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醒 | 考前最后8天!应该多做题还是多看书?过分焦虑怎么办?

距离2021高考倒计时8天,在最后这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许多考生开始产生焦虑的情绪,常常伴随复习出现松散状态,成绩难再提高、忽高忽低,沉浮不定的现象,这是人们常说的普遍存在于高考前复习中的'高原现象'

为什么会产生高考复习前的“高原现象”呢?越临近高考越不知道是该做题还是该看书?别慌!

巧做习题,突破“高原现象”

许多考生,越是临近高考,就越是感到时间的宝贵,对于如潮涌来的各科试卷,堆积成山的习题册,怎么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呢?

那么,如何才能克服“高原现象”呢?巧做习题是关键!

处理好如潮涌来的自测题、系列题、仿真题、联考题、模拟题等各种习题。讲究原则,决不能全盘照搬。

1

滥题要拒绝

“面面倶到”实际上是“面面不到”,费力不讨好,还会消磨意志,导致厌学厌考,因此,选做习题要斟酌,不要贪多求全。

2

偏题要抛开

随着高考的逼近,有的题过细、脱离考前实际,材料陈旧等,这样的习题,要果断地加以剔除,否则,效果会事半功倍。

3

错题要善待

在平时的政治复习中,有的习题并非很难,但却“意外”出错,要把题中易混和易错的观点及设疑和陷阱记在错题集中,可以社绝同类错误的发生。

4

难题要区别

基础弱的学生做难题要适量适度,遇到“卡壳”,也不要过分恋战”,搁置一下再做。基础好的学生做难题时要咬住不放,重视做答的灵活性。

5

好题要整理

对于综合性强、典型的“一材多用”题目等,应做上特殊的标记和专门摘抄保存下来。这样,到了考试之前再拿出来,回顾研习一遍,定会大大提高复习效率和考试成绩。
对每天做题的对错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然后对所记录的情况加以整理,看出自己对知识点和能力点的掌握情况,并将自己的“弱点”找出来。

6

针对“弱点”,进行定点练习

若各个“弱点”的掌握情况相差不大,则选择提高余地大又易于提高的“弱点”作为突破点。根据经验,这一环节以半个月左右为宜,分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大约5天,其中前5天用于定点训练,然后选择难度适中、质量较高的综合题进行自测(最好是高考题,或是教学质量先进地区的优秀考试用题,可到高考直通车APP的首页试题库查找精选试题练练手噢)。要把握好时间,如果时间过短难以奏效,时间过长又容易产生懈怠情绪。以综合题进行自测,可以避免因搁置太久而在其它各点上出现遗忘或倒退的现象。
以上做法可以克服复习的盲目性,增强复习效果,节省时间,避免大量无效劳动,对克服高考复习考前的“高原现象”能起到显著的作用。
那么,临近高考,有的同学就问:我是该多做题还是多看书呢?
临近高考,该多做题还是多看书?
看书派
@珍珠奶茶常温不加糖:看书为主
@小黄喜欢吃炸鸡:看教材!
@小O爱睡觉:多看书吧。
@闫冬玺:看书。
@今天也要做一份安静的节操:回归课本呀。
做题派
@李温柔的柠檬茶:实践出真知。
@vonshaoqi:看试卷。
@你不要再迷路啦:物理化学多刷题吧,公式为辅。
两者兼顾派
@白屿芊:回归课本!!当然做题也不能停。
@白衣苍狗23:书本为主,题不能落。
@南南一定会上岸的:因人而异吧,适合自己最好。
其实,多看书还是多做题,都是因人而异,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但从多年过来人的角度,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回归课本更符合最后复习的原则。
那么,最后冲刺阶段的复习原则是什么呢?胡老师给大家总结好了,快来看看!
冲刺阶段复习三原则

1

基础最重要,难题要放弃:不做难题,重回教材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知识最重要。高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占60%~70%。高三班主任说过:“如果学生能把基础题全部做对,考上一所不错的本科没有问题。”
要学会取舍,不要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应付难题、偏题、怪题上。尤其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应敢于舍弃难题,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基础知识的再熟悉、再巩固上。
最后一月有余,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坚决克服重资料、轻课本;重解题、轻听课;重深难题、轻基础题的倾向。
总的要求是点点落实、板块清晰、网络完善。回归课本时,注重知识的归纳总结,构建学科知识网络。因为高考中的任何一道题,几乎不可能只考一个知识点,而是综合了相关联的几个知识点。
因此,复习备考时要特别注意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弄清其来龙去脉,同时注重应用和理解,以及知识的迁移和创新。

