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源流史》印度耆那教之四:近代的耆那教
相关推荐
-
【研究】印度古吉拉特模板印花“阿兹勒格”技艺调查
摘要: "阿兹勒格"是印度代表性的凸版印花工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独特的印染技艺.通过对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喀奇地区模版印花"阿兹勒格"印染技艺的调查,结合对纹样 ...
-
新德里的莲花寺与阿克萨达姆神庙
--点击右上方<天地沐春风>添加关注-- 印度金三角之旅始于德里.终于德里,但是大家接触最少的还是德里,无论是老德里还是新德里,旅行车所走的路线都在城市边缘,而这些边缘地带就像三十年前国内 ...
-
印度人买VR不为看片,竟用来给自己“开光”……
mumu丨文 印度传说中,女神"杜尔迦"杀死牛魔"摩西娑苏罗"后,武器就被放在外面供人崇拜.旧时的印度人们便将传统的农具,如犁.战争用的剑和匕首做「普迦」. 随 ...
-
《世界宗教源流史》日本神道教之四:主要派别
作者:[日]南博 著,刘延州 译 当当 日本神道教之四:主要派别 神道教大致有三种流派:神社神道.教派神道和民俗神道.教派神道 神道教分有13个教派,每个教派有自己的创始人:民俗神道无严密组织,是农民 ...
-
《世界宗教源流史》印度锡克教之四:锡克教的宗教特色与戒律
印度锡克教之四:锡克教的宗教特色与戒律 1.宗教特色 锡克教徒的着装和服饰一直以来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在许多国家的一些影视作品中,头裹长巾.胡子很长,一副英伟的男子气概的锡克教徒打扮成了人们心 ...
-
《世界宗教源流史》婆罗门教-印度教之二:形成与基本教义1
婆罗门教-印度教之二:形成与基本教义1 以公元八九世纪商羯罗的宗教改革为界,前期为古婆罗门教,后期为新婆罗门教,通常把前者称为婆罗门教,后者亦称印度教,二者虽都以吠陀文献为经典,但教义不完全相同. ( ...
-
《世界宗教源流史》朝鲜天道教之三:教团活动
朝鲜天道教之三:教团活动 据1992年底天道教教团统计,天道教为一统一教团,有教堂151所,教职人员5,106人,信徒1,120,623人.过去天道教海外教徒较多,今天仅在日本京都.神户和美国纽约等地 ...
-
《世界宗教源流史》波斯巴哈伊教之五:当代巴哈伊教
波斯巴哈伊教之五:当代巴哈伊教 1.社会活动 ①事工 巴哈伊禁止闭门修道,而是努力将灵性的修行根植于日常生活之中.例如,从事的工作不仅是必要.而且是当做一种对信仰的服务形式.巴哈欧拉禁止乞丐或禁欲主义 ...
-
《世界宗教源流史》波斯巴哈伊教之四:巴哈伊教在中国
波斯巴哈伊教之四:巴哈伊教在中国 1.巴哈伊信仰介绍到中国 巴哈欧拉.阿博都-巴哈和守基·阿芬第生前都曾对中国这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以及最多人口的大国表示过极大的兴趣.阿博都-巴哈说过" ...
-
《世界宗教源流史》波斯巴哈伊教之三:行为规范
波斯巴哈伊教之三:行为规范 1.律法 巴哈伊信仰律法的根本来源是巴哈欧拉的著作<亚格达斯经>(Kitáb-i-Aqdas).下列是其基本律法和宗教礼仪: 年逾15岁的巴哈伊信徒必须每日背诵 ...
-
《世界宗教源流史》波斯巴哈伊教之一:巴哈伊教的历史
波斯巴哈伊教之一:巴哈伊教的历史 巴哈伊信仰(波斯语:بهائیت Bahá'í发音:[bæhɒːʔiː]:或称巴哈伊教:简称巴哈伊:旧译"大同教")由巴哈欧拉创立于十九世纪中叶 ...
-
《世界宗教源流史》波斯摩尼教之五:在中国的传播
波斯摩尼教之五:在中国的传播 唐高宗朝(650-683)摩尼教可能已经传入中国.武则天延载元年(694)波斯国人拂多诞(侍法者)持<二宗经>至中国.开元七年(719)吐火罗国(位于今阿富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