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在婆家的地位,取决于丈夫的态度
作者:徐俊霞
公众号:海风讲故事(ID:haishangfeng2016)

周围很多女孩“婚前知书达理,婚后胡搅蛮缠”,因为一入“围城”深似海,婆家人各种挑剔,不待见,老公装聋作哑,视而不见。
有人说中国女人最可伶,嫁人嫁的是一群人;也有人说中国男人没有家庭概念,过于重视大家庭,忽略小家庭。
陆菲与老公是自由恋爱,婚后,与公婆一家住在一起,有了身孕后,便辞掉工作做了全职太太。
她努力地学习做一个好妻子,好儿媳,好妈妈,学着下厨烹饪,学着料理家务。
公婆鸡蛋里挑骨头,对她各种不满,嫌弃她好吃懒做,不会做饭、不会做家务、不会带孩子、不会照顾老公。
大姑姐嘲讽她花钱大手大脚,奢侈败家,嫁给她弟弟看中的是他们家的钱。
老公对陆菲也是百般挑剔,嫌弃她不会生养,第一胎生的是个女儿;责怪她不把婆家人放在眼里,融入不了他的家庭;居家过日子,当自己是赚钱养家的大爷,抱怨她烧的菜不好吃,指责她不会带娃,苛责她没把家里打扫干净……
作为家庭的经济主力,男人赚钱养家不容易,难道女人就容易吗?
女人在家养育小孩,孝敬双方父母,打点婆家娘家的亲戚关系……这些都是需要耗费心力的,远比男人在外工作赚钱更难。
一个家庭的和谐靠的是夫妻双方相互包容,彼此妥协来成就的。
男人的心胸和格局决定妻子的家庭地位、品行走向,你当着老人、孩子的面对妻子冷嘲热讽,造成的不良影响是不可估量,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婚恋观。
我的父母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人,他们结合在70年代末。我的祖父母是老派人,尤其是祖母有着“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封建残余思想,见不得儿子和儿媳感情好,希望儿子结婚成家后依然对她言听计从。
偏偏我的父母情投意合,不是她三言两语就能挑拨得了。
新婚之初,祖母让我母亲生炉子、包饺子、蒸馒头,可我母亲在娘家没进过厨房,她什么都不会,我父亲就挽袖子上阵,手把手地教给我母亲做面食、做简单的饭菜。
祖父母因为家庭琐事找茬和我母亲吵架,祖父甚至以断绝父子关系威胁我父亲:“你不打你老婆,你就不是我儿子!”
我父亲充耳不闻,气得祖父暴跳如雷,原地打转。
正因为我父亲的态度明明白白地摆在那儿,祖父母和叔姑不管对我母亲有多大意见,不管气场多么不和,他们也只敢和我母亲发生口角之争,从不敢动手。
倘若我父亲动手打我母亲,怕是这一家人都要群起而攻之。
我是父母的第一个小孩,是个女孩,当年祖母骂我母亲生不出男孩,是断子绝孙的命。偏偏我父亲疼老婆疼女儿疼得要命!
祖母让我父亲和祖父一起下地干活,父亲抱着幼年的我说:“没人带孩子。”祖母张开双手说:“给我吧,我给你照看。”父亲不肯,抱着我小心地绕过祖母:“你不会带孩子。”
所以我从小到大,听祖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长大了要疼你爸爸,你爸爸可疼你了!”
因为父亲与母亲同心同德,不管婆家人怎么对待她,母亲从来都是以德报怨。
晚年的祖母和我母亲的关系前所未有的融洽,逢人便夸我母亲“心好、孝顺”,私底下向我母亲道歉,忏悔她年轻时候的所作所为。母亲从来都是一笑而过,一如既往地孝敬她!
不得不说这里面有我父亲这个双面胶的功劳。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婚姻是三个家庭的事。在大家庭里,女人的地位,取决于男人对妻子的尊重、认可和欣赏。

作者简介:徐俊霞,媒体撰稿人,笔名:海风,微信公号:海风讲故事(ID:haishangfeng2016)一个有血有肉真性情的女子,与你一起分享最走心的文字,最接地气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