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随想录(二十六)

(0)

相关推荐

  • 之所以西方画家那么喜欢画女人油画,并不是...

    之所以西方画家那么喜欢画女人油画,并不是说那些画家都是男性,很多人都是认为男画家喜欢画女人那是理所当然. 其实在整个西方绘画艺术史上,也有个别画家不喜欢描绘女人形体的,如19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梵高在梵 ...

  • 鲜花装饰的骷髅——Ali Gulec的插画艺术

    昨天早上,我在上音同学群里获知我中学同班同学患肺癌四年抗争后去世的消息,一整天都很郁闷. 今天心情也不好,和大家分享这些鲜花堆砌成的骷髅插画,生命诚然灿烂如花,但一朝终将逝去. 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生命 ...

  • 是骷髅索命还是亡夫还魂,喂奶妇女当街卖艺,宋代版本人鬼情未了?

    骷髅是中国古代传统绘画中鲜有的题材,就算有一般也是描绘百鬼出行的场景,但把骷髅画的这么自然.温馨的,李嵩的<骷髅幻戏图>是第一个,应该也是最后一个. 此框为PS完成 ,实际形制见下图 令人 ...

  • 艺术教育随想录(十二)

    法国的文学家罗曼·罗兰曾在自己的小说<约翰克里斯托夫>中,借主人公的嘴说到: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成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 ...

  • 艺术教育随想录(十四)

    我有幸见着过德加的一幅巴掌大小的油画,画的是一个年轻女子的侧面肖像,调子沉着,温润耐看:笔法通透,形色合一,作品元气十足,扑面而来的油画味叫人流连忘返.我见着此画之时就很是感慨,因为我先前见到这幅画都 ...

  • 艺术教育随想录(十五)

    19世纪法国作家左拉,以画家塞尚为原型,写了一个终身落魄的画家,小说叫<杰作>,极具讽刺性,使得两位大师朋友左拉与塞尚终成陌路.20世纪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为米开朗基罗立传,天真地想用天才式 ...

  • 艺术教育随想录(十八)

    当下的学校过于依赖所谓的文化建设,听信"要墙壁说话"的教育论断,于是越来越堆砌繁琐,满校园的绚烂装饰,着实失了中国文化艺术本该有的留白与想象.其实所有的文化艺术问题,教育问题,都出 ...

  • 艺术教育随想录(十九)

    前些日子,微信上有篇关于日本一个女员工清洗打扫出最干净机场,从而呼唤工匠精神的帖子特别火,我们苦口婆心地说了半天,还拿别人做榜样,我深感,其实真不如好好地看上一幅中国传统经典的工笔画,线条安妥,着色素 ...

  • 远晴聊教育(二十六)

         老师因失态"冒犯"了学生,老师只要婉转地解释解释,学生听了就会一笑了之,学生就会理解了老师:学生因无知"冒犯"了老师,尽管学生已诚惶诚恐地向老师&qu ...

  • 艺术教育随想录(二十二)

    相传秦始皇有七匹名马:追风.白兔.蹑景.追电.飞翩.铜爵.晨凫,让人浮想联翩,很有画面感,中国文化的烂熟就体现在这些地方,说一个动物说的那么细腻具体,说的那么自在讲究,而马从生理上细分下去,就有:母马 ...

  • 艺术教育随想录(二十四)

    我在故宫见过马远零星的几幅水图卷,好似有黄河逆流等,名字记不清楚了,可卷中的飘渺水气记忆犹新,恍若实境,让人很容易想到"马一角"的意象,何为"马一角"?就是说马 ...

  • 艺术教育随想录(二十五)

    在1672年,明末来华的西班牙传教士闵明我,在自己的著作<中华帝国历史.政治.伦理及宗教概述>中提到:"中国在所有的方面都是优秀的,欧洲到处都是问题.就连便溺,也有优劣.中国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