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千秋戊戌年第145期||同题【踏莎行&秋】||诗词欣赏

立秋基本简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1

节气习俗

1

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2

食秋桃

在浙江杭州一带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秋桃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来。等到除夕,不为人知地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

贴秋膘

“贴秋膘”在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2

立秋虽然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但立秋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通常还是较高,空气的湿度也还很大,人们会有闷热潮湿的感觉。再加上人们在夏季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腻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的胃肠不能一下子承受,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初秋进补宜清补而不宜过于滋腻。

3

立秋相关古诗

立秋
[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三伏带一秋,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

4

01二两文化

一叶惊秋,几鸦残暮。寻幽更到销魂处。寂寥郊野断愁肠,悠悠徒倚梧桐树。

夜落无声,风来带雨。谁能与我清音诉?池潢只待月光临,何曾系得浓云雾。

02剧孟

清爽黄昏,炙灼午后。匆忙不只衫湿透。秋来暑去慢迟迟,思迷身累疑更漏。

两臂风尘,一声问候。片言可褪人心垢。扰秋末暑岂能持?闲观荷动池微皱。

03自牧

解落残红,翻飞琼屑。西风执禁芳菲歇。无凭褪去丽人妆,薄情羞煞枫林叶。

莺语凄凄,蝉音切切。长空断雁声声烈。犹闻宋玉赋悲伤,羁怀堪忍清秋节。

04越丁

一抹斜阳,两隄翠柳,风荷渐老依然秀。平湖远望水盈盈,孤山倒映嵯峨岫。

燕子招呼,蜻蜓仆逗,断桥人约黄昏后。扁舟惆怅梦悠悠,闲愁饮尽千杯酒!

注:两堤即苏堤、白堤。

05懿子

酷暑横秋,蒸炎依旧。一池菡萏徒消瘦。蝉声阵阵问南风,为何总把心弦叩。

怎怨愁吟,惹来云骤。几番虹雨频撩逗。是谁独醉步闲庭,凭栏对月黄昏后。

06西河野猪

夜月楼台,夕阳庭院。香尘已隔犹回面。丹枫万叶碧云边,人生有限情无限。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离魂暗逐郎行远。一场愁梦酒醒时,几回欲问梁间燕。

集句出处依次为:何梦桂《踏莎行》、晏殊《踏莎行·祖席离歌》、张抡《踏莎行》、晏殊《踏莎行·绿树归莺》、吴文英《踏莎行》、姜夔《踏莎行》、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晁端礼《踏莎行》

07三歌两言

斗转星移,秋来暑去。凉风习习生寒露。萧萧黄叶落无停,雁儿飞上南归路。

九分柔情,一腔爱慕。万千挂念飘何处。何时盼得月圆归,西楼夜话倾心诉。

08华北落叶松

夏木阴阴,鸣蝉切切。熏风拨动青青叶。正愁何处可乘凉,偏偏又是烘天热。

暑气难消,清凉易绝。人间不似初秋节。解衣摇扇梦庄生,冰沙绿豆一杯歇。

09南山翁

夜雨微凉,繁花始落。流光亦感人情薄。入秋暮冷起寒蝉,山重日渐霜天廓。

岁月蹉跎,松梅寂寞。炎炎暑热归于昨。红肥绿瘦总迎时,劝君莫惧西风恶。

10文/安之(王秀葵)

雁作秋声,天连衰草,西风又伴霜飞早。欲将心事付瑶琴,朱弦拨断终难了。

两处离愁,一腔懊恼,匆匆别后归期杳。梦回人在月明中,漫成凄楚光阴老。

11畔溪居士

晚夏鸣蝉,初秋宿鸟。清晨驿外争喧闹。远方云雾锁南山,急风骤雨高温扫。

去路悠悠,流泉淼淼。金黄水果林间笑。芙蕖绽放碧池中,游人美景谁花俏。

12凤岐宅

晨露珠清,晚莲花盛,幽香频与秋风竟。云高天阔燕声闻,波柔形碎无人应。

月浸新茶,烛燃旧梗。欢歌不愿南柯醒。中庭老树渐疏枝,何当相聚同君咏。

13江南一好

夏尽灰阳,秋来明月。山花烂漫伊人阅。梧桐苍色叶焦斑,初晨寒气凉皮骨。

田野含金,池塘有鳖。丰收在望炊烟热。且将喜悦寄琴弦,诚心邀月翩翩斡。

  注:翩翩斡,翩翩起舞

14白增志

豪雨生烟,蟠桃挂露,新秋最是怡魂处。隔窗骚客酝诗情,屋檐双燕还巢驻。

秋爽初归,夏炎渐去,冬寒远启迢迢路。柳丝何事恋西风?惹来霜染行行树。

15大漠孤烟

日照金菊,风摇丹桂。梧桐凋落枫香悴。谁家云女汗涔滴,镰刀飞舞收霜穗。

大雁南归,蓝天云缀。黄鹂清啭松狮吠。却来沽酒效三唐,沈诗任笔吟秋味。

16晓凡

席卷残云,霜惊晚照。鲛绡雨泣衣飘渺。柳鬟螺黛始登秋,山阴忆戴山阴道。

暮暗岩幽,风清月皎。凭栏闲立凝璇曜。长天望断廓悠悠,萧萧木叶香遥袅。

17憨牛绿草

橘柚轻烟,金风玉露。消魂总在乡关处。长天秋水落霞飞,高空雁阵星归去。

丹桂香飘,鹭鸥逸翥。天长不怕迢迢路。东篱莫负菊花黄,一声长笛催云步。

18五哥

原野沉香,匹夫敞肚。凭阑总是荣枯处。西风摇醒半坡村,斜阳已醉炊烟舞。

北雁南飞,青山黄补。天长不禁轮回步。叶枝圆满又飘空,红墙深院梧桐诉。

19持剑神捕

骤暑难消,闷潮正盛。荫繁蝉噪林空静。娇黄黝绿递相间,禾铺秀色围墟井。

逝水无回,行云不定。物华必与风霜竞。劝君把酒惜斜阳,斜阳更染青山挺。

20向快乐出发

夏暑初消,秋声已莅。嘶蝉呱噪知何意。漫天晴雨未相闻,可怜又是相思季。

画影轻浓,笺香次第。幽篁阵阵听风里。白衣吹乱忍堪吟,当时旧诺谁曾记?

