五个闺女,在咱二七区,也上不完的学。
原来,老大爷两个儿子两个儿媳妇都在教育系统工作,这老大爷年轻时也是当个村干部的,而且教子有方,,几个孩子都在公职。
就算是这样,我也不敢冲老爷子一句话就把事托给人家办,给孩子择校有多难,我是明白的。我找了同学去办了,老爷子也热心地当着我的面给他儿子打电话,下命令一般说一定要办好,这是你李叔的孙女,可好的孩子。我听着电话里的回答有点敷衍,就更不敢指望了。
老大爷却说,妞,你放心吧,没事!
我哪敢放心,还是让我同学操心给孩子办入学。
果然,快开学的时候,老大爷很不好意思地对我说,闺女呀,恁大爷现在说话不顶用了,猫老不避鼠啊,我给你操着心呢,现在不好办啊。
老大爷是实心实意给办事的,可是他儿子又不了解我们,凭啥给办呢?重点小学择校难之又难,我一开始就没打算会办成。
我说,没事的,大爷,妞学校快找好了。
大爷才舒了一口去说,唉,可对不住啊,我都没脸给你爹说。
还真是的,那一段时间,十八里河老大爷不咋去我们家了,直到女儿穿上了新校服,戴上了红领巾,老爷子看见我说话才又自然了。
他见我最多是夸女儿懂事:你家这个小妮,少见的孝顺呢,那天你爹发烧了,一人在床上躺,她出来对你大娘说,俺爷不舒坦了,他不想动弹,也不吃饭,一天都没吃饭了。
大爷学着孩子说话的神态,还皱着眉。学完还对我说,你都没看恁妞发愁那个样,那天你们都不在家,要不是她来说,谁也不知道你爹病了,我这才跑去诊所叫了医生来打针,这小妮将来能指望住啊,你等着享闺女的福吧。
能不能享闺女的福先不说,这话听着还是很受用的,而且,有个这样天天来串门的邻居,我们出门在外也放心多了。
老太太对出来租房很不满意,可是又不想跟着任何一个孩子住到城里去,单独在城里租一个房子,就算不让他们出钱,老人也不舍得。她一直怀念已经拆迁了的村庄,想念分散出来租房的邻居们,更想念以前的大房子。
老两口就经常向我憧憬房子分下来后的情景,他们想要一个四室一厅的大房子,一百五十平以上的,到时候孩子们周末回来有地方住,不像现在,吃个饭,餐桌都得摆到马路边上。到时候他们一定邀请我们全家去做客,还要让我老爹去他家多住些日子。
还没等新房子分下来,邻居老大爷生了场病,虽然一群孩子,可是离得都不近,上班也忙,照顾的主要是老大娘,老太太差点累病了,虽然后来老大爷痊愈,邻居却不想把房子租给他们了,毕竟八十多岁了,住在家里,万一有点事,又担责任又不吉利。
年纪大了,去哪里租房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可是拆迁过的村庄,还是一片废墟,安置房遥遥无期。
某天,老大爷带着老大娘,一路骑行回十八里河去了,我以为只是开玩笑,我家在城西南,十八里河在城东南,中间好几十里的路程呢!
老人回来后开心地来我家说,找到地方住了,要搬回家去了,我说你家房子分下来了吗?盖的够快呀!
原来,村上像他们这样不方便租房在外边住的老人很多,安置房又不是一年两年能分下来,村里就先用活动板房建了临时的老年安置中心,一人分一间,老两口还可以分到一个大套间,有厨房有卫生间,不想做饭有公共食堂,想做饭自己可以开小灶。
我们听了都替他们高兴,两位老人很快搬了家。
他们搬了家,我家好像少了一支队伍一样萧条了很多,院子空旷起来,阳台上的花只有几盆了,很落寞地懒得开花的样子。
我们都不在家的时候,家里又剩老父亲一个人了,老人就经常念叨,啥时候有空去看看他们就好了,也不知道他们在那里过得咋样?我让他少操那个心,人家一群儿女,又是老两口,到哪都会过得好!
老爹笑笑说,也是啊,我不是瞎操心吗?
没过多久,老爹查出来肺部出了问题,医院住一段,家里养一段,恢复了精神再去医院,眼看着身体越来越差。
常常是躺半天不说一句话,除非来了邻居老人,他才起来陪着说话。这要是十八里河的老大爷还在这里多好,可以天天陪老爹聊天了。
有天回家,发现老爹的房间热闹异常,进去一看,十八里河大爷来了,正坐在床头陪老爹说话呢,怪不得这么热闹。
老大爷陪着说了半天话,吃饭的时候非要告辞,他儿子开车来接了,老爹拉着人家非让吃了饭再走,老大爷说了一句话,老爹松开了手:人老了,是你想去哪就去哪的,来看看你我给他们说了多少天才送我来的。
话里满是无奈,能说不能行的时候,还只能这样子。
十八里河大爷走后,老爹反复说了无数遍,看看人家多讲情义,这么远还专门来看看,看看人家多义气!
听的多了,我就说,等你好了,咱们也去看他去,不就开车半个小时嘛!
没等我们带老爹去十八里河看望大爷大娘,老爹的病情加重,再难出门。
老爹去世四年了,他养的花,被我们养死好几盆,前几天回家,闻到空气里丝丝花香,细微,却又无处不在,原来,是那盆家香(老人说叫这么个名字,具体咋写,不清楚)开了。
这是十八里河大爷送的花,我想起自己了没有兑现的承诺,就想去看看二位老人,已经给孩子说好了,要带她去看望十八里河爷爷和奶奶。
真准备去的时候,我决定不去了,不去,他们就可以想着老爹还活着,过着儿孙满堂的幸福日子。不去,我也可以想像一下他们住在四室一厅大房子里,等着儿女周末回家。
这样的想象,一直留着就行。