2

反思很关键,总结要及时:收集错题,反思错误

在复习备考时要记住做题重在题后反思。收集整理、反思错误是为了今后少出错误甚至不出错误。知识掌握越准确、越精细、越深刻,高考取胜的把握才会越大。
反思最好的形式是建立错题本。错题本的建立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分类整理;二是勤于回头;三是整理细节;四是拓展延伸。
对每一道错题的整理,至少包括:这是什么问题,我为什么出错,应该怎样做,还会有哪些变化等部分。
在认真审题的前提下,还要学会对做过的题进行反思。很多学生就是为了做题而做题,过分在乎所做题的数量、正确率,不对知识进行反思,缺少对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的总结和归纳,没有构建起自己的解题模式。
老师讲题时,有些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自己的答案和老师的一致了,就高兴,不一致,就沮丧。仅是对照答案,而没有认真理解老师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
答案只是参照物,题目做错了也没关系,只要能把题目和课本知识相结合,找到题目考核的知识点,分析题目,找出做错的原因,反思出一类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也是一种进步和提高。
看似费时,实则有助进步。建议考生不要怕耽误时间,一定要用些时间来进行思考、总结。不能只等着老师来“喂饭”,还要学会自己“做饭”。

3

复习有计划,演练经常化:天天要做题,“手感”不能丢

第三轮复习时间虽短,却不能没有计划。有些学生常感高考临近,时间不够用,却又无从下手。
建议考生列一个时间表,这样就能目的明确,条理清晰,使自己的复习进度和时间同步,心中不慌乱。
去年,有个女生就做得非常好。在距离高考还有35天的时候,她订了自己的复习计划——把知识过三遍。
第一遍,用约15天时间,第二遍、第三遍各用约10天时间。她把复习任务细化到了每一天,列了一个计划表,贴在课桌上。每完成一项,她就画一个“√”。高考前,她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复习计划。
第三轮复习时,模拟训练是家常便饭。但是,能与高考的时间完全吻合的训练并不多。高考上午考试时间在9点,而高三学生上午的模拟训练时间大多从8点就开始了。
学生最好能利用 “高考时间”做高考模拟题。比如做语文模拟题时,时间卡在9点~11点半,在这个时间段内,认真答题,包括作文,要认真写完。
有些学生做模拟题时,喜欢拖拖拉拉,一套题能做3个多小时。还有些学生,只做客观题,不做主观题。这都算不上是真正的模拟。
平时要养成用黑色水笔的习惯。有些学生平时喜欢用铅笔、圆珠笔答题,说等高考时再用水笔,这个习惯不好。
去年,有个学生,平时喜欢用圆珠笔,高考时,换成了黑色水笔。因为平时没用习惯水笔,加上高考答题纸又硬,他觉得写起来很费劲,心情立马不好了。心情不好,就影响了考试的发挥。
看着容易做着难,三天不练会手生。我们建议学生,在第三轮复习时,要保证每天做一定量的题,保证“手热”,不能把一轮、二轮复习时掌握熟练的知识、技能“放凉”或“整丢”。
曾经有个女生,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第三轮复习时,把大量时间花费在了文综上,数学题只是看看,想想解题思路,就放一边了。高考后,她只考了一个二本学校,让周围人颇感意外。
高考时间紧迫,考场上学生心理紧张,需要有非常熟练的做题“手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考试。没有做题“手感”,在分秒必争的高考考场上,势必影响做题速度,影响考试发挥。
除了看书和做题,最后备考阶段三大细节也要注意哦!
备考冲刺三大细节

1

规范答题,养成习惯

卷面质量不高,潦草、涂改、不条理、不整齐、用笔颜色不美等现象比较突出。失分有时往往不是知识遗漏,而是答题不够规范。
规范答题的习惯靠平时养成,考生们可以学习近几年高考评分细则,熟悉各科规范答题的要求。平时答题时要纠正“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快、快而不准”的坏习惯,争取高考时该得的分一分都不丢。

2

饮食上保持清淡,忌生冷

饮食是同学们后勤保障最关键的环节。复习和考试期间,同学们用脑过度,尽量不要吃油腻的东西,少吃肉,少放盐,保持清淡。
另外,可以多吃菠菜、草莓、柠檬,这些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有助于缓解压力。胡萝卜、干果等食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均可以提高记忆力。
切记不要再吃油腻及生冷食物,以防拉肚子及肠胃不适。此外,同学们要少食多餐,不可吃得过饱或饥饿。在感受到压力时,可以嚼口香糖缓解压力。