21素笔挥洒

丽日光和,凉蝉声杳。西风频至飘残扫。天高云淡絮如绵,一行人字飞云渺。

黛绿村庄,金黄谷稻。跃蛩几只丛间闹。相邀结伴察农时,胡须轻颤藏欢笑。

22甘澜

露泣残红,风摧落叶。青天碧海鸦啼月。繁华事散梦成空,多情最是伤离别。

塞雁高飞,乱蝉凄切。山长水远音尘绝。且将幽恨寄琴弦,无人能解心中结。

23尘世闲人

绿叶初黄,蝉声已倦。清风不惧征途远。高楼尽处忆当年,內心已旧青山变。

衣袂轻飘,轩窗痴看。枫林醉卧东河岸。此情怎可缺佳人,无由惹起闲愁叹。

24晴兮

秋夜萦思,凉风抚面,雁声凄婉丝弦断。无端愁起夜无眠,巫山梦断声声叹。

笺锁冰心,尘封青案,凭栏又忆将情绾。回眸花事泪潸然,谁曾还念红妆倩?

25霜掩枫林

征雁穿云,蜻蜓点水。逍遥锦鲤莲舟底。采菱少女纵歌声,离人心上清秋起。

去暑何如,贪凉无计。梧桐叶落金风戏。残英小径觅花香,重逢再醉斜阳里。

26溪边小憩

叶落花残,果丰实足。农民总在勤忙碌。烈阳之下尽乡亲,时时奔走忙收谷。

汗湿如淋,泪流似沐。收成不好农民哭。众人只道果粮香,哪知收种何生熟。

27心泉泪海

醉里拈花,笑中摇扇。一场春梦三声叹。梧桐深院锁幽人,纷飞黄叶生秋怨。

来路茫茫,归途漫漫。两杯闷酒柔肠断。几番辛苦为谁忙,满怀思绪因谁乱?

28春绿江南

暑去秋来,炎氲雨涤。凭睽远景新如碧。晚归沙鹭队成行,苍穹万里群飞熠。

水阔山高,风轻云逸。渔舟满载帆前笠。收成时节谷金黄,孑身畅沐余晖谧。

29坐看云起

柳袖轻舒,彤云漫卷。西风一夜侵庭院。檐前暑热未曾消,谁将节候偷偷换?

收拾心情,重添杯盏。莫听帘外蛩声乱。轮回世事费思量,任他桐叶飘书案。

30新城伤麟

才起金风。未收酷暑。鸣蝉依旧忘情语。日高白鹭掠江飞,横舟水上无人渡。

萧瑟初生,苍茫早露。凄凄芳草侵前路。碧空忽见雁南归,潸然泪下斜阳处。

31平安是福

日照塘荷,蝉鸣高柳。红衰绿减熟莲藕。霜枫满院共约时,抚琴鼓瑟抒红袖。

门纳新凉,风黄藜莠,凭阑孤坐独斟酒。梧桐片片惹相思,烛红摇影为君守。

32秋水伊人(袁永红)

菡萏香消,螗蜩声息。残荷老柳风无力。立秋悄至暑犹深,阳城何处金风觅。

几曲清音,一痕醉墨。清凉居内拈吟笔。红尘难渡盼金天,化为锦鲤冰泉涤。

33澄洋(新韵)

碧眼凝风,翠珠含露。回眸秋水无边处。接天莲叶涌新蓬,疏花引月夕阳路。

心有归途,情无定宿。此生历历谁能诉。曾经往事已成痴,遍拾藕子身何渡。

按二维码为喜欢的作品点赞

请在备注中说明

您是谁!赞的谁哦!

本期编辑:懿    子

更多精彩

第140期||【群英荟萃】||诗词欣赏

第141期||【聚会特刊】||诗词欣赏

第142期||【兄妹唱和】||晴兮&明門堂主诗词欣赏

第143期||【群英荟萃】||诗词欣赏

第144期||【个人专辑】||落英诗词欣赏

投 稿 须 知

1、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拒绝抄袭、一稿多投、是否采用五日内将予以答复;
2、投稿内容不得涉及政治、不谈政史人物(正面的或者民族英雄例外)、不议时政;
3、古诗词必须符合格律和词谱要求,可自由选择平水韵、词林正韵或者中华新韵(古风除外,但需单独注明);
4、现代诗、散文及其他小说文学作品请单独注明;
5、我们同时接受书画作品的发布和订制,详细情况请加主编微信进行交流;
6、个人专刊的内容必须包括作品8篇以上+个人简介(应详细注明作者姓名、笔名,地区等,原则上不低于100字)+近期单人照;
7、当期作品赞赏十元以上的七成归作者,作为稿费,无赞赏无稿费,不足十元的则不予发放,当期作品七日结算,另三成用于平台运行、奖品和其他业务开支;
8、为了方便稿费发放,请加主编微信jinjing306;
9、本平台概不负责版权纠纷,投稿作者文责自负;

10、投稿邮箱:23921197@qq.com或者直接加主编微信。

墨染千秋原创工坊期待您的加入

请关注我留言吧
把时间交给阅读

您看此文用

·

秒,转发只需1秒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