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忙碌,实则焦虑

最近在看卢思浩的《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他的书里,故事都是以小节的形式来讲述的。

今天看完的新一节里,最深有感触地便是这句“看似忙碌,实则焦虑”。

你会不会发现身边这样的人呢?

早上是寝室里起得最早的一个,然后去图书馆占座学习。下午参加社团活动。晚上仍然在做兼职工作。

这样的人,在朋友眼里是正能量,在父母眼里是好孩子,在同学眼里是好榜样。

这样的人,不可否认的是,生活繁忙而充实。在所有人的眼里,他一直在前进,努力,不断地在学习,丰富自己。

可是奇怪的是,他却时不时在抱怨,感觉生活迷茫,没有目标,他说,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这个时候,周围的人是不理解的,甚至觉得他有点装样子,明明每天都在忙碌,工作,进步,却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样的人好像有些奇怪。

其实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想象,看似忙碌,实则焦虑。

简而言之,其实就是静不下心来

早起去图书馆占座,到底是去学习还是只是换个地方玩手机,只有本人才清楚,早起出门可能只是不想经历懒觉过后的负罪感;

参加很多的社团和实践活动也许是因为寂寞,急需证明自己是被需要的;

做兼职可能是不想自己是闲着的,让自己有荒废时光的嫌疑。

因为不确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所以就努力让自己忙起来,这样看起来,自己至少不是一无是处。

内心是焦虑的,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所以就想找事情先做着,说到底,是在害怕,害怕被别人落下,害怕来不及。

后来看见周围兼职的人可以自己挣钱了,又觉得工作也不错,就想一边准备考研,遇上合适的工作也可以先工作两年。

再后来,朋友圈刷到别人旅行的照片,又心血来潮想筹备一场旅行,但同时又觉得不应该放弃单词和工作。

就这样,在学习,兼职工作和放松旅行之间摇摆不定,什么都想做,又什么都不想放弃,所以不知道目前究竟该干什么,又知道有很多事还没做,所以会焦虑。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很繁忙,却又常常抱怨迷茫的原因。

那如何打败焦虑呢?

打败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做那些让你焦虑的事情。

买了一本书就马上去看,否则那就只是一本印着字的纸而已,单词书要发挥它的作用,不要让它成为26个字母的排列组合。

这些东西买来放着,无从下手,才会让你愈发焦虑。

不要看见别人做什么好,就去尝试做什么,因为每个人表现给你看的不是她的全部。很多时候你只是跑在了别人的轨道上,所以会发现那个轨道并不适合你。

看起来光鲜的人也会有他的苦涩,当你看到全部的时候,再谨慎地做选择。

世界太大,总要听听自己的声音。

出发永远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去做就是了。

真的是这样!

作者  知北

排版  周一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你点的每个好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