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武者的练拳心得,值得一看,坐,顶,靠,拔

(0)

相关推荐

  • 掤劲的实战应用

    掤劲是太极拳基本技击方法,因为掤劲在太极拳技击中应用的重要性,所以被排在太极拳的八种技击方法之首. "掤劲"是太极拳的母劲,即基本劲,是太极拳功夫的一种表现,可隐可显,随变而变,即 ...

  • 太极大师的练拳心得日记,看完能应用上肯定收获不少

    太极拳呼吸之道,主要是气沉丹田,鼓荡丹田内息,以与连绵不断之动作相应.因内息之鼓荡不停,亦自能抽动外面呼吸之气往来不辍,且细匀深长,如胶似漆.但我们并不去注意它,须让它自然出入,出则势开而放,入则势合 ...

  • 一位民间武者分享的练功心得和松腰体会,值得一看!

    下面我把这么多年练功的心得和松腰的经验向大家做以汇报. 因为我小时候就喜欢武术,几次想去少林寺学艺.因父母反对,未能成行.1992年初春,怀着对气功的神秘心理来到智能气功中心.通过学练才知道智能气功包 ...

  • 【练拳心得】布衣武者浅谈传武肩胯劲

    肩与胯是两个相互作用的大关节,离开了它们的相互作用,身体的螺旋劲,拧劲,也就无从谈起.从肩胯的功能来讲,可以拧转,可以裹肩裹胯,也可以上下折叠. 肩扣了,就能够带动背,胯曲了(尾闾前翻)可以拉起脊椎, ...

  • 一位台湾太极大师的练拳心得,值得一看!

    很多人问我要怎么松,怎么沉?听到这个问题使我非常的感慨,而且有不少练了十几二十几年的人在问这个问题,为何?因为大家都把精力放在论谁才是真传,谁是跟那个名师学的等等上了.可是,每一代拳法多多少少都会有所 ...

  • 内家高手的练拳心得

    文/微信公众号<白猿武道> 练套路与散手不同,拳式中之手法,不必手手能致用,故炼时心中毋庸假想一敌,炼散手,则非有假想敌不可.炼套路之目的在调匀气分.活动身手.习惯持久.发舒筋肉.致用非拆 ...

  • 太极拳郑曼青前辈的毕生练拳心得体悟

    郑曼青(1902-1975),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1928年,执教国立暨南大学,任国画科主任.1934年出任中央军校拳击教师,1939年任湖南省政府咨议兼省国术馆馆长.1949年去台湾,196 ...

  • 练拳心得笔记-8

    推手几则:(1)推手松沉时也不能扔掉交会点,否则使是把点化丢了,以后不认何势都要牢牢的把握住点.(2)练拳推手前伸不能牵动重心,否则便被人所乘. (3)欲要用前移重心推人时必须手不用和只松沉着腰腿前移 ...

  • 练拳心得笔记-6

    去年十月初九是刘国新先生八十诞辰,约我去祝贺,拳友们热情表演和推手较技.我看了暗自叹息.普遍的毛病有以下几点: (一)松不开.把拙力僵劲当成功力.(二)立身不中正,上身前探,牵动重心前移.(三)气沉不 ...

  • 练拳心得笔记-5

    太极拳为什么练时慢用时快呢?这种速度不是靠手脚抓挠的快,而是靠拳法省工的科学性.燕子与蛤蚧比念十个数,燕子自以为快,从一数到十,而蛤蚧却不 慌不忙的说出"两五一十",结果咀慢的反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