作者简介

张晓辉,社旗县兴隆镇罗庄村马庄人,妙龄大妈一枚,当年瘦小离家到大城市郑州谋生。热衷自主创业,匆忙半生,并无建树。白天忙生存,夜晚码文,感性和理性并存,一直认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明天的苟且,但一定有诗和远方,一直坚信住什么房子不重要,和谁住一起更重要。坚持吃粗茶淡饭,过简约生活,写温暖走心的文字。乡土赊旗特约撰稿人。

乡土文学《乡土赊旗》(Hometown Sheqi)发布

总编 | 赵华胜

总顾问 | 王学章  王书义  梁铜勋  刘永科

特约作者 | 晓辉  丽萍  尚钞  春雨  松克  春兰

特约美编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后)

(0)

相关推荐

  • 人到晚年,老两口先走的享福,还是后走的享福?

    闲云谷 峰下闲云云上松,珍兰奇蕙伴节丛:不忍移爱进瓦罐,卷书抱坛迁谷中. 99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人生到了晚年,才能真正体会"少来夫妻老来伴"的真谛:子女再多,再有出息:那也不如 ...

  • 平台作者:李红光[散文]过分奢欲终成空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文             品             读             过分奢欲终成空 文//李红光 "遥望家乡的小山村,小呀小 ...

  • 哈士奇将67岁老大爷砸骨折,大爷:“我只能原谅它”

    郴州67岁的刘老大爷在家里养了一只哈士奇. 爷爷奶奶们养狗,大家懂得都懂,那必然是在"溺爱"中逐渐"稳重". 刘老大爷家的哈士奇那自然也不例外,刘老大爷平日里有 ...

  • 母亲节专题‖张晓辉:娃妈们的母亲节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娃妈们的母亲节 作者 | 张晓辉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 ...

  • 张晓辉:一颗木瓜树的前世今生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一颗木瓜树的前世今生 作者 | 张晓辉 原创 | 乡土赊旗(ID:g ...

  • 张晓辉:儿女双全的孤独父亲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儿女双全的孤独父亲 作者 | 张晓辉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 ...

  • 张晓辉:老陈的闹心事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老陈的闹心事 作者 | 张晓辉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 ...

  • 张晓辉:盘肠英雄王凤山

    1943年的晋南大地,到处上演着二战区司令部剧团排演的<盘肠英雄王凤山>的话剧.观看的现场,人头攒动,群情振奋.演到动情处,台下啜泣声一片,人们无不为王凤山将军的壮烈义举,而深深感动.剧中 ...

  • 诗词朗诵:铜川市烈桥村扶贫古韵三首 | 张晓辉 主播 | 陈霞

    长风文化传媒集团 大风起兮,长歌当酒 古韵三首 张晓辉 咏金锁关镇烈桥村扶贫事 日暖天蓝映古村, 福楼万丈瞰层云. 贫穷不是真颜色, 此地仙山百姓尊. 踏莎行·金锁关镇烈桥村扶贫事 冬日云低,烈桥雪降 ...

  • 散文:文人的喜宴 | 张晓辉 朗诵 | 夏日

    长风文化传媒集团 大风起兮,长歌当酒 文人的喜宴 张晓辉              婚庆宴喜,人生大事,不同的婚典场面,发生着不一样的感人故事.就在百花盛开的五月,我连续应邀参加了数个文艺圈内的婚礼仪 ...

  • 张晓辉:我娘做的美食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我娘做的美食 作者 | 张晓辉 原创 | 乡土中原 ...

  • 樱桃沟的原野上鲜花怒放 ——张晓辉作品《鲜花插在牛粪上》赏读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NO.2345] 樱桃沟的原野上鲜花怒放 --张晓辉作品<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