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心托豪素,馆藏明清书法精品展之二

06-10

  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不仅是中华文化瑰宝,而且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奇葩。广义的中国书法,从中国字被创造出来那天开始就已经诞生了,随着中国字的演变,具有高度艺术美的法书作品也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时间走到明清,书坛名家辈出、异彩纷呈、百花齐放。

前言

第二部分 明中期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沈周行书学黄庭坚,结体严谨,笔法沉着稳健,风格浑厚,有自己的面貌。此作书法有黄庭坚意态,笔触生动,结体、用笔皆有个性张扬,笔墨间意趣横生,流露出难以掩仰之才情。

释文:

空潭寒无藻,莹净涵青天。

长松百余株,扶疎绕潭边。

我行值幽境,坐赏忘归旋。

清风似相娱,西来忽漻然。

水动松亦鸡,纷披复沦涟。

群鸥尽惊矫,疑是龙吟渊。

微澜荡余晖,流响散远烟。

静听意已消,何须抚徽弦。

安得卜此居,一谢尘中缘。

朝来潭上坐,暮向松间眠。

款署:“沈周。”钤“启南”朱文方印

吴寬(1435——1504),字原博,号匏庵、玉亭主,世称匏庵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诗人、书法家。书法学苏轼和怀素《自叙帖》章法。

此轴书七律一首,书法继承了苏轼的行书风格,苍劲浑厚,是吴寬大字行楷书的精品。

明 吴寬 行楷书廷试读卷诗轴

纸本 弘治癸丑(1493)59岁

释文:

紫云垂户结春阴,坐接群公奉玉音。

薄识未胜甄别事,长寸俱罄对扬心。

大官供给珍羞满,常侍奔趋禁闼深。

汉代贤良遗制在,披纱应喜得兼金。

款署:“弘治癸丑廷试读卷作,吴寬”。钤“匏翁”朱文方印

王鏊(1450——1524),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人称震泽先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授翰林编修,正德元年(1506)入内阁,任吏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等职。博学通明,卒谥文恪。著有《震泽编》等。善书法,尤善行草书,瘦劲尖峭。

友人全卿将赴浙宪之任,王鏊以行书自书七律赠别。书法清劲爽健,结字纵长严谨,得峭拔风神,气脉连绵。

明 王鏊 行书七律诗轴

绢本 弘治壬戊(1502)53岁

释文:

春城折柳赠南还,两浙由来一水间。

将母得归君自喜,见贤不举我何颜。

道旁明月投谁顾,江上清风去莫扳。

柱后依然峨豸在,未须拄笏看青山。

款署:“时弘治壬戍春三月既望,嘉议大夫、吏部右侍郎、前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震泽王鏊济之赠。”钤“济之”朱文方印。

  文徵明(1470——1559),初名璧,字徵明,后以字行,又改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曾被授翰林院侍诏,人称“文侍诏”。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书法造诣深厚,临学精博,篆、隶、行、草各体兼工。其楷书师法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等晋唐诸家,书风法度谨严,工廷清峭;行书取法《圣教序》、智永、黄庭坚、米芾等,书风遒逸婉秀;草书师承怀素、黄庭坚而能逸貌取神、纵逸潇洒。

此轴书行书七律一首,笔法流畅圆熟,使转自如,豪气勃发,笔力遒婉。字与字之间大多不相连缀,行笔疏朗宽畅,用墨浓淡得当。

明 文徵明 行书《雨中放朝》诗轴 纸本

释文:

霏微芳润浥霓旌,历落彤墀散履声。

暝色浮烟迷左掖,碧云将雨近西清。

柳垂青琐千丝重,水落银桥万玉鸣。

沾洒不辞袍袖湿,天街尘净马蹄轻。

雨中放朝

款署:“徵明。”钤“停云”朱文圆印、“文徵明印”白文方印、“衡山”朱文方印。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生有六指,自号枝指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弘治五年(1492)举人,正德九年授广东惠州府兴宁县知县,嘉靖元年转任南京应天府通判。其诗文书法,才气横溢,与徐祯卿、唐寅、文徵明号称“吴中四才子”。书法造诣深厚,出入魏晋,遒劲古雅。小楷师法钟繇、王羲之,古朴浑厚;行书受《圣教序》和赵孟頫的影响,流传俊美;草书师承怀素、黄庭坚,潇洒纵逸,劲健豪放,自具风格,成就最高。

此册行草书《归田赋》《乐志论》及《酒会诗》,为祝允明中期的书法作品,结体清劲丰茂,行笔挥洒自如。与其晚期草书的纵逸奇幻相比,书风虽略显生涩,但却天真自然,别富异趣。

款署:“枝山散客书。”

明 祝允明 行草书《归田赋》等文册

纸本(金栗山藏经纸)

释文

明 祝允明 行草书《归田赋》等文册

纸本(金栗山藏经纸)

释文

明 祝允明 行草书《归田赋》等文册

纸本(金栗山藏经纸)

释文

明 祝允明 行草书《归田赋》等文册

纸本(金栗山藏经纸)

释文

明 祝允明 行草书《归田赋》等文册

纸本(金栗山藏经纸)

释文

明 祝允明 行草书《归田赋》等文册

纸本(金栗山藏经纸)

释文

明 祝允明 行草书《归田赋》等文册

纸本(金栗山藏经纸)

释文

明 祝允明 行草书《归田赋》等文册

纸本(金栗山藏经纸)

释文

明 祝允明 行草书《归田赋》等文册

纸本(金栗山藏经纸)

释文

明 祝允明 行草书《归田赋》等文册

纸本(金栗山藏经纸)

释文

释文:入地王之门哉。枝山散客书。

  黄姬水(1509——1574),初名道中,字致甫,苏州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书法学祝允明,又力学虞世南、 王宠二家。

此书用笔厚重润泽,笔力充足。结字宽博大方,舒展沉稳,筋骨内舍。取法祝允明,表现出雄润丰茂,流畅遒美的特点。

明 黄姬水。行书《送徐检庵还朝》诗轴

纸本 (金栗山藏经纸)

释文:洽闻宜著作,妙选属论思。

傍日供香案,联鹓步玉墀。

借闲归院早,撤炬出官迟。

定自恩波沐,朝朝侍凤池。

款署:“姬水。”钤“生延州”白文方印、“黄志淳父”白文方印。

  王宠(1494——1533),字履仁、履古,号雅宜山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书法家。为邑诸生,貢入大学。王宠博学多才,其诗文在当时声誉很高,而尤以书名噪一时,书善小楷,行草尤为精妙。

此作有王书之风华俊丽,遒逸疏爽,又充满虞书之气秀色润,外柔内刚。通篇笔意连贯,笔势俏丽而不失稳健之姿。

款署:“七月二日,吴郡王宠顿首。”钤“王履吉印”白文方印、“雅宜山人”白文方印。

明 王宠 行书《西苑诗》卷

纸本 嘉靖庚寅(1530)37岁

释文

明 王宠 行书《西苑诗》卷

释文

明 王宠 行书《西苑诗》卷

释文

美篇编辑:冯大明(明静)

数码摄影:冯大明(明静)

音乐来源:酷狗音乐

制作日期:2021.06.10

来自话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