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残联妙对续编(5)钟鼓楼中终夜钟声撞不断
相关推荐
-
《史海钩沉一一南昌1927》文/快快乐乐
古风 <史海钩沉一一南昌1927> 文/快快乐乐 凌晨两点枪三声,河山统一起义兵. 抵制蒋汪血腥屠,人民军队火种生. 青年周公志豪爽,陈赓护送到南昌. 前敌书记千斤担,睿智刚毅万世彰. 义 ...
-
鸿雁丨钟鼓楼
我听着钟鼓楼的钟声长大,我漂泊在他乡魂牵梦绕钟鼓楼的钟声,我想很多家乡的游子象我一样对钟鼓楼有深厚的感情! 家乡的小县城方圆百里,一马平川,土地肥沃,城区护城河内,东.西.南.北,十里有余,十字街口, ...
-
保定钟楼的名称来历
关于保定钟楼大钟,在民间流传的一个神话故事.相传很久以前,西山发洪水冲下铜.铁两口大钟,两钟途径保定,都想留下来,但保定只能留一口.因铁钟个大,把铜钟撞到正定,铁钟留在了保定.人们发现大钟后,视为神物 ...
-
古今残联妙对续编:(10)桐中敲铜鍾童男童女同上学
奇联难对:"桐中敲铜钟童男童女同上学",这是刻在安徽省桐城市桐城中学校园内石碑上的一幅对联的出句.游人们至此都会仰望校园内十多米高的钟楼上悬挂的青铜大钟,并吟诵此联.然而,这铜钟已 ...
-
古今残联妙对续编:(27)七里山塘,行至半塘三里半,
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宰相王安石,恰巧王安石不在,苏轼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一首咏菊的诗稿,仅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菊花怎会被吹落呢?便心血来潮,提起 ...
-
古今残联妙对续编:(26)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据传清·乾隆皇帝游江南至南通时出句"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不能自对,传诏命随臣对.众臣不能为,遂朝堂悬赏集对.一说纪晓岚足对为:"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 ...
-
古今残联妙对续编:(25)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
"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是出自古代联书中的难联.联中含有东西南北上下六个方位,也称六合,很不好对,古今多少文人跃跃欲试但始终不得好句.据传从前有位贫苦书生张秀才与富家子弟打赌 ...
-
古今残联妙对续编:(24)东风劲吹,有伞难遮西晒日
据联书<千古才情万古对>记载,传清代李调元(1734-1802)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剧作家)擅长斗对,名播寰中,人称之斗对"天下无敌手".不料某日督学江南,应邀赴抚台宴 ...
-
古今残联妙对续编:(23)花生生花落花生(类句)
"花生生花落花生",是一句山东民间口口相传已久的俗语,精简的阐述了花生种植过程中生长开花结果的全过程.据新浪杂谈(JumperLi)等记述:抗战时期有某家报纸为传盛求知精神,该报以 ...
-
古今残联妙对续编:(22)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少年时,家贫如洗,为了生活和求学,经常四处奔波.一天,他背着行囊来到了襄阳城下,城门已关,抬头看到城门上有几个老兵在把守,于是欧阳修很有礼貌的拱手施礼,并说道:"劳烦老伯开 ...
-
古今残联妙对续编:(21)进古泉喝十口白水
武则天年间,有位秀才进京赶考,途中路过一个碑刻"古泉"的水井亭,由于饥渴难耐,进去连喝了十口泉水后,赋兴大发,随口便吟出了"进古泉,喝十口白水",吟下句时不管怎 ...
-
古今残联妙对续编:(20)踢破磊桥三块石
清代文学家李调元,才思敏捷,以善对而闻名.一天,有一牧童故意在李经过的路上以三块石头垒成一座石桥.李坐轿路经此地,石桥被轿夫踢倒,牧童责问轿夫,双方争吵不休.李调元下轿调解.牧童说:"你既是 ...