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点兵,物不知数和中国剩余定理
相关推荐
-
韩信点兵背后的数学故事
韩信点兵的典故出自<史记>.汉高祖刘邦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陛下你最多能带十万兵吧!"汉高祖听了不大高兴,于是问:&quo ...
-
韩信点兵:中国剩余定理,小学生能听懂的方法,让你非常快地掌握
韩信点兵:中国剩余定理,小学生能听懂的方法,让你非常快地掌握
-
数学实验室系列——物不知数
话说自然数是人们最熟悉不过的数,1.2.3--直至无穷,然而就是这些看似寻常的数字,却蕴藏了许多不寻常的特性.如果把数学家比作厨师,那么这些数字就是食材,它们首先被分类,然后进行加工和处理,最后以某种 ...
-
数学实验室系列——物不知数续篇
上回书说到用枚举法解决物不知数问题,通过逐一检查9~1000的每一个自然数,得出了10个答案,它们分别是23.128.233等等(如附图所示),将这些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1中,来看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 ...
-
古人数学智慧——《孙子算经》物不知数(中国剩余定理)
中国古代著名算题.原载<孙子算经>卷下第二十六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当时虽已有了答案23,但它的系统解法是秦九韶在 ...
-
五年级奥数:孙子问题与中国剩余定理
五年级奥数:孙子问题与中国剩余定理 快乐老师整理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一次,韩信将1500名将士与楚王大将李锋交战.苦战一场,楚军不敌,败退回营,汉军也死伤四五百人,于是韩信整顿兵马也返回大本营.当行 ...
-
中国剩余定理:余同取余,和同加和,差同减差,公倍数作周期
中国剩余定理:余同取余,和同加和,差同减差,公倍数作周期
-
中国剩余定理!唯一以中国名字命名的数学定理
定理起源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答曰二十三." 这乃闻名于世的"物不知数"问题,记载于<孙子算经>( ...
-
中国剩余定理
中国剩余定理 + 中国剩余定理也叫孙子定理 "中国剩余定理"是公元5-6世纪.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部著名算术著作<孙子算经>中的一个"物不知数"的解法 ...
-
日本人寿命全球第一,长寿秘诀是这两物,产地是中国,国人却不知
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看到大家的身影,养生大家并不陌生,但如何养生,如何使我们的身体达到平衡点,这其中的方法最为关键,那么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学习如何养生. 寿命是人类从古至今都关注的一个话题,特别是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