3

情绪要稳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研究表明,影响高考成绩的二十个因素中,学生学习基础的重要性居第四位,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居第三位,考前心态的重要性居第二位,而临考心态的重要性居第一位。由此可见,好心态才会有好成绩。
通过观察发现:成绩处于一本线到二本线之间、二本线到三本线之间的同学以及高分数段的同学更容易焦虑。
这些在分数线边缘的考生担心自己从一批线掉到二批线上,或者从二批掉到三批。他们通常认为,“一分之差”可能改变命运,因此给自己施加较大的压力。
另外高分段的同学,目标特别明确,一般都瞄准北大、清华等顶尖高校,一旦考不上,心理落差较大,因此考前给自己施加的压力也过于沉重。
对于大家出现的考前焦虑,其实并非完全不利。适度的焦虑其实有助于大家在高考中获得好成绩。
心理学上做过有关考试心理的研究, 研究表明,焦虑的水平与学习效果呈现“倒U”型关系。焦虑水平过高或过低,学习效果都不理想,而中等程度的焦虑,则会让学习效果达到最佳。
因此,适度焦虑其实是同学们最好的状态,如果同学们对高考过于不在乎,情绪放松,那胶原蛋白等身体激素的释放指数会很低,则无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不利于考试的发挥。
而重度焦虑则会造成心理过度紧张,大脑或身体都将出现不适应的状态,影响考试发挥,甚至导致考试发挥失常。只有适度的紧张和焦虑,才能保持最好的状态。
(0)

相关推荐

  • 高三四月怎么复习? -------献给迷茫的高三学生

    高三四月怎么复习? ----------献给迷茫的高三学生 一模考试结束了,有些孩子还没有走出一模带来的阵痛,当务之急是调整心态,走出阴霾,檫亮眼睛. 只要不是高考,考试的最大有效功能就是:发现问题, ...

  • 红荆条书吧(下)

    本文作者:李建平 红荆条书吧(上) 高三(31)班教室在四楼最西边倒数第二口屋子.一进教室,热气扑面而来,眼镜上起了一层雾气.供暖好,学生多,今天天气很好,一点儿也不冷,5到15摄氏度.这时前面的自习 ...

  • 重要提醒 | 考前焦虑——考生与家长该如何应对?

    高考 倒计时 不负韶华,未来可期 奇迹 是努力的另外一个名字 随着高考的临近,不少孩子开始出现焦虑情绪,很多家长们也跟着着急.上班不能安心,甚至身体出现不适,更多的是面对孩子烦躁的情绪不知如何应对-- ...

  • 【2021考前作文微指导1】审题:如何抓住核心概念

    问题:不少学生写作文往往扣不住中心话题,或扣住了中心话题,但对话题概念吃不透,拿不准,说不清. 写作文,都会有一个中心话题,这一话题往往从题目的材料中来,从题目的主题要求中来.中心话题往往又会具体到一 ...

  • 考前9天,你还要做哪些事!

    距离5月15日上半年四川事业单位联考的笔试时间只有不到9天了,小编相信大家的备考应该已经接近尾声. 在剩下的这几天里,大家还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小编来给大家顺一顺. 首先,接下来几天各地市的准考证打印 ...

  • 2021考前冲刺|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148道(教师版)

    一.官职沿革 (一)官职制度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 ...

  • 安全提醒!在厨房里千万不要做这些事!很危险…

    来源:北京市志愿者热线 4月20日19时58分 贵州省德江县惠田小区 一居民家中起火 接警后 消防指战员立即赶往现场扑救 在小区保安的带领下 消防员迅速到达起火位置 经侦查 起火点在28楼一业主厨房 ...

  • 今年太岁位在东北:提醒大家,今年千万千万别做的事情,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太岁辛丑 今年按照干支历法为辛丑年,太岁丑土,方位是东北.大太极就是整个住的地方区域的东北,小太极就是房子的室内甚至是某一个间房子的东北墙.--这些都是民俗文化中所讲的"太岁位". ...

  • 瑞丽疫情暴发,专家提醒:有件事,中国做的不如英美,每个人都必须重视

    原标题:社评:全球抗疫变数多,中国需做好几件事 新冠疫情在印度.巴西.欧洲.美国以及日韩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其中印度的感染人数.巴西的死亡人数近日都创下疫情暴发以来的最高纪录,多个欧洲国家重新考虑采取 ...

  • 新冠疫苗有副作用?专家提醒:打完以后,千万别做这件事

    编者按:4月6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柳叶刀>发表的报告显示:针对23.6万多名新冠患者(主要是美国人)的研究中,超过1/3的新冠治愈者出现了脑部疾病,包括炎症.中风.精神病和类似老年痴呆等 ...

  • 【考前必看】四道数列压轴题!!

    数海漫游 以高中数学为背景,浙江数学高考为核心,经常推出文章与题目,供大家交流.小破站账号:数海漫游.运营:杭州市三墩镇教育机构. 31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怎么说今年浙江高考[导数].[